【摘要】閱讀教學是教學難點,初中生閱讀興趣不濃,閱讀方法欠缺,閱讀習慣難以養(yǎng)成,教師必須加以積極指導,多教給他們良好的閱讀方法,并加以訓練。同時,要把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互相促進,以達到優(yōu)化閱讀的目的。
【關鍵詞】課外 課內(nèi) 方法 習慣 泛讀 精讀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歷年的中考語文試卷中,課內(nèi)外閱讀一直是重點考查的內(nèi)容,它是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測試,是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梢?,初中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們的學生的課內(nèi)外的閱讀興趣不夠濃厚,閱讀能力較差,多數(shù)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大量閱讀,這大大制約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直接影響著語文的成績。
那么,怎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主動走進閱讀,進行大量閱讀,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
課內(nèi)的大家名篇是學習的范文,師生必須重點研讀,掌握其閱讀方法,而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延展,我認為閱讀教學首先要把課本作為基石,同時要走出課本,課內(nèi)外閱讀有機結合。課外資源包羅萬象,需要教師的檢索、篩選后再呈獻給學生。
一、挖掘教材資源,激發(fā)學生課內(nèi)閱讀的興趣
初中課本所精選的課文多數(shù)是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很有價值研讀、品析。利用好課內(nèi)的課文可以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從而激活學生閱讀的神經(jīng)。
例如,我在教學九年級上冊《鼎湖山聽泉》《林中小溪》《飛紅滴翠記黃山 》這三篇課文時,我讓學生放開喉嚨大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品味文中詩情畫意的美詞美句。比如《鼎湖山聽泉》一文中描寫泉水的語句:“泠泠淙淙的泉聲就撲面而來。泉聲極清朗,聞聲如見山泉活脫脫迸跳的姿影,前后左右,草叢石縫,幾乎無處不涌,無處不鳴。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語言極其生動,學生們陶醉其間,津津有味地朗讀了很多遍。課下,我又讓學生收集描寫自然風光的美詞佳句,把它們摘抄到積累本上,然后再與老師、同學們再交流。這樣,學生的閱讀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一本書、一本配套練習、一堂課而已,那樣的語文課堂沉悶、乏味,學生的閱讀等能力受到抑制,新課改迫切需要把語文課堂搞活,多多引入“元素”,使它變得豐富多彩。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注重課內(nèi)外的有機結合,組織、鼓勵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從而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學生只有走近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可以不斷從生活中學習到語文,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充滿活力。
還可以進行“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的活動,一學期讓學生讀一本感興趣的好書,之后書寫心得,最后,師生展開大討論活動,各抒己見,發(fā)表不同的看法,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熱情。這對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多教閱讀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有一句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边@啟迪了我們的語文教師。很多教師往往缺乏這種注重“授之以漁”的良好方法的理念,只知道一味地給太多的“魚”,大搞題海戰(zhàn)術,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卻很緩慢,中考的成績很不理想。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教師沒有給學生傳授良好的閱讀學習方法,學生的閱讀習慣沒有培養(yǎng)出來。
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的學生有不良的閱讀習慣,比如,閱讀速度過快、過慢,閱讀盲從,沒有明確的方法,答題思路窄,混亂。教師首先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養(yǎng)成良好書寫習慣,平時在做練習題的時候,我要求學生書寫工整、層次清楚;閱讀語速適中,嚴格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閱讀完成。還要向學生說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習、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增強學生形成習慣的意識性,提高其積極性和自覺性。
2.幫助學生學會選擇難度適中的書籍。課外閱讀的訓練,教師要是“大撒手”,那樣的閱讀效果不會很理想。學生因為年齡、知識量等原因,在選擇書籍上往往盲目。有很多的學生選取的書籍難度過大,往往做不下去,閱讀能力難以穩(wěn)步提高。因此,我常常幫助學生選取難度適中的書籍,為家長和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書籍。
對名家名篇作品,我主張采用“精讀”的閱讀方法,仔細研讀文本?!熬x”就是逐字逐句認真研讀文本,不僅對全文有大致的了解,對語句、詞都要仔細研讀,在“精讀”的中,我要求學生采用“勾劃法”來閱讀,對于文章里面的寫景、抒情、議論的語句或者比喻、夸張修辭語句、各種寫作表現(xiàn)手法都要勾畫出來,之后書寫心得。我常常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四人小組選擇文章精讀,用筆畫一畫好詞好句,談談閱讀后的感受。
總之,初中生閱讀能力的訓練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們教師付出極大的努力,努力挖掘課內(nèi)、課外的課程資源,鉆研實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