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江蘇民間故事的文化意蘊研究》(編號:201313579008Y)的階段性成果。
摘 要:民間故事是勞動人民出于生活的需要創(chuàng)作的口頭文學,運用夸張、變形、想象的手法,具有一定的虛構性和超自然性,是民間文學的重要部分。江蘇省因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文化,民間故事也極為豐富,對我們探究江蘇地域不同時代的社會風尚、思想、和民族色彩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本文主要是通過對江蘇民間故事的研究來認識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
關鍵詞:江蘇民間故事;故事形態(tài);文化價值觀念
[中圖分類號]:I20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6--01
一、江蘇民間故事的自然故事形態(tài)
(一)獨特的神話傳說
江蘇省位于平原地帶,氣候宜人,動植物種類繁多,遠古人出現(xiàn)較早,神話傳說必然豐富多樣。在社會發(fā)展程度低下時,民間故事多以神話傳說和地方風物傳說的形式存在,主題多為風雨雷電、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自然事物。這些故事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江蘇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和對未知事物的認知,從而了解到先民智力發(fā)展的情況和社會進化的程度。
江蘇省文明程度較高,表現(xiàn)出了除自然事物外的神話傳說,更多了先民探索人文科學的民間故事。如《三姐引月》的故事正是以神話的形式體現(xiàn)了江蘇人民很早就開始初探宇宙現(xiàn)象和自然交替規(guī)律。相關的故事還有《缸固莊的來歷》[1]。
《缸固莊的來歷》第一次打破了女媧捏土造人的創(chuàng)世說,姐弟二人捏土造人、剪紙造人都不得傳后,唯有姐弟兩相合而傳后,正是體現(xiàn)了先民對婚姻血緣的一定認知,對科學知識的初步認識。這說明地理環(huán)境是一個地域發(fā)展的前提,而江蘇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促進了人民勞作、智力發(fā)展。因此民間故事是地域時代發(fā)展的文字標本。
(二)獨特的山水傳說
江蘇沿海多山水,因此民間故事中有較多的山水傳說。我們在山水傳說中欣賞山水秀麗,感受人文氣息,調動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進一步挖掘著更多的信息。蘇州《海涌山的傳說》就是講述的虎丘原是大海中的一座小丘,我們可以推測長江三角洲原是一片汪洋,這也說明江蘇位于平原沿海,經(jīng)過水路變遷才形成今天這個模樣,對我們地理考究有著重大意義。而大量的關于湖的傳說更加證明了,江蘇依山傍水、美麗富饒的自然條件。水以怡情,激發(fā)想象,難怪江蘇有很多關于湖的美麗傳說。連云港的《虎皮井》講的是人虎相戀的故事,但我們也可以獲得很多地理信息。如故事開頭寫道:“東海舊多虎患,有叢林社。”很好地反映出連云港臨海多林的地理環(huán)境??梢娺@些關于山水的線索,在很多民間故事里都有考究。
二、江蘇民間故事的社會故事形態(tài)
(一)獨特的人物傳說
江蘇雖在清朝才建省,但江蘇地域的歷史悠久。徐州的漢文化,太湖流域的吳越文化,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涌現(xiàn)了一批批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各種文化“同俗并土,同氣共俗”,為江蘇民間故事中的人物傳說提供了生長的土壤。江蘇地區(qū)如:南京曹雪芹,蘇州孫武、伍子胥、張旭、沈括、顧愷之等,徐州劉邦、蕭何、劉備等,宿遷項羽、魯肅,淮安韓信、吳承恩等名人都有個人傳記。而民間故事卻是另辟蹊徑,從大眾的角度豐富補充了正史,沒有了正史的嚴謹,更多的是民間的一種調侃。
例如關于南梁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江蘇武進人)之死有很多說法,《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毂??!边@說明梁武帝是生病久了,口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于是大喊“嗬嗬”數(shù)聲而死。而民間大多流傳的是《梁武帝餓死臺城》。[2]
民間故事就是通過詼諧幽默的地方話語,表達了人民對位居高位的梁武帝之死的看法,真摯而樸素。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雷擊隋煬帝》《范蠡和西施》 《華佗與鎮(zhèn)宅石》……這些傳說也并不是空穴來風,為后人考究歷史真相提供了線索。
(二)獨特的人文風景傳說
