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古典名著中,歷來不乏帝王將相、佳人才子之類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形象,未免有些不食煙火,無法觸及,而《西游記》中的豬八戒卻是少有的一個特例,他的特別就在于與人之本性的高度契合,優(yōu)點與缺點并存。換言之,與其他或正面或反面的人物形象相較,豬八戒的形象明顯要飽滿許多。在人們的印象里,豬八戒性格中更多的是反面因素:好吃懶做,嗜財貪色等作為人來說最原始的劣根。然而細細品味卻也能看到他的一些閃光點,這就是他潛在的人格魅力。
關(guān)鍵詞:豬八戒;隱性性格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4-0-01
一、勤勞樸實
關(guān)于豬八戒的貪婪誰都不會陌生,而勤勞樸實的一面也并不難覓。初到高老莊時,他“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西游記》第十八回),表現(xiàn)出來的完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形象。在結(jié)婚后的三年里,“搬磚運瓦,筑土打墻,耕田耙地,掃地通溝,種麥插秧,創(chuàng)家立業(yè)”,從他樸實的家庭責(zé)任感和嫻熟的勞動技能可以看出作為一個普通的農(nóng)人豬八戒無疑是稱職的,而且真正把高老莊當作了歸宿,在西去取經(jīng)時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上覆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丈人啊,你還好生看待我渾家,只怕我們?nèi)〔怀山?jīng)時,好來還俗,照舊與你做女婿過活。”這里面有他對高老莊的不舍之情,也有作為農(nóng)人那種本分的生活態(tài)度,看門護院,別無他求。
在西行路上,豬八戒雖然不像沙僧那樣毫無怨言,但還是能把師父交代下的任務(wù)完成。挑擔砍柴,巡山化緣,雖然也不時地偷奸?;?,但每當真正需要他的時候,總能不遺余力地排憂解難。在第六十四回唐僧師徒到達八百里荊棘嶺,豬八戒看到如果要過嶺還得依靠他時,只見他拽開步,雙手使定釘鈀,將荊棘左右摟開,在臭不可聞的八百里稀柿同上,又是他變成一頭大豬開挖拱路,這時的豬八戒與以往我們熟知的那個懶散退縮的他大相徑庭,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任勞任怨、踏實肯干的豬八戒。
二、勇敢機智
提起豬八戒,總能想到一副貪生怕死、又呆又笨的模樣,至少勇敢與機智是很難與他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小說里,撒腿就跑,跑不掉時就將自己的嘴插進草叢里或者是土里之類的場景層出不窮,然而當我們仔細閱讀全書的時候便會發(fā)現(xiàn),他的懦弱里隱藏著勇敢,愚笨中暗含著機智。在黃風(fēng)嶺第一次遇到妖怪時,只見豬八戒丟下行李,拿起釘耙站到了最前面,呵斥妖怪讓開大路,勇敢地和妖怪纏斗在一起,并將其打死。再如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一節(jié)中,師徒三人在河邊看碑文時,一個妖怪從水中鉆出欲擒住唐僧,在這千鈞一發(fā)時,孫悟空慌忙抱住師父登上高岸,回身走脫了,而豬八戒再一次表現(xiàn)出了他勇敢的一面,拿起釘耙,望妖精便筑。又如豬八戒被紅孩兒所擒一節(jié),吊在一個皮袋中,豬八戒沒有像唐僧那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眼淚汪汪一副可憐相,而是展現(xiàn)出了他積極樂觀的一面,他哼哼呀呀地說:“你怎么假變作個觀音菩薩,哄我回來,吊我在此,還說要吃我! 有一日,我?guī)熜执笳过R天無量法,滿山潑怪登時擒! 解開皮袋放我出,筑你千耙方趁心! ”正在這時孫悟空變作蒼蠅混進紅孩兒洞中,豬八戒的一言一語都進了孫悟空的耳朵里,使得他自己得到了口頭上的爽快,又讓孫悟空有了制服妖精的計策。在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中,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變成唐僧的模樣,一時間使得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分辨不出哪個才是真正的唐僧,正在孫悟空急的抓耳撓腮時,豬八戒為孫悟空想出了一個主意,只要唐僧念起了緊箍咒,真假即可分辨。
從這些片段中我們能夠看到豬八戒面對危險時的冷靜與果敢,所謂”天蓬大元帥”絕非浪得虛名,總是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迎難而上或是想出相應(yīng)的對策,這足以證明了豬八戒勇敢與機智并存的特性,是師徒西天取經(jīng)不可缺少的重要一員。
三、堅韌意志
受銀幕形象的影響,人們印象中的豬八戒是一個很沒有恒心和毅力的人,其實真實的豬八戒是一個意志堅韌的人物形象。為修成正果,他甘愿去克服自己的種種缺點。當豬八戒在得知自己要去西去取經(jīng)時,便在高老莊苦苦的等待,這期間他不曾破戒。當孫悟空被逐出師門回到花果山,又是豬八戒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去請孫悟空,在面對孫悟空的百般刁難時,豬八戒還是忍辱負重堅持去和孫悟空談,最后終于把孫悟空請了回來。當師傅和孫悟空被抓走的時候,豬八戒便開始灰心喪氣了,于是乎我們總是能聽到豬八戒對沙僧說些分行李散伙兒,你回你的流沙河我去我的高老莊這樣消極喪氣的話。但是在得知師傅和孫悟空還活著的時候,他便將散伙的事情拋到九霄云外,馬上又任勞任怨地干著活,歡歡喜喜的繼續(xù)西行的道路。
通過這些簡單的事例,我們能清晰地看到豬八戒對待取經(jīng)的態(tài)度是非常堅定的,雖然時常哀怨訴苦,卻也能持之以恒、堅持到底。
作為圓形人物的豬八戒,長久以來他的性格中的正面因素之所以被隱含,一方面是特定環(huán)境中其他人物的閃光點將其掩蓋,另一方面也是作者的有意為之,出于文學(xué)作品對典型特征的需求,既然性格方面的正面典型已有孫悟空、唐僧、沙悟凈,那么反面典型自然也要有人來承擔,而豬八戒這一形象的成功就在于,他既擔起了性格方面反面典型的重擔,又在漫長的取經(jīng)路途中顯露了他潛在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正是豬八戒這個形象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