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迫在眉睫,入格教育成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彰顯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模式的主要載體,構(gòu)建入格教育系列內(nèi)容,開辟實施入格教育新途徑,為學生成長奠基。
【關鍵詞】德育;模式;入格;教育
國無德則不興,人無德則不立,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zhì),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可見德育在國家建設和做人之中的重大意義。學校 “入格教育”的誕生,創(chuàng)新了學校德育工作模式,成為提高學生道德認知、道德情感的有效途徑。
一、定位入格教育 ,賦予豐厚意蘊。
所謂“入格教育”,即是培養(yǎng)學生情商,側(cè)重其習慣養(yǎng)成,以樹立其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和校風的規(guī)范性教育?!墩撜Z之學而#8226;為政》篇中“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盵1] 我們今天提出的“入格教育”中“格”就是取其意,是遵守規(guī)矩的意思。入格教育已經(jīng)成為學校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一張名片,并定位入格是成長的伴侶,是成才的基石,是高貴的種子,是思想的導師,是行為的準則,是做事的前提,是做人的根本。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行為道德素養(yǎng)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為習慣,那么所造成的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比敫窠逃荚谂囵B(yǎng)學生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健康衛(wèi)生、勤學善思、孝悌感恩、安全自護的行為習慣。 學生的成長正見證著入格改變思想、鑄造靈魂、規(guī)范行為、成就人生的發(fā)展歷程。
二、入格“四訣”牽引,構(gòu)建道德認識
結(jié)合農(nóng)村中學實際和學生身心行為特點,在學生層面,提煉出十二個方面入格“四訣”系列內(nèi)容,成為入格教育的核心。
感恩入格“四要”:出行要告之父母 家務要力所能及 成才要銘記恩師長大要回報社會
儀表入格“四不”:著裝樸素不攀比發(fā)型適宜不染燙脂粉口紅不涂抹各類飾物不佩戴
禮儀入格“四要”:著裝要樸素整潔 言語要謙和響亮見面要微笑稱好出行要先賓后主
衛(wèi)生入格“四要”:個人衛(wèi)生要勤洗漱環(huán)境衛(wèi)生要保潔飲食衛(wèi)生要控零食公共衛(wèi)生要律己
就餐入格“四要”:進餐要洗手擦干 取餐要依次排隊 就餐要按時定量 用餐要沉默不語
愛校入格“四護”:教學秩序要維護師生之間要愛護公共財產(chǎn)要保護集體榮譽要呵護
交往入格“四多”:集體交往多倡導精神益友多接交長輩指導多接受健康思想多交流
行為入格“四不”:不隨地丟臟物不隨地吐口痰 不隨手摘花木 不隨口說臟話
課堂入格“四心”:專心致志聽講 用心合作探究靜心思考問題細心完成作業(yè)
集會入格“四要”:進場動作要快集合會場要靜 隊形隊列要齊站姿坐態(tài)要正
寢室入格“四要”:地面要干凈不潮 物品要整齊不亂 起睡要按時不怠 休息要安靜不鬧
安全入格“四不”:不準攀爬圍墻不準下塘洗澡不準私用電器不坐違規(guī)車輛
在實施的過程中,同步編寫以入格“四訣”為主要內(nèi)容的《入格教育活動手冊》,作為校本教材使用。入格“四訣”已然成為學生言行的標準,為學生心對道德認識的重新構(gòu)建形成初步的框架。此外,在教師層面,同步提出了教師入格“四訣”如:
行為入格“四要”:上班要準時不誤儀表要端莊大方言行要文雅高尚態(tài)度要莊嚴親切
課堂入格“四不”:不準接聽手機 不準坐著上課 不準無備教學 不準方言講授
教育教學入格“四心”:齊心集體備課精心組織教學耐心輔導學生 愛心感召他人
三、創(chuàng)新實施途徑,踐行入格教育
1、記誦入格“四訣”,內(nèi)化思想品質(zhì)。入格教育系列內(nèi)容,這是七年級學生進校后必背內(nèi)容,也算是入學第一課。讓“四訣”進入學生的意識與心靈,成為行為的導向。這樣以來,心中時時有提醒,并激發(fā)學生潛在認識,當行為與入格“四訣”之間沖突和矛盾時,學生的內(nèi)心將自覺進行反思和再認識,久而久之,行為轉(zhuǎn)化為一種習慣并將內(nèi)化為一種品質(zhì),達到德育工作標本兼治的理想效果。