江蘇地域文明程度較高,萬事萬物都有情,因此風物傳說別具特色。除了人物傳說還有人文風景傳說也有一定的社會倫理思想。如蘇州的虎丘風物傳說?;⑶鹩小皡侵械谝幻麆佟钡拿雷u,它歷史悠久、一步一景,不僅是自然風景的產(chǎn)物更是人民苦心經(jīng)營的精神藝術品。景點共有五十多處,幾乎每一處都沉淀著歷史文化內(nèi)涵,反映著在黑暗封建社會中,廣大勞動人民勇敢的精神品質。景點“千人石”就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傳說吳王夫差為葬其父建陵墓用了一千名工匠,最后都成了殉葬品。游客每覽此處,仿佛能見到一千名工匠赤手與兵將英勇搏斗的壯烈場面,贊揚了人民的勇敢精神?;⑶鸬摹额B石點頭》講的是“生公說法,頑石點頭”,更是宣揚一種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哲理思想。像這樣的風物還有很多:《玄武湖的來由》弘揚了人民樸實機智、敢于反抗惡勢力的精神;《范公堤》既反映了蘇軾的智慧也表達了人民感恩的品德;《雨花觀》雖有“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夢幻感,但卻表達了人民對美好的向往。還有《莫愁湖》《美人石》《燕子湖》等故事引人入勝,充滿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江蘇民間獨特的文化價值觀念
(一)強烈的道德使命感
恩格斯曾經(jīng)說過:“民間故事書還有這樣的使命,同圣經(jīng)一樣,培養(yǎng)他的道德感,使他認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權力、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氣,喚起他對祖國的愛”。[3]江蘇民間故事作為眾民間故事的一支,必然有其共同性。但江蘇因為其地域廣且各個地區(qū)歷史發(fā)展悠久,民間故事的歷史使命感多以人文景觀和與之相應的地方風物傳說為載體。
因此,江蘇民間故事中絕大部分都是表達人民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對正義的伸張,對英雄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如徐州《云龍湖的由來》表達了人民以德報怨的美德;南京《大報恩寺龜駝碑的由來》宣揚了佛教慈悲為懷和因果報應的理念;常州《望夫鳥》表達了人民渴望幸福和諧的生活。這些民間故事都有力地證明了人民想要傳達的民族道德使命感,并且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凝聚在了江蘇人民的心里。
(二)深厚的美學價值
古代悲劇性的人物往往讓我們了解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和無罪獲難的悲劇人生,沉靜地思考和反思社會的矛盾和問題。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美學中悲劇觀: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同時在江蘇的歷史風云中,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如劉邦、項羽、韓信等英雄豪杰或起義反抗或占領歷史舞臺,都受到了人民歌頌和懷念,在關于他們的傳記中不乏悲劇色彩的英雄色彩,這對今天的我們有著深刻的美育作用。
與其說勤勞的江蘇人民創(chuàng)造了民間文學,不如說是“藝術對象創(chuàng)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4]縱觀我們中國豐富的民間故事,它們都孕育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價值。還有很多的實用價值,如旅游觀光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美食價值等。江蘇以其獨特的地域和生存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一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物產(chǎn)豐富的社會。民間故事就是感知社會變化的窗口。我們通過了解研究民間故事,才能更好地欣賞它,讓它發(fā)揮其真正的價值,更好地服務大眾,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朱恒夫.《江蘇民間故事概論》[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4(1):60-65
[2]陳慶杰,王秋桂.《江蘇民間故事集》[M].遠流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89:292—293
[3]吳虹.《中國民間傳說論文集<風物傳說與愛國主義>》[C]北京.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1986:71—79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