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開始階段,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習慣,提高聽說能力的重要階段,這也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英語的學習也就是對語言學習運用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情感過程。情感因素對外語教學具有重大影響。目前我國的小學英語教學 ,片面強調認知因素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忽視情感因素在語言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概述了情感因素,并分析闡述了情感因素在語言教學中的功能,進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情感因素;課堂氛圍;英語口語教學
作者簡介:張鋮(1989.07-),女,遼寧北票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研究生,小學教育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6--02
一、情感因素的定義
情感的主要指的是人們在對一些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進而產生的態(tài)度的體驗。據(jù)相關方面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學習者的情感狀態(tài)能夠直接的影響學習者的本身的學習行以及學習的效果。動機、態(tài)度、焦慮、和個性特征是影響語言學習的主要情感因素。Jane Arnold把語言的學習的情感因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學習者的本身的個別因素,如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焦慮、性格內向以及性格外向等等;二是學習者與學習者個體之間、或者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如語言學習課堂上的交流以及跨文化方面的意識等等。
二、情感因素的內容
(一)動機
情感因素的動機,從教育心理學方面來看,主要就是指的是學習動機,也即是能夠維持學習者去學習語言的心理動因。就學習的本身而言,學習動機就是學習需要。學習的需要這也是社會以及教育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而最終達到的效果就是在社會和教育的影響下,學生能夠把社會以及教育的要求變成自己的需要,從而產生自己主動學習的心理要求。這也就是學習中關于形成學生學習動機的內部條件。在外語語言的學習中,學習的動機主要指的是學習者希望學習外語,達到運用外語的愿望和推動力,這是學習者發(fā)動以及維持學習行動的心理狀態(tài)。
(二)態(tài)度
態(tài)度,從態(tài)度的定義來看,其主要指個人對事物或者人關于評價的一種心理性反應。在國外相關的研究者們看來,態(tài)度主要指的是三個方面。也即是認知、情感以及意動。其中,認知主要指的是個人對事物的一種信念;情感則主要指的是個人對于事物在褒貶方面的反應;意動則是指個人對待事物進以及對事物處理的傾向性。據(jù)研究者看來,態(tài)度是能夠學到以及能夠通過學習去改變的,同時他們認為態(tài)度是相對穩(wěn)定以及持久的。就小學英語學習的來看,以及積極態(tài)度學習的學生能夠更容易的學好英語,英語的成績也較好,學習英語進步程度也大,而消極態(tài)度學習英語的學生則與之相反。
(三)焦慮
焦慮的定義是指個體在未能達到目標或者未能克服障礙帶來的威脅時,致使本身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擊的時候的情緒狀態(tài),這也即是指個體在意識到可怕結果以及對個體來說是重要時刻即將來臨時產生的一種的一種心理上的不愉快,不踏實、煩躁中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
在我國的小學的英語學習過程,焦慮情緒是普遍存在的,這也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產生了影響。Dulay指出,在語言學習效果的好壞上,能夠通過學習者的焦慮的程度進行區(qū)分。而焦慮主要可以分為狀態(tài)焦慮和能力焦慮。狀態(tài)焦慮主要指的是學習者在學習中所表現(xiàn)出焦慮情緒的總趨勢,能力焦慮則指的是學習者在具體的語言學習情景中所呈現(xiàn)出的焦慮。
(四)自信心
在學習者的個人因素中,自信對學生尤其重要。自信心高的人敢于冒險,富于冒險精神的學生較少猶猶豫豫,說話前很少打腹稿,更加愿意使用復雜的語言結構,更能忍受錯誤。也就是說,自信心高的學生在學習中,敢于承擔錯誤,不怕犯錯誤,從而能夠大膽去運用英語進行語言的交際,不會因為語言的錯誤而感到沮喪。在相同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中,自信心缺乏,性格內向的學生則會因為害怕犯錯誤.進而失去很多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機會,嚴重妨礙自身水平的提高。
(五)課堂氣氛
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和諧的課堂氛圍是能夠使得學生放開手腳,大膽的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自己的重要心理環(huán)境,而不良的課堂氛圍則會使得學生難以對課堂產生認可,進而會造成學生在情感上的壓抑感以及不安全,給學生的學習帶來負面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如何構建和諧課堂,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已成為當前教師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三、情感的功能
(一)情感的動力功能
是指情感對一個人的行為活動具有增力或減力的效能?,F(xiàn)代科學清楚揭示了人在劇烈、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下,人的血壓升高,脈搏加快,單位時間內心臟的排血量增加;唾液腺、胃液等分泌減少,而腎上腺分泌增加,促進新陳代謝和集中使用能量。所有這一切變化都有助于一個人充分調動自身的體力,去應付緊急環(huán)境,提高適應能力。美國現(xiàn)代情感心理學家湯姆金斯說,情感起了“放大”內驅力的作用。西方心理學中的“內驅力”相當于我們所說的“需要”也就是說,在由需要引起動機行為的過程中,情感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確切地說,著重表現(xiàn)在對動機所發(fā)動的行為的強度上的影響。例如,同一個人情緒高漲時,他會全力以赴、努力奮進,能克服重重困難。情緒低落時,他則缺乏沖勁和拼勁,稍遇阻力,便畏縮不前。
(二)情感的調節(jié)功能
情感的調節(jié)指的是情感對個體的認知操作活動進行瓦解的效能。據(jù)科學實驗的表明,適當?shù)那楦心軌驅€體在認知過程起到是積極的作用,不良的情感則會產生消極作用,這也揭示了情感較為獨特重要的功能——調節(jié)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許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我們情緒不高時,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效果往往不好,但有時情緒興奮性太高,效果亦不見佳。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心理學家耶克斯·道森指出,這便是情感的調節(jié)能力,具體地說也即是指情緒高低能夠影響個體的水平和認知操作效率。了解情感功能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培養(yǎng)積極情感,發(fā)揮情感功能是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的關鍵。
四、情感因素對小學生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
