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采取小組活動法來激活課堂教學,變傳統(tǒng)的“知識本位”教育觀為“學生發(fā)展本位”教育觀,把學生知識的把握,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發(fā)展作為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高中英語 合作學習 互助 角色
新《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班級分為幾個由若干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在一種積極的目標互賴情境中,為完成一個目標,分工合作,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彼此指導,并以集體的成功為評價依據(jù),最終促進個體健康發(fā)展的學習策略。在合作學習中,只有取得小組的成功,才能獲得個人的成功。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zhuǎn)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改變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從而促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fā)展和提高。合作學習能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持學生求知的欲望和合作的熱情,它應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融于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最終獲得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正確劃分小組
合理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小組的劃分一般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具體情況,教師將全班分成若干個異質(zhì)學習小組,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成效和達成該團體的學習目標為原則,盡量使組員性質(zhì)均衡搭配。小組可進行如下劃分:
指令性劃分。根據(jù)學生的性別、興趣、能力、英語成績等主要方面進行合理搭配劃分學習小組,這種方式能保證組內(nèi)各成員的差異性和互補性以及小組之間合理競爭的公平性。隨機性劃分。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或?qū)W習任務隨機進行分組,這樣做既有利于各組之間的公平競爭,又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與更多同學合作的機會。自由性劃分。學生根據(jù)彼此之間的關系、興趣愛好等自行組合,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除此之外,讓學生經(jīng)常換組合作學習,既可以活躍合作的氛圍,還可以讓學生體驗和學會如何與不同背景、不同學習能力、有著不同想法和思維的同學合作。
二、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記憶詞匯
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競爭意識的有效途徑,也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習興趣的有效學習方式。詞匯是最基本的語言材料,掌握豐富的詞匯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前提,但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記憶英語詞匯是最枯燥無味的,也是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題。如何使學生樂于記單詞,我利用合作學習策略,采取分組競賽的形式引導學生多記單詞。每個單元學習結束后,安排一次小組英語單詞競賽,把班上學生分成8個學習小組,把基礎較好的學生、中層生和基礎較差的學生搭配好編成一組,盡量使組內(nèi)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預先布置任務,明確競賽活動要求,看看哪一組同學能夠默寫最多的單詞或短語,并把每個小組每次競賽成績記錄在冊。具體操作:先在每個小組抽一個同學默寫單詞,然后組內(nèi)的其他同學把未能寫出的單詞接著寫,并把寫錯的單詞改正,最后由小組長遞交競賽結果,再由小組之間互相評改得出小組競賽成績。若能寫出未教過的單詞或短語,可適當加分,以鼓勵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和多查詞典。這樣,學生為了自己小組能取得好成績,在英語學習中都樂于記單詞,基礎較好的同學主動幫助基礎較差的同學,小組內(nèi)的同學經(jīng)?;ハ嗦爩憜卧~,從而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詞匯。三、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告訴我們,活動的參與者應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分享成果,這樣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大家才會為共同的利益與目標而樂于貢獻自己的力量,樂于互相幫助與配合。為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我每周布置學生寫一篇周記或一篇短文,寫好后由學習小組內(nèi)的同學互相評改,教師提出評改的注意事項。一篇短文經(jīng)過六七個同學批改后,自然會成為一篇很好的短文,同時也使同學們掌握了該類短文的寫作特點和語言知識點。此外,同學們通過批改別人的短文,幫助他人糾正錯誤而吸取教訓,也學到了不同的語言表達法,從而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一個活動結束后,要有正確的評價、反饋,才能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我把同學們修改好的每一篇短文收集起來批改,作出形成性評價和相對的終結性評價,給小組同學對短文的批改過程作出形成性評價,對短文的寫作質(zhì)量作出相對的終結性評價,每篇短文評價結果呈現(xiàn):形成性評價(A /B)+相對終結性評價(A /B),每個小組按小組成員獲得A、B等次多少的總和作為小組的評定成績。這樣,學生會盡可能在活動中為共同的目標或集體榮譽發(fā)揮各自的特長與優(yōu)勢,取長補短,相互提醒與幫助,彼此糾正錯誤的語法表達。這種活動對那些寫作能力弱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合作能使他們借助同伴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樣不僅在活動中增進了交流,促進了任務的完成,而且還能獲得完成任務所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從而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愿望,也達到了共同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研坦.英語合作學習的意義[J].教育評論,2011(02)
[2]高艷.高中英語合作學習的研究與課堂應用初探[J].教育在線,2010(2)
[3]宋洪.合作學習方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