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試著從交際翻譯理論的視角下來探討中國菜名的翻譯策略。筆者認為菜名的翻譯具有三大功能:信息功能,文化交流功能,審美功能。而交際翻譯理論對于中國菜名的翻譯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根據(jù)不同的功能我們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希望能給更好的外國朋友了解中國博大的飲食文化添磚加瓦。
關鍵詞:交際翻譯理論;中國菜名;翻譯策略
作者簡介:彭麗梅(1989.11-),女,研究生二年級,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翻譯。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06--02
眾所周知翻譯理論有許多,例如,目的論,功能對等,譯者主體性,文化視角等,這些理論對語言的翻譯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在翻譯界產(chǎn)生了深遠的額影響。但涉及到某種具體的語言翻譯時,我們更好的應該從這語言翻譯的文本類型出發(fā)來考慮。就拿本文所說的菜名為例。菜名它屬于應用文體裁。它具有應用文的特點,簡潔明了,語言精練,清晰的條理,形式固定但風格靈活。菜名的翻譯不同的小說散文等體裁的翻譯。在翻譯菜名時我們不僅需要把菜名的基本信息給翻譯出來,更多的還有傳遞菜名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以及菜名中的各種美。這就無形的要求我們在翻譯菜名時要把握尺度,注重翻譯策略的靈活性與變通性。本文采用紐馬克的交際翻譯理論來指導中國菜名的翻譯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一、文本類型與交際翻譯理論
紐馬克等翻譯理論家提出的語言的三大功能分別是:表達功能,信息功能,勸說功能。在以這三大功能為基礎提出了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交際翻譯則是:譯者在閱讀欣賞譯文時所感受的各種美盡可能的要與原文讀者閱讀原文時的感受相似。而語義翻譯是在盡可能保持原文的語法結構以及語義基礎上能夠再現(xiàn)原文的語境。我們從這兩個定義可以知道,交際理論翻譯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傳遞與交流,盡可能地發(fā)揮語言傳遞信息的作用和功能。它的著重點在于讀者的理解,盡力的使目的語讀者對譯文的感受能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感受相似甚至相同。紐馬克根據(jù)交際翻譯理論和語義翻譯,提出了針對不同的語篇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他把語篇分為三大類型。一是表達型,二是信息型,三是呼吁性。例如我們平時說的廣告宣傳單,小冊子以及政治演說都屬于第三種的呼吁性,因為這種具有鼓動性。而教科書,報紙之類的歸類為信息性。至于表達性就是這一些散文,詩歌等注重表達一些情感的體裁。那譯者在翻譯時首先要考慮文本屬于什么類型,重點是注重讀者的感受還是強調(diào)對原文的忠實。針對不同的文本類型譯者所采用的翻譯策略也是不一樣的。
從文本類型來看,菜名屬于第一種信息性文本和第三種呼吁性文本,它不僅具有傳遞信息的特點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因此菜單的翻譯不僅傳遞采的原材料,烹飪方式為核心,更是傳遞一種中國飲食文化,甚至呼吁大家對中國菜的關注等。
二、菜名翻譯的交際性
菜名是一種術語,一種專有名詞。它不僅要包括菜的原材料,烹飪方式,文化內(nèi)涵,還應注重激發(fā)顧客想品嘗的欲望和視覺上的審美效果。因為菜講究色香味俱全,首先得通過菜名讓顧客有一種美的感受。因此菜名具有信息功能,文化交流功能以及審美功能。
第一、信息傳遞
我們知道翻譯的目的是為了交流,而交流的載體則是信息,因此信息的傳遞在翻譯中尤其的重要。菜名的翻譯首先要傳遞信息,這信息包括菜的原材料,烹飪方式,甚至配料。例如豆腐湯,我們從菜名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碗湯,主要原材料是豆腐,呢烹飪方式顯然就是煮的。因此我們可以譯成bean curd with mushroom soup.這樣的翻譯不僅讓顧客知道了菜的原材料還知道了具體的烹飪方式。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種信息類的菜名都可以采用直譯的方法,但也有一些直譯產(chǎn)生不少歧義的情況。這種情況往往是涉及到一些中國文化因素的時候。中國人喜歡用四字成語來作為菜名。例如金玉滿堂這實際上就是一道由蝦仁跟雞蛋做成的一道菜,但如果我們根據(jù)自摸意思上來翻譯便成了:full of gold and jades. 外國游客必然感到迷惑也不禁感嘆中國人怎么連金子和玉石都能做成菜啊。這時候不僅沒有達到傳遞信息的作用反而是誤導了外國游客。我們應該直接把原材料提出來翻譯:shrimp and eggs soup.這樣外國游客一目了然的知道這道菜,成功的傳遞了這道菜的信息。
