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俗文化不僅對青年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審美情趣等有著深刻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三俗文化和當代青年價值取向的變化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對其產(chǎn)生著很大的消極影響。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研究青年價值取向?qū)ι鐣髁x精神文明建設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三俗文化;青年;價值;取向
作者簡介:孫硯強(1985.11-),男,山東壽光人,碩士,助教,西華師范大學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4--01
一、當代青年的文化虛無主義心態(tài)
當今社會日益膨脹的信息流充滿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有正面、積極的信息,但也摻雜著大量的負面、消極的信息,青年心智尚未成熟,認知能力、思辨能力較差,在復雜的信息社會里,他們漸漸地迷失了自我,他們的價值取向變化無常,越來越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支配和影響。
由于當前社會價值多元,一些青年的價值標準也跟著混亂,出現(xiàn)了信仰迷失、行為失范的現(xiàn)象。他們辨不清是非對錯,混淆了真假善惡,或者說他們更相信權力、金錢等實實在在的東西。由于錯誤價值取向的引導,一些青年在行為選擇上出現(xiàn)了跟風和各種失德現(xiàn)象。例如,在對待婚戀問題上,青年男女變得愈加物質(zhì)世俗,過分要求彼此的容貌、家境,越來越忽視對能力、品格的考量。因此閃婚、閃離現(xiàn)象尤其普遍,青年離婚率也出現(xiàn)大幅上漲的態(tài)勢。
在就業(yè)的選擇上,青年缺乏對自己深刻的認識,他們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喜歡干什么,在工資待遇的引誘下盲目地跟風,從眾行為極為明顯,他們害怕吃苦受累,在虛榮心的驅(qū)使下過分看重工作的環(huán)境和社會地位,因此出現(xiàn)了好的工作做不了,一般的工作不愿意做的尷尬現(xiàn)象。
在文化虛無主義的影響下,青年反對傳統(tǒng)、抵制人格,他們鄙棄民族文化的精髓,盲目的崇洋媚外。他們將自己的衣食住行玩樂的方式和心態(tài),自己的價值取向都根植于市場行情的波動之上,他們把迎合社會的浮躁,迎合粗陋、低品位的瘋狂,視為成功的標志和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在這種扭曲的價值取向的引導下,一些青年變得沒有涵養(yǎng),變得庸俗、低俗。文化虛無主義已滲透進許多青年的靈魂,他們不敬畏法律,無視社會規(guī)則,反對權威,抵制崇高,感情冷漠,公德墮落,許多人因此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價值取向的拜金、消費和享樂主義取向
三俗文化通過電視、網(wǎng)絡等大眾傳媒工具將各種腐朽庸俗的影像、文字和思想源源不斷的灌輸給心智未熟的青年,潛移默化中,在廣大青年群體中,逐漸滋生了拜金享樂等消極的思想。
受市場經(jīng)濟和物質(zhì)社會的影響,與精神文化相比,物質(zhì)文化愈加對青年產(chǎn)生影響,他們變得更加現(xiàn)實,也開始像成年人一樣物質(zhì)、世俗,他們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變成為金錢待遇,做任何事情都要談錢,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功利、世俗,透漏出赤裸裸的金錢交易的味道。
調(diào)查顯示,目前青年中普遍存在著畸形消費現(xiàn)象,一些青年的消費甚至高過了普通上班族,然而,這些青年的家庭并不像他們所表現(xiàn)的那樣富裕,有的甚至還比較貧窮,過高的消費讓本來不夠?qū)捲5募彝ルy堪重負。消費主義的滋生,不僅僅給青年的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畸形的消費生活中,部分青年玩物喪志,這種消費主義觀念使青年對物質(zhì)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對生活品質(zhì)的認識越來越膚淺,在攀比消費、縱情享樂的同時,忽略了心靈的歸屬,忘卻了人生的價值所在。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當代青年中還普遍存在著一種享樂主義心態(tài)。本來追求富裕、舒坦的生活乃人之常情,社會發(fā)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能讓普通百姓過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現(xiàn)在一些人揮霍奢侈之極已經(jīng)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他們寧愿肆意揮霍浪費,也不愿意積德行善,為社會做一些貢獻,給他人一些幫助。他們蔑視理想信仰和人格完善,鄙視倫理和藝術,沒有更高境界的人生價值追求。這種土豪的低層次、低境界享樂心態(tài)不僅造成了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對國家的發(fā)展,民族的復興是個不利的因素。
三、價值取向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傾向
當今社會的年青一代幾乎沒有愿意追逐諸如科學家、歷史英雄和一些名揚青史的領袖人物,而更樂意崇拜當下娛樂圈的明星,對明星的崇拜已經(jīng)影響著青年的日常生活行為,無論是成功觀、價值觀還是愛情觀,青年都帶有著明星的印記,他們對明星的盲目崇拜呈現(xiàn)出功利性。因此,可以說三俗文化所塑造出來的人格魅力對現(xiàn)代青年有著更深的影響。
從個人人格塑造方面來說,當今青年更傾向于追求那些成功且有個人魅力的明星。這是因為當今社會媒體更多的報道娛樂圈明星的奢華生活,從而誤導青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崇拜者僅僅看到明星們在舞臺上的風光,卻從未感受過明星在成功路上的艱辛。在當今崇尚個性和信仰自由的時代,領袖們已經(jīng)不再是青年敬仰的對象。在市場經(jīng)濟下,中國已經(jīng)缺少英雄,很多人沒有宗教信仰,在這種情況下,明星們的生活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青年追逐目標,這也體現(xiàn)了當今年輕一代價值觀呈現(xiàn)世俗化。
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如果做任何事情僅從個人的功利角度去思考問題,而忽略別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必將造成大量的社會矛盾和人際沖突。如果一個青年將來要在社會上順利的生存與發(fā)展,就必須協(xié)調(diào)好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就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適當?shù)募s束。
參考文獻:
[1] 王卓,從虛無主義看《父與子》 [J]. 未知,2010年10期
[2] 蘇令銀,當代青年文化發(fā)展解讀 [J]. 當代青年研究,2009年1期
[3] 劉濟良著,青少年價值觀教育研究 [M]. 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3.
[4] 夏建中, 當代流行文化研究: 概念、歷史與理論 [J]. 中國社會科學, 2000(5)
[5] 吳燁,青少年流行文化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動因 [J]. 中國青年研究, 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