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藝術多種多樣,效果不一。在分共明確,相互協(xié)作;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注重細節(jié),嚴而有愛;多想多思,全面發(fā)展等四方面加以探討,有利于班主任管理班級,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班主任 工作藝術 管理 學生
時間飛逝,轉眼間參加工作已十年,在這十年中,由于學校工作需要,我先后擔任包括2年初中班主任,7年高中班主任在內(nèi)共9年班主任。每次接的班均是年段甚至學校出名差的班級,但通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往往都會發(fā)生巨大轉變,各方面進步很大,所帶班級先后被評為“莆田市網(wǎng)絡文明班級”,“莆田市優(yōu)秀班級”,“福建省先進班集體”等,在中高考中成績更是名列前茅,有的同事問我秘訣是什么?我簡要選取幾點談談自己班主任工作藝術,算不上秘訣,僅供參考,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一、分共明確,相互協(xié)作。
在工作中,有時會聽到個別班主任很煩惱:班級就幾個主要班委在管事,有個別表現(xiàn)不好的同學并不買班干部的帳,班委在實際工作中收到很多委屈。還有些班委不能協(xié)調好班級管理與學習,結果出現(xiàn)要么管理班級心不在焉,要么自己學習成績下降等現(xiàn)象。如何解決這類問題?我采取的是“人人參與班級管理,班級管理靠人人”的模式,首先根據(jù)每個同學的特點及能力進行分工,從而保證班級每位同學都有事干,并且班級每件事都有同學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減輕主要班委的任務,也讓每位同學參與班級管理,培養(yǎng)了他們的主人翁精神。在工作過程中同學之間會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從而增強整個班級的凝聚力!
二、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有的班主任與我聊天時,問到:為何你們班級沒什么同學遲到?在9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在不生病的情況下,我基本都是第一個到校第一個進教室的班主任,很多時候比學生還早,所以如果我們班主任每天都能提前到教室,學生好意思遲到嗎?類似的,如果地上有一片廢紙,班主任能彎腰下去拾起來丟盡垃圾桶,學生以后看見廢紙不會撿嗎?所以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它是種無形的正能量,不需要班主任滔滔不絕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里還有一個例子,學校每學期都會檢查儀容儀表,特別是長頭發(fā),但有個別男同學總是以張揚個性等理由不理發(fā),我的做法是:自己不留長發(fā),并且和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剪了頭發(fā)的感受:自己感覺清爽多了。有的同學會問到底要剪多短,我總是找一個班級頭發(fā)比我更短的同學,說長度介于我倆之間就好!同學們會心一笑,儀容儀表檢查全班同學都合格,整個班級精神面貌特好。當然,女性班主任沒辦法理短發(fā),但可以讓學生參照其他班主任或教師的發(fā)型。
三、注重細節(jié),嚴而有愛。
有關細節(jié)的名言很多,如:細節(jié)決定成敗;小事成就大事,細節(jié)成就完美等,班主任工作雖然很辛苦,但細節(jié)問題不容忽視。著名畫家、作家劉墉的《劉墉文集》中有句話我很喜歡——平時,要“小題大做”,以收警惕之效;戰(zhàn)時,要“大題小作”,以安定人心。類比之下,我認為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也應該“小題大作、大題小作”。所謂“小題大作”并不是苛刻,而是預防。班主任發(fā)現(xiàn)有可能對班級造成不良影響的小問題時就應該非常嚴肅認真對待,及時做好做通學生思想工作,從而避免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若等到事情變大了,影響面廣了再去處理,可想難度多大。所謂“大題小作”并不是放縱,而是寬容。同學在無心情況下犯下了較大問題,并且自己意識到錯誤,愿意悔改,班主任給予的不能是呵斥,而是理解。總之,要分情況而定,在細節(jié)養(yǎng)成中培養(yǎng)學生健康成長,在嚴格管理中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愛。
四、多想多思,全面發(fā)展。
剛剛畢業(yè)的2013屆學生,他們進入大學后幾乎大部分同學都當上院系或班級干部,在祝賀的同時,他們也表示了感謝,問其理由,很多同學反饋是因為在高中階段每個人都有事干,在做事的同時,能力得到了鍛煉!還有班會課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回想我班每周的班會課準備,的確花了大量時間去思考:如何既不是簡單的說教讓學生愛聽,又要與實際結合起到德育教育作用!如:為了開一次理想教育的班會,我首先播放了同學們喜歡的beyond樂隊的《海闊天空》,學生馬上就有興趣了,聽完后讓同學們談談對這首歌的感覺,然后結合beyond樂隊的成長解釋這首歌的含義,在講歌的同時起到了德育的作用,最后還請幾位同學演唱了這首歌,受到同學們熱烈歡迎,也給這幾位同學表現(xiàn)的機會。除此之外,在我的班會課中還會出現(xiàn)最新新聞素材,還會結合比較好的電視節(jié)目(如:湖南衛(wèi)視的《變形計》)等,通過班會課促使每位同學全面發(fā)展,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每位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多學,多想,多思,多愛,相信都會很成功,也會為學生的終身教育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班主任. [M].北京:班主任出版社,2013.
[2]課程教材教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
[3]人民教育. [M].北京:中國教育報刊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