第二、文化交流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飲食文化更是舉世聞名。菜名中的文化交流指的是菜名中含有的一些中國特有的一些文化因素。我們可以通過菜名傳遞給外國游客一些中國文化。往往這種文化不能夠簡單的通過直譯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例如我們在翻譯東坡肉時。首先得知道的是這道菜的由來是因為一位名叫蘇軾號稱東坡居士的文學家,在他被貶之后沒有心情去酒店吃飯又沒時間做飯因為他忙于文學的創(chuàng)作。因此他采用文火燉的形式來做肉,并且為此作了一首食豬肉的詩歌。從此當?shù)厝藶榱思o念他特此取名為東坡人。那外國游客肯定不清楚這些來龍去脈。因此我們在翻譯東坡肉時不能簡單的譯為poet Dongpo’s braised pork. 而應在其后加個注釋解釋到蘇東坡何許人也,甚至可以把蘇東坡的小故事譯成小冊子,當有游客點東坡肉時便把小冊子給游客自己慢慢欣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中國特有的食物我們在翻譯時也改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如粽子,元宵,饅頭這類食物,如果我們把元宵簡單的翻譯成dumpling 的話顯然其中的中國韻味就失去了。雖然中國人的元宵跟外國人眼中的水餃差不多,都是面皮里面包上各種餡,但中國的文化隨著翻譯就消失了。我們可以采用音譯的方式。Chinese Yuan xiao ,Chinese zongzi ,Chinese manton 外國游客一看這是中國人的特色一下就激起了他們想品嘗的欲望了。
第三、審美價值
各種事物都能體現(xiàn)美的價值。同樣菜名也是如此??粗袊藛紊细鞣N各樣的菜名,唯一感受就是美不勝收。往往這也是各個商家競爭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孔雀開屏,蝶戀花之類的菜名真是的讓我們不禁在腦海中構思一幅美景。這種菜名不僅讓外國游客感受中國飲食文化的美而且還能體驗中國語言文字的深厚功底。但是在翻譯時是否游客也能有如此美德感受這對譯者來說絕對是一項挑戰(zhàn)。但也有成功的譯出了這種美感。例如孔雀開屏 peacock spreading its tail (cold meat in peacock shape) 這種譯法不僅展現(xiàn)了菜名的美感而且還傳遞了菜名基本的信息不讓外國游客產(chǎn)生誤解。因此大多數(shù)這類菜名的翻譯我們也會采用加注釋的方式來翻譯。
三、中國菜名的翻譯策略
正因為菜名所包含的三種不同的功能,這就要求我們譯者在處理菜名翻譯時要根據(jù)不同的功能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以下是在交際理論下我們通常采用的一些翻譯策略。
第一、音譯
一般采用音譯的菜名大多是具有中國文化因素在里面的,如果我們采用歸化的方式為了讓譯者懂這意思,這就失去了中國文化的傳遞效果。那音譯這種方式能夠相對比較恰當?shù)奶幚磉@種翻譯。例如我們中國特有的粽子,元宵等。我們直接采用音譯方法譯成Chinese zongzi, Chinese yuanxiao. 外國游客一看是中國拼音見面加了Chinese 就知道這食物應該是中國的特色,這樣一來就激起了他們想品嘗的欲望。這樣他們也能容易的記住這些中國的特色。
第二、直譯
用直譯的方式來翻譯菜名一般講其原材料,烹飪方式或者是相關的配料翻譯出來即可。這樣的翻譯能夠簡單明了的讓外國游客看得出這是道什么樣的菜。例如,青椒肉絲,首先看中國菜名就知道這菜是由青椒、肉絲作為主要的配料。因此我們譯成shredded pork and green chili 這就明顯的讓外國游客知道這道菜的主要材料是什么。再比如說根據(jù)烹飪方式來翻譯的菜名有回鍋肉。既然都要回鍋那說明這得二次加工。因此我們譯成sliced pork doubly sauted in soy sauce
第三、直譯加注釋
直譯加注釋的方式是因為直譯過程中多少會涉及一些文化方面的因素需要我們特意的解釋。例如上文說的東坡肉。我們譯成poet Dongpo’s braised pork 如果不在后面解釋道什么具有的來源外國游客會困惑為什么菜跟詩人還有關系。因此我們在翻譯后面加注釋解釋蘇東坡是誰讀者就能夠領會其中的意思。
第四、意譯加注釋
這里的意譯就是為了考慮讀者的接受能力而采用的一種翻譯策略。而加注釋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我們上文說的金玉滿堂這一菜名。如果我們采用直譯的方式那么就會成full of gold and jades 讀者不能領會其中的含義,信息傳遞的作用也沒能體現(xiàn)。但我們采用意譯的方法我們便可以馬上得到這菜名的信息。其實這里指的是shrimp and eggs soup 而括號再加注釋,因為egg 的顏色像黃金,而蝦的顏色在水里時像玉一樣透明。同樣為了圖的好彩頭所以取名叫做金玉滿堂。這樣意譯加注釋的方式就清晰簡單地將菜名信息傳遞給外國游客,到達了交流的目的。
四、結語
文化的翻譯是我們翻譯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本文從交際理論,文本類型角度出發(fā)探討了中國菜名翻譯的文本類型,文本功能,還有相關的翻譯策略。從文本類型及相應的文本功能我們在翻譯菜名時要根據(jù)菜單所要表達的不同功能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菜名的功能主要有三種:信息功能,文化交流功能,審美功能。而交際理論在指導我們實際操作翻譯時也是根據(jù)文本類型出發(fā)。菜名屬于信息性和呼吁性文本。因此我們翻譯菜名應注意這兩中文本類型的特點及時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菜名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傳播,幫助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讓世界更加地了解到中國博大的文化底蘊。
參考文獻
[1]朱曉媚. 淺釋飲食文化中菜名的翻譯技巧. 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 J ] .2002( 1) .
[2]李 坤. 中國菜名英譯談. 外語研究[ J] . 2006( 4)
[3]楊艷群.交際翻譯理論與中國菜名翻譯。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J].2008(1)
[4]鄭錦懷. 淺談中國菜名英譯. 漳州職業(yè)大學學報[ J], 200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