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應關注學生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過程的意識。”在數學學習中,反思是發(fā)現(xiàn)的源泉,是訓練思維的好方法。
一 在知識形成后反思:由感知走向體驗
教師在解決了一個或幾個問題后,啟發(fā)學生反思,對新的數學思想、策略進行總結和概括,這樣學生就能將對“策略”的再認識轉化成一個學習提升的過程,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1:倒推的策略
比如,教學五年級(下冊)倒推的策略練一練中,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反思。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運用策略解決下列問題。
小軍收集了一些畫片。他拿出畫片的一半還多1張送給小明,自己還剩25張,小軍原來有多少張畫片?
師:你打算運用什么樣的策略解決這個問題?“拿出畫片的一半還多1張送給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換種說法表示這樣的意思嗎?
生:用“用倒推的策略”。先送給小明一半,再從剩下的畫片中拿出一張送給小明。
師:請同學說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同學們,今天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運用了哪些策略?
生答:(略)。
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判斷正確與否,并讓學生說出思維過程??谑鏊悸返倪^程也是學生反思思維活動、提高能力的過程。最后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反思,讓學生尋找畫圖、列表和倒推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問題逐漸深化,使學生思維抽象程度不斷提高,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本質理解得更加透徹。
二 在探究過程中反思:由膚淺走向深刻知識
把所嘗試的事與由此發(fā)生的結果聯(lián)系起來進行反思的經歷,學生就能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現(xiàn)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我們可以層層預設,有意讓學生自己去直面問題,發(fā)現(xiàn)自己探究過程中的問題,并從中反思,主動尋求出路,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辦法。
案例2:探索規(guī)律
1.提出問題
選三個一位數,例如1、2、3,組成所有可能的三位數(不許重復)。
求出這些三位數的和以后,再除以上面三個一位數的和,商是多少?再選三個一位數,照上面的方法做做看。商有什么變化嗎?為什么?
2.解決問題
教師讓學生按題中的第一問、第二問要求做。
師: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們發(fā)現(xiàn),盡管數字不同,但商卻不變。
3.觀察分析
師生共同分析。
4.概括規(guī)律
師生共同概括:將三個不同數字用a、b、c表示,則由這三個數字組成的六個三位數和是222(a+b+c),由此我們得到,六個三位數的和除以組成它們的數字和,商是:222
5.反思規(guī)律
師:三個不同的數字一定能組成六個三位數嗎?
生(齊):不一定。
師:由0、2、3組成的三位數有幾個?它們的和是多少?三個數字中,如果有兩個相同,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學生探索……
在反思探索知識時,學生的元認知活動會很活躍,這就使反思的內容染上濃厚的元認知色彩。
探索問題后,讓學生“回頭看看”:解題前做了哪些工作?解題時碰到哪些困難,自己是怎么解決的?解題后要反思什么?改變題中的條件,結論是否發(fā)生變化?這樣細細地反思,可以使學生在反思中增強元認知監(jiān)控,提煉出對今后學習有指導意義的元認知知識,不斷豐富元認知體驗,提高元認知能力。
三 在透視錯誤中反思:由模糊走向清晰
學生解題錯誤實際上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促進學習方式轉變的最好資源。
這種資源來源于學生學習活動本身,來自學生,貼近學生,教學時又回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容易被學生接納。而在這個最佳時機的學習反思,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只有不斷幫助學生反思錯誤,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心理學研究表明: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學習是一個在不斷嘗試錯誤中,通過反思、排除錯誤,最終獲得正確認識的過程,所以教學中,教師應打破教師講解式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探索,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出來的東西往往很快被遺忘,而悟出來的東西,由于經歷了自己的主動嘗試和反思,真正了解了問題的來龍去脈,會終生難忘。
案例3:圓的認識
師:請學生在紙上嘗試畫一個圓。學生畫圓。
展示學生成果。結果是:(1)弧線畫得不能首尾相接,就是起點、終點不在同一位置;(2)把圓畫成橢圓形或雞蛋狀;(3)將弧線畫得時隱時現(xiàn),有粗有細。
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
生答:(略)。
師:那我們在畫圓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怎樣才能畫一個正確的圓呢?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很快總結出畫圓的方法和畫圓的注意點。
師:現(xiàn)在大家再嘗試畫一個圓。學生畫圓,展示。
教師針對學生在畫圓時出現(xiàn)的錯誤,引導學生追本溯源地進行反思,為什么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問題出在哪兒,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使學生知曉錯誤的原因,經歷從錯誤到正確的過程,實現(xiàn)認知水平的整體提升。反思隨著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始終重視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把“所嘗試的事”與“由此發(fā)生的結果”聯(lián)系起來,進行反思,就能讓學生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經常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建構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就能使自發(fā)行為提升到自覺行為。反思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它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改變學習方式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