(一)緩解學生口語焦慮,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中,焦慮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營造和諧課堂氣氛的首要手段。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也是師生情感進行交流的前提條件,具體來說,教師應該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課堂的教學,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根據(jù)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從而使得學生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提高學生英語的學習效果。
2 .發(fā)揮教師口語示范榜樣作用
對于小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的示范榜樣作用也是能夠起到極好的教育效果,這樣即是要求小學英語的口語課教師不僅僅要求具備良好的口語教學方面的職業(yè)道德,同時還應該具備熱情、自信、樂觀等等的積極心態(tài)。具體來說,也就是要求教師在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上,要積極地進行情感的交流,同時還應該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傳遞自己的情感,從而影響學生,使得學習產生積極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
3.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語言環(huán)境,這主要指的是教師在課堂組織方面,應該注意的課堂氛圍的營造,具體來說也就是在口語的教學中應該采用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從而使得師學、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有充分的交流機會,不僅如此,這種合作的學習方法還能夠較低焦慮對學生學習的負面影響,使得學習能夠更好的學習英語口語。
(二)激發(fā)內在動機,調動學生積極性
1.提高口語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動機就是源于對事情的濃厚興趣,因此,對于小學英語口語的教學來說,提高口語學習的興趣是可以提高學生在英語口語方面的學習積極性的,因此,教師應該在口語教學的課堂上想方設法地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即是盡可能有趣、有意義以及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夠產生“樂學”的積極情緒,進而起到改善口語教學效果的作用。
2.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
盡量使用對話語言,因為對話語言的目的是讓人明白自己想說什么,即表情達意。我們的學前教育、小學教育比較重視復述、朗讀等書面語言、獨白語言形式,他們當然可以培養(yǎng)兒童提高情感理解,掌握情感的反應尺度,但是,如果能增加角色扮演即情景對話的機會,則可能更加有效。學習的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在小學英語口語的學習中要時刻注意與生活的聯(lián)系,運用多媒體的教學的手段將平時生活的片段帶入到課堂中,用生活的事件作為創(chuàng)設情境對話教學的基礎,讓小學學生溶解在生活中,使得學生能夠在親近的生活事件的獨立體會和思考,之后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而完成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完成課文新知識的學習。
3.相關文化導入
教師應使語言學習成為一種對新生活的體驗。蘇聯(lián)心理學家瓦西留克認為,人的體驗水平主要還是以文化和歷史為中介。因此,在對小學口語進行教學時,應該注意對相關文化的重視,也即是要注意對英語文化的導入,具體的措施那就是在小學英語口語學習的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設置相關的文化類介紹或活動的板塊,吸引學生以及鼓勵學生去深入了解外國文化,減少語言學習中德爾跨文化交際障礙,從而為外語語言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創(chuàng)造積極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協(xié)助學生體驗成功
在小學教育的階段,學生的自信是極其重要的,而不斷的成功感是能夠有助于樹立自信心的,不僅如此,成功感還能夠極大地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因此,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上的各種契機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也即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去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如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肯定和鼓勵,以及對學生在交流和發(fā)音方面進步的肯定,這些都是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從而鼓勵和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2.增強勇氣,寬容錯誤
在語言的學習中,尤其是外語的學習,由于是面對一種未知的語言和文化,產生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在面對學生在英語口語的學習中的錯誤是,教師首先應該給予的是鼓勵,鼓勵學生去開口練習英語口語,以及要使學生明白語言的學習就是一個錯誤糾正的過程,增強學生學習練習英語的勇氣,其次才是指出學生在練習中發(fā)生錯誤,使得學生能夠完善自己的口語。
五、結語
總之,情感因素在小學英語的口語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影響,作為語言的研究者以及語言的傳播者的外語教師,應該去重視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情感,從而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適當調整應用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積極情感在英語學習中動力作用,以及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因素,進而促進學生在英語口語能力方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Jane 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劉曉偉.情感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舒白梅.外語教育學綱要[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陳麗紅.高職英語互動教學與情感因素的關系[J].教育探索,2008(10) .
[8]陳文清.口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文教資料 2006(10).
[9]陳曉云.第二語言教學中應注重情感因素與文化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
[10]馬德榮.對外語學習中情感因素的再認識[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1) .
[11]盧家楣.對中學教學中教師運用情感因素的現(xiàn)狀調查[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1(9).
[12] 文秋芳.英語學習者動機、觀念、策略的變化規(guī)律與特點 [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 (2).
[13]項茂英.情感因素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理論與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3).
[14]張鑫.情感因素與英語口語教學[J].海外英語 2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