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賈探春,賈政的庶出女兒,生母為趙姨娘,有一同母弟賈環(huán),自少跟在祖母身邊,與迎春,惜春一同長大。賈府小姐中最有才干的一名女性,在賈府的主子丫頭中甚有威望,在協(xié)理大觀園的事情上,她除弊革新,有著突出的成就。但是賈探春在賈府中是否真如我們所見的那般,在榮寧兩府中“寵愛備至”“如魚得水”?
關鍵詞:敏;探春;大觀園;四面楚歌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4-0-01
有紅學大家曾經(jīng)總結(jié)出紅樓寫作的一條規(guī)律,即虛實結(jié)合,過去與未來結(jié)合。其中有一個例子,就是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中,有一個豪爽的妓女云兒,曾有紅樓大家對其評價道“舉上皆有湘云風范”。湘云與云兒實為一人,就是過去式和將來時的區(qū)別。
那么我們順著這條線索,就會發(fā)現(xiàn)紅樓中曹公給三丫頭的一個子是“敏”,更巧的是,黛玉之母閨名便喚作賈敏,那么兩者之間是否有某種聯(lián)系呢?
一、探春是嫁前的賈敏
我們嘗試著找一找黛玉和探春的相似之處。
在第三回,眾人眼中的黛玉“言談不俗”而黛玉眼中的探春“見之忘俗”。黛玉是會作詩,賈家三千金里,惟有探春能詩會賦,“多情伴我詠黃昏”。但在整部紅樓中,真正做到“多情詠黃昏”的,則是黛玉。大觀園中有兩次起詩社,海棠詩社是探春所起,桃花詩社則是黛玉牽頭。黛玉之賈府后是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在“辱親女愚妾爭閑氣”一回中,探春無奈道“偏我是女兒身”。
由此看來,探春與黛玉何其相似。黛玉是賈敏親女,換言之,探春與賈敏秉性相似,或者說,探春便是出閣前的賈敏,這便是曹公給三丫頭一個“敏”字的初衷吧!
二、由“敏”看賈母,王夫人對探春的態(tài)度
黛玉進榮國府之時,老祖宗曾說“我的這些女孩,所疼者獨有你母”。按照紅樓大師們所考,黛玉之母賈敏是史太君親生女兒,而賈政等人均非史太君所出,母親疼惜女兒,天經(jīng)地義,但是紅樓中也有另一處交代“賈母喜歡女孩,所以將迎、惜、探三姐妹接至一處居住教養(yǎng)”。
按照推斷,賈敏出嫁后,老祖宗孤獨寂寞,便接了幾個女孩來往。當然也不排除賈母想在孫女身上找賈敏的影子的可能性。
那么,這個影子是誰呢?當然是賈探春!
在寶玉給黛玉取字時,只有探春發(fā)問:“出自何典”?怕又是杜撰。如此場合,迎、惜兩女為何閉不言?賈母是不是默許了探春的“放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賈母對探春的鐘愛可見一斑。
如果此處依然不能作據(jù),那么南安太妃去賈府相看姑娘,賈母授意薛史林和探春前來,這已經(jīng)很直白地說明在賈家女孩中,探春最為出色。此處在后來邢夫人吃味的想“視迎春如無物”可見,賈母對探春的確是另眼相待。
再說王夫人,王夫人其實對探春本沒多少好感。
其一、探春是庶出,乃是偏房趙姨娘所生。
其二、探春與她的小姑子頗似,王夫人自然見之生厭。
黛玉初入賈府,王夫人對其態(tài)度十分冷淡,先是未送出門,既而讓黛玉上座故意使其出丑,緊接著下馬威,直接告誡她離自己的兒子遠點。試問黛玉初乍到,何處惹惱了王夫人?那么只能在黛玉的母親身上找原因了,因為賈敏未出閣時,和這位嫂子“不對”。在大觀園里,探春動不動就擠兌王熙鳳。可見,賈敏在家時,就是這般故事。另外,王熙鳳是王夫人的內(nèi)侄女,探春總是以小姐身份拿法,也怪不得別人給她起個諢名叫刺玫瑰。王夫人曾有一次感嘆想黛玉之母做姑娘時,如何“嬌生慣養(yǎng),金尊玉貴,那才是一個大家小姐的氣派”。黛玉的性子中,也可以看出賈敏昔日的情態(tài)。探春有賈敏昔日之風,所以王夫人自然見探春而生厭,又何來的親近呢?
但是縱觀紅樓,探春與王夫人之間相處得猶如“母女”。其實,個中原因無非利益二字。
首先,王夫人是探春嫡母,王夫人出自名門大戶,自然不想落下虐待女兒的罪名。想來紅迷朋友們也都知道金釧之死。平時王夫人“待金釧更似親生女”。如果她真的慈如菩薩,又怎么會讓金釧冤死井中?
其次,賈母對探春的厚愛,明眼人都看在眼里,精明的王熙鳳知道三丫頭是“刺玫瑰”老謀深算的王夫人又如何不知?在賈府、賈母如神明,圍繞在她身邊的女眷無法不以她的喜歡為喜歡,即使不喜,也要裝作喜歡去博賈母歡心。
最后,王夫人需要結(jié)成自己的陣營去抗衡偏房趙姨娘。而探春是一個關鍵的棋子。
為了自己的種種利益,王夫人不得“不喜歡”探春。
三、大觀園中的眾姐妹對探春實際態(tài)度如何
在越劇《撫琴》中,黛玉有一句唱詞:“園中姐妹雖相好,總是各所生各心腸?!痹俾?lián)系書中描述的種種片段??梢婘煊駥μ酱旱母星椴⒉皇嵌嗪?。
再說寶玉哥哥在黛玉葬花一節(jié)中,寶玉對黛玉表明心跡“…我又沒個親兄弟,親姐妹,雖然有兩個,你難道不知我是隔母的?”就在此前,探春還做鞋給寶玉,并且讓寶玉幫帶東西回來,二哥哥一笑“我讓小廝拉兩年回來”雖為頑話,卻頗有深意。同樣的情節(jié)在第六十二回又出現(xiàn)了,黛玉對寶玉說:“你家三丫頭倒是個乖人,雖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做起威福來了?!睂氂竦溃骸八切睦镒钍怯兴阌嫷娜?,豈止乖而已。”
綜上所述,探春因其“敏”得到了賈母另眼相看,也因“敏”讓榮國府實際掌權(quán)人王夫人與自己貌合神離,同樣因為一個 “敏”讓大觀園中眾姐妹對自己敬而遠之。那句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遠偏消?!庇迷娫~鑒賞的角度看待那個“自”字,甚有一唱三嘆的哀戚。探春的代表花是杏花,杏花花開極美,果實都極酸,探春最后下場悲涼,是否也與她“自敏”的性格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蒙古王府本石頭記 人民文學出版社
[2]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乙卯校本 三秦出版社
[3]紅樓尋徑——解不盡讀不完的紅樓夢 陳紹初編著 東南大學出版社
[4]紅樓女兒花 方光明,于麗莎 寧夏人民出版社
[5]名家圖說元迎探惜 李希凡等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