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改革以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課程改革教學,就需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滿足學生需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掌握必要的運動技能,使學生真正健康、快樂的學習,學有所成,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個性;運動技能;興趣;身體素質;終身體育
一、背景
隨著一聲鈴響,我以飽滿的熱情進入課堂,在師生互致問后,我開始了一堂課的教學?!氨竟?jié)課教學目標是嘗試分腿騰越……”在我用激情和富有感召力的調動下,學生們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和興趣。但是當嘗試教學一開始,一個學生就以一個漂亮的動作完成了分腿騰越,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接下來的兩個學生都出現了失誤,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其它學生都不敢再跳了,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恐懼而造成的;二是不會做,學生沒有專門的動作練習體驗。接下來的課我的激情被削弱了一半,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以人為本,發(fā)揮學生個性,而在體育技術掌握上又強調不可淡化技術,在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學生個性培養(yǎng)與技能掌握關系,我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進行了反思和探索。
二、理論依據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課程性質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
三、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在教學中,我提倡學生多思考勤動腦,勇于發(fā)現問題,在學習當中,經常要問為什么?要善天捕捉發(fā)現問題,帶著思想帶著問題進入課堂,要善于觀察和思考,對有困惑和產生疑問的東西要進行分析、討論,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當然作為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有意義的探索,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其次,適時評價引導,提升問題意識,并且營造自由氛圍,使學生敢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教給質疑方法,使學生會問;教師在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適時總結,引導學生評價,滲透給學生問就比不問強,要經常表揚敢于提問的學生。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德
在體育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項目,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這就需要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識和評價,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消除自卑感,樹立自信心。為了使學生做到這一點,我?guī)椭總€學生發(fā)現他們的長處,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并使其充分認識自己的弱點,明確努力方向。在練習過程中及時鼓勵學生向自我挑戰(zhàn),使學生克服害怕心理,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3、注重區(qū)別對待,分層教學
照顧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學習中充許學生自主選擇練習并幫助他們誘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以提高運動技能。例如:在學習中,給學生提供優(yōu)秀運動員的技術圖片,介紹比賽場地和規(guī)則,使學生有對學習的渴望,并在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從降低技術難度開始循序漸進的過渡教學。再如:在耐久跑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學生按照異質分組,學生可以自由組合,自定學習目標和計劃,不斷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組別和目標,從而不斷的增強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不僅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使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得以提高。
四、反思
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盡可能滿足學生需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加強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yǎng),充許體育教師有個性的教,學生有個性的學。即從個性發(fā)展到技術原形啟發(fā)再到個性和技術共進的體育教學過程。從而促使終身體育思想形成,最終在到推進素質教育的目的。為此,要處理好幾種關系:
1、個性培養(yǎng)與技能掌握的關系
我個人認為,個性培養(yǎng)與技能掌握是有著共同點和相似點的,是相輔相成的,它們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間存在著個性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人而異,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還能促進運動技能高效的學習和掌握,反之,掌握運動技能越多,學習就越輕松,學習的興趣就越濃厚,越積極的參與主動學習,從而對于個性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2、教與學的關系
如何解決發(fā)展個性與技能教學的矛盾,有的觀點提出,發(fā)展學生個性就需要淡化運動技能的學習,出現了快樂體育、游戲體育,以學生玩為主,運動技能學習為輔,我并不這樣認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不意味著不學習技術,淡化技術的提法是不科學的。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并不影響技能的學習掌握,技能提高同樣會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在創(chuàng)新教育與教育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來解決這一矛盾。
3、主導與主體關系
主導不是主宰,不是教師牽著學生走,而是教師引導學生走,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處理學生個性和技能掌握關系時,要注意區(qū)分角色轉換。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內因起決定作用的,所以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起引領作用,正所謂“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
學生個性培養(yǎng)與技能掌握是現代教育思想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快樂體育、科學體育、開放式教學,立體性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等都應是個性技能的完美體現,都應使學生健康、快樂、全面的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占春#8226;切勿忘記歷史教訓,全面提高民族素質#8226;中國學校體育#8226; 顧明遠#8226;提高民族素質,迎接21世紀挑戰(zhàn)#8226;人民教育#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