2、用好“兩會”陣地,有效推進工作。以“兩會”(大課間集會、班會)為主陣地,有序、系統(tǒng)開展入格教育。大課間集會,齊呼學生誓詞,字字千金的誓言不但極大地鼓舞了學生們努力學習的“士氣”,喚醒意識,振奮人心,達到誓詞從口中呼出,信念在心中升騰。其次,充分有效利用入格教育課(班會課),按照“入格教育行事歷”,班主任對入格“四訣”必須作深入解讀、分析,讓學生對其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同時,也避免了班會課的隨意性,并且積極倡導在各類課堂中適時滲透入格教育,讓課堂成為有效發(fā)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
3、踐行入格“四訣”,對照整改提升。道德教育的落腳點是在于改善學生個體的社會行為,固有的道德行為的轉(zhuǎn)變,是“認知—行為—評價—再認知—再行為”的螺旋式長期發(fā)展的過程,入格“四訣”就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學生的道德差異。當然,這個客觀存在并不可怕,對照“四訣”,我們將積極表揚那些敢于剖析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敢者,對他們所寫的“入格教育反思心得”作展示,進一步增強他們改過自新的勇氣。同時,老師也要對學生道德行為的得與失,對與錯作分析,對學生的不良行為要進行輔導和矯正,使之合符社會核心價值、道德規(guī)范,順應時代潮流。
4、示范引領入格,窗口凸顯亮點。相信榜樣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自身的榜樣作用,是直接影響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學生入格,教師必先入格。要求教師們必須從課堂教學、日常行為等方面作好表率。設制“入格教育窗口”,展示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針對典型,作專題報道,傳播正能量,為傳承和弘揚優(yōu)良的民族文化精神起到很好的作用。
5、體驗活動過程,拓展入格領域。把枯燥的入格“四訣”變靈動起來,把傳統(tǒng)的說教變活躍起來,注重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師生獲得情感體驗。開展了以入格教育為主題的班會競課活動史無前例,學生入格主題演講、主題征文、漫畫創(chuàng)作、手抄報等活動的開展,促使全體師生群策群力并極積參與到活動中來,體驗入格,享受入格。
6、凝聚集體力量,構(gòu)建班級成果。班級特色文化的打造與班級入格教育特色載體(入格果)的構(gòu)建相結(jié)合,成為集體一道亮麗的光環(huán),達到文化育人的良好效果。入格教育特色載體即各
班選擇不同的圖案,以班級好人好事,各類入格標兵(環(huán)保、就餐、行為……)為圖案構(gòu)成元素,用初中三年的時間所積聚的元素逐步構(gòu)成完整圖案(即入格果),呈現(xiàn)圖案有入格梅、入格鳥、入格龍、入格樹……這樣,不但印記著學生青春的成長軌跡,而且凝聚人心,彰顯風貌,催人奮進。
7、健全評價機制,保障活動開展。《入格日志》與《入格周志》的有效實施,實現(xiàn)了常規(guī)性評價與階段性考核的有機結(jié)合。對學生的日常行為以入格“四訣”為標準考核考評,量化評分記錄于《入格日志》,至于一周一反思的《入格周志》,記載著各班學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情況。構(gòu)建德育處、班主任、學生會、《入格日志》考評人四維信息網(wǎng),對“待入格學生”及時開展思想教育,形成合力的管理模式,確保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這些記錄,都將成為班級考評與學生思想道德評價的重要依據(jù)。
著名教育家關鴻羽說:“行為習慣涉及人的修養(yǎng),涉及人際關系,他不僅對本人起作用,還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對自然界起作用,也可以說,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國家的安定團結(jié),對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起促進作用?!盵2]由此可見,在中學德育工作中,開展入格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筆者所在學校師生正用行動踐行著入格教育,不良習慣得到矯正,但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 使養(yǎng)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促進他們自覺養(yǎng)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王世明 : 《論語之學而#8226;為政》,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05-01 。
[2]關鴻羽: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