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納德·巴塞爾姆(Donald Barthelme,1931-),生于費城,曾在陸軍中服務,五十年代中期任豪斯頓博物館館長,也曾做過編輯工作。他的作品大都發(fā)表在《紐約客》雜志,有時還用麗萊·麥克尼爾的筆名。他寫的短篇小說,收集在《回來吧,卡里加里博士》(1964)、《不齒的習俗、怪癖的行為》(1968)、《城市生活》(1970)、《愁苦》(1972)、《罪惡的歡樂》(1974)、《業(yè)余愛好者》(1976)等短篇集。長篇有《亡父》(1975)。中篇有《白雪公主》(1967),曾獲“全國圖書獎”(兒童讀物),但被報刊稱為“邪惡的童話”。
關鍵詞:唐納德·巴塞爾姆;《教堂之城》
作者簡介:楊舒涵(1980-),攀枝花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歐洲文化、英美文學與文化、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4--01
一
巴塞爾姆被批評家稱為“革新派”、“新小說派”。1974年他提出主張:“抽象派是把互不相關的事物拼湊在一起,如果效果好,就創(chuàng)造了新現(xiàn)實。”這句話是重述了他在《游戲》這一文章中說的:“零亂是有趣而且有用的?!边@成了他寫作的中心原則。如:
他打開一扇門,沿著滿是塵土的樓梯爬了幾層。爬到頂上,他們進了間相當大的屋子,方方正正,四面都是窗戶,里面有一一張床,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臺燈和地攤。屋頂正中懸掛著四口巨大的銅鐘。
“多美的風景!”菲利普斯先生贊嘆道?!暗竭@兒來瞧瞧”。
“他們真的會打這些鐘嗎?”
“一天三次,”菲利普斯先生說,笑容滿面?!霸绯?、中午、夜晚 ,當然,打鐘時,你得盡快躲開,不要礙手礙腳。不然,這些寶貝兒會打到你的頭上,這兒就以此出名?!?/p>
“萬能的上帝呀,”塞西莉亞沖口叫了起來。隨后他說:“沒有人會住這種鐘塔公寓的。所以這些屋子至今還空著?!?/p>
“你這樣想嗎?”菲利普斯先生說。
“你只能把這些屋子出租給新到這兒的人,”她責備說。
“我不會那樣做的,”菲利普斯先生說?!斑@樣做違反了基督有愛精神?!?/p>
“這個城市有點使人討厭,你明白嗎?”
“也許有那么一點兒,但是這話你可不能說,對嗎?我以為你新來扎到,做什么都得小心謹慎,至少要過一些時候把。要是你不愿意住在樓上,我在長央長老會教堂那兒還有間底層的公寓房子,不過你得個人合住,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位婦女住在那兒了?!?/p>
“我不愿跟人合住,”塞西莉亞說“我要個單人房間?!?/p>
“為什么?”這個房產(chǎn)商人好奇地問。“什么目的?”
“目的?”塞西莉亞問?!皼]有什么特別的目的。我不過要——”
“在這兒很少見的。人們都同別人住在一起。丈夫們和妻子們,兒子們跟著他們的母親。人們都有同住的伙伴。這兒的風俗習慣就是這樣的?!?/p>
“我還是一個人要住一間?!?/p>
“這真很少見》”
“你有這樣的房間嗎?我的意思是除了這些鐘樓之外?”
“我怕這樣的房間很少,”菲利普斯先生說,帶著明顯的不滿之感。“我揣摩可以帶你到一兩處看看?!?/p>
他躊躇了一會兒。
二
在他所寫得最好幾篇作品中,莫一階段他運用了編排和設計師上的標新立異(如在文章中夾入風景畫,照片,黑色方塊,等等)來吸引讀者。另一階段則又運用比較傳統(tǒng)的小說技巧來寫作,字里行間卻夾雜一些接近胡鬧的插斜打,毫無意義的口頭禪,但這里面有時是有所指的諷刺,挖苦。如:
“也許,我們和附近的城市有一些不同的社會準則,”他解釋著。“我們的名聲很大,有個時期,我們在中央廣播電臺晚間新聞廣播里有四分鐘的節(jié)目。三、四年之前把,廣播里稱我們是‘教堂之城’”。
“是啊,我要有自己住宿的地方,這是不可缺少的,”塞西莉亞說,“如果我要在這兒生活。”
“采取那樣的態(tài)度不免有點可笑兒,”菲利普斯先生說,“你是什么教派的”?
塞西莉亞默然不語,事實上因為他什么教派都不是。
“我說,你是什么教派的?”菲利普斯先生又重復了一遍。
“我是想做什么夢就做什么夢派,”塞西莉亞說?!安徽撐乙裁矗叶伎梢詨粢?。如果我愿意做夢巴黎或是其他的地方去痛痛快快玩一番兒,我只要一上床睡覺,就會夢見的。不論要什么都可以夢見?!?/p>
“那么,你經(jīng)常夢見什么呢?”菲利普斯先生說。一面仔細地打量著他。
“我經(jīng)常夢見男女間的事情”他說,一點也不害怕他的眼光。
“普雷斯特可不是這樣的一個城市,”菲利普斯先生說,眼光避開了他。
街兩邊,教堂的門都打開了,人們?nèi)齼蓛蓮睦锩娉鰜?,站在街頭的教堂前面,盯著塞西莉亞和菲利普斯先生。
一個年輕人從人群里跳出來,大喊大叫?!俺抢锏娜嗽缫延衅嚵?!城里沒有一個人沒汽車!”
“那是真的嗎?”塞西莉亞問普利斯先生。
“是的,”他說。“這是在真的。這兒沒有人租汽車,一百年也不會有人來租的?!?/p>
“那我不留在這兒了,”他說,“我要到別出去。|”
“你一定留在這兒,”他說,“我們早給你準備好汽車出租處了。就在磨山浸禮的教堂里,在門廳那兒,有一個柜臺,一架電話、一個掛滿汽車鑰匙的架子。還有本掛歷。”
“我可不留在這,”他說,“因為這兒沒有生意可做,我留著也沒有用。”
“我們需要你,”菲利普斯先生說,“我們需要你在汽車出租處站柜臺,在規(guī)定的營業(yè)時間里。這樣才能使這個城市十全十美?!?/p>
三
他的文筆又故意寫得十分隱晦,初讀使人感到高深莫測,但如把他的那些陳詞濫調(diào)去掉,則可以多少知道一些他指的是美國的現(xiàn)實生活??傊?,看他的作品時,不免有些眼花繚亂,特別是她的文字很別扭,巴塞爾姆自己卻說:“我就是喜歡別別扭扭,而且要別扭的很特殊?!?/p>
《教堂之城》(A City of churches )這個短篇譯自《1973年美國最佳短篇小說選》,確是用傳統(tǒng)的手法寫的。古詩比較簡單,而寓意深遠,諷刺也頗為深刻。這是巴塞爾姆比較容易讀懂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