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課作為初中的一門必修課程,還沒有形成良好的教學模式,學生的美術素質不高。美術課作為一門欣賞的課程,并沒有起到陶冶學生情操的目的,反而,美術課在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的美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緩解了初中學習的壓力。但是,初中美術課面臨著效率低,質量差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初中美術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找出美術教育中的問題,并對美術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初中美術;有效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成為當務之急。初中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但是,初中美術教育還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比較單一,課堂的教學質量也不高。因此,對現(xiàn)行的美術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當下要做的。
一、初中美術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初中美術教育都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初中美術教育現(xiàn)在都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老師先將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然后將重點講授給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老師讓學生進行繪畫練習,美術的教學一直采用這樣單一的模式,學生長時間的接受單一模式的教學,并不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初中美術教育的安排本來是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美術課程應該是輕松的,但是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甚至認為美術的教育是一種負擔,美術的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初中美術教學教材的選用不合理
在初中的美術教材的選用中,教材中所選用的教學材料脫離實際,教材的內容過于深奧,晦澀難懂,這給初中生緊張的學習生活又增添了壓力,達不到美術教育陶冶情操的作用。美術教材中所選的教學材料,沒有體現(xiàn)時代感,很多美術作品都不符合學生的欣賞水平,學生不感興趣,因此,學生在上美術課時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是真正喜歡美術。初中美術教材的選擇,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選用具有時代感的美術作品,這樣能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產生共鳴,主動參與到美術的學習中。
(三)美術教育專業(yè)性過強
初中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養(yǎng)專業(yè)的美術人才,而是通過美術教育,達到陶冶人情操的作用,達到緩解初中生壓力的效果。在美術教育中,老師要以教材為范本,但是也不要太依賴教材,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做一定的改動,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老師在美術教學中還要運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產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美術教育要以美感染學生,而不是通過單一的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美術知識。
二、初中美術教育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初中美術教育要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因材施教
老師在美術教學中沒有循序漸進,一開始就讓學生分析一些難度比較大的美術作品,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甚至導致了學生上課時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老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備課,他們講授的美術知識過于專業(yè),沒有起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學生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久而久之,他們在美術課上或是睡覺,或是看其他的書籍,美術課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完全是老師占主導地位,學生沒能主動地去思考問題。老師應該在授課時循序漸進,從欣賞通俗易懂的美術作品開始,避免枯燥的美術理論的講解,幫助學生先從表層對美術知識進行了解,由淺入深,找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二)教師要靈活的使用教材
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對課本中的內容借鑒,但是,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改動和刪減,以適應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在美術課本中,有些美術作品不具有時代氣息,如果硬要依據(jù)課本進行授課,那么初中美術教育就變成了學生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達不到預期效果,學生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中沒有使自己放松下來,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厭倦心理。老師在選擇美術作品來教學時,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時代特征,選擇一些具有時代感的作品,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美術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共鳴,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環(huán)節(jié)他們的學習壓力,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方法要多元化
初中美術教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是美術教育的重要弊端。老師只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學生講授課程,過分地注重美術技巧的講解,忽視了美術的鑒賞環(huán)節(jié)。老師只是照本宣科,使生動的美術課變得死氣沉沉。老師應該運用多種手段,使教學方法多元化,老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等,運用試聽結合的方法,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如果僅僅是運用多媒體,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就會減弱,因此,老師也要加強自己的美術素養(yǎng),在課堂上把自己的才藝向同學們展示,帶動同學們進行美術課程的學習。在課堂上,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中,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下,要求學生要全面發(fā)展。新課程改革要著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初中美術教育的開展,目的在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緊張的初中學習中緩解自己的壓力。初中美術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能力,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心理特征,制定合理的教學制度,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程為敏. 淺談初中美術有效教學策略[J]. 新課程學習(中),2013(11).
[2]王春鳳. 淺談實現(xiàn)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 科技致富向導,2013(32).
[3]劉潔. 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9).
[4]朱瑾. 淺談實現(xiàn)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 學生之友(初中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