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傾聽是一種素養(yǎng),一種品質,一種習慣。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師生相互尊重的良好體現(xiàn),是學生進行思考領悟的前提,是學生提高各種能力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更是新課標的要求。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需要我們每個教師不懈地努力。
【關鍵詞】傾聽 有效課堂 習慣 素養(yǎng) 評價
小學低段的學生,他們的年齡小、心理發(fā)育不成熟,又生性好動,課堂傾聽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不管采用何種學習方式,學會傾聽都是必要前提。因此,高效的課堂,必須建立在小學生良好的傾聽能力基礎之上,如何在40分鐘的課堂里培養(yǎng)孩子們的傾聽能力呢?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
一、讓學生擁有傾聽的習慣
當一年級孩子一入學“傾聽”就要成為學生常規(guī)訓練項目之一,要讓學生內心深處產生“傾聽”的意識,有了這樣的意識才能化作行動,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知道在課堂上傾聽不僅是聽老師,還包括聽同學的發(fā)言。聽老師講解時,要求孩子們目光緊緊跟隨老師,一邊聽一邊動腦思考,進行師生對答。訓練孩子們用表情傳遞信息:聽懂了,微微笑;聽不懂,皺皺眉。聽同學的發(fā)言要求學生做到神情專一,聽完別人的話,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不插嘴。老師適時提出:你聽懂某某同學的說法了嗎?如果聽懂了復述他的想法給大家聽……同時訓練學生要對同學的回答做出適當的評價,如“某某同學我認為你回答得非常好,我要向你學習?!比绻瑢W回答的不正確,和你的想法不一樣,要舉手示意,表明自己的想法,要這樣回答“某某同學我認為你說的不完整,應該……”“某某同學我認為你回答的不正確,應是……”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訓練學生的傾聽意識大有改觀,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讓學生感受傾聽的溫馨
老師要像媽媽一樣全身心地聽學生說話,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無論孩子們的發(fā)言是對是錯、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都要專心地聽,適當的進行小提示,但切不可打斷學生的發(fā)言。這是對發(fā)言學生的尊重,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和疑慮,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意等,才能及時捕捉課堂的生成資源,應通過明示或暗示,及時準確地進行評價、指導和矯正,如“我聽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想法真獨特”,“你的想法沒有表達出來,誰來幫幫他”,“能不能從另一個角度再考慮一下”……這樣給以不同的回應,不僅會使學生感到教師很在意自己的發(fā)言,激勵學生暢所欲言,而且能使交流始終沿著話題的中心延展,使教學任務得以高質量地完成。當教師看到有學生走神了、做小動作沒有在傾聽,這時就可以有多種方式來處理。可以提高聲音,讓走神的孩子有所警覺,或停止聲音,目視該學生,當教學進行過程中突然變化,學生就會有所意識,你的眼神,會讓走神的孩子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教師還可以用語言、小動作加以配合,同學們往這看,看看你的眼睛看著我了嗎?小耳朵豎起來認真聽了嗎?”孩子們表現(xiàn)得很興奮,立即坐端正眼睛炯炯有神,這時學生傾聽學習的狀態(tài)很好,注意力很集中。
三、給學生營造傾聽的學習氣氛
1、可以利用童話故事、小游戲、猜一猜、動畫片段等教學形式營造教學氣氛,誘發(fā)學習興趣,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之產生傾聽下去的強烈愿望。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一課,教師就用挑戰(zhàn)性的語氣說:“同學們,一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老師一看就知道,不信,我們可以試試看?!苯又寣W生隨意說出一些自然數,而我對答如流。這時的學生,迫不急待地想知道“訣竅”,想趕快解開心中的“謎”。于是,求知若渴的情緒被激了起來,學生自然就會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好這部分知識,成了主動探索者。自身產生的內動力必然會驅使學生主動地攻克難關,學好數學。
2、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必須把數學和兒童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教學貼近生活。如在教學“估計”時,我讓學生從家中帶來了許多豆子,隨便抓一把,先估一估有多少,再數一數,還讓同桌學生比賽看誰估計得準確。這樣,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集中,傾聽欲望強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運用靈活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上課要有節(jié)奏、有彈性,做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學生喜歡挑戰(zhàn)、喜歡有趣,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產生傾聽的愿望,使學生樂于傾聽。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認識》時,運用多媒體,首先讓學生看到幾個學徒修補椅子的事,分別模擬橫著釘、豎著釘、斜著釘的舊椅子承受推拉的情境,在學生個個捧腹大笑的時候產生一個問題:“為什么斜著釘成三角形的椅子不會搖擺,而其它釘法的椅子修補后還是會搖擺呢?”“釘椅子”這司空見慣的事物,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這時要求學生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由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傾聽別人的想法,課堂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弊鳛樘煺鏌o瑕的小學生,他們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傾聽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作為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長期堅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督促,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解,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在聽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多思、多講、多說。才能真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才能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讓孩子愛上傾聽》,《小學教學參考》2006年16期
[2]李政濤,《傾聽著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教育理念與實踐》,2000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