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漢語言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較多。由于泰國和中國有不同的文化,所以以“狗”來比喻“人”的熟語的來源與使用也存在不同之處。對泰漢以“狗”比喻“人”的熟語分析研究是為了能總結出泰漢語言以“狗”比喻“人”的俗語的異同點,從而加深中泰兩國在文化上的理解,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也期望能對學習漢泰語言的人有所幫助。
一、泰漢對熟語的認知
漢語熟語是由詞或語素(外語單音節(jié),漢語單字一音)構成的常用而定型的現(xiàn)成語句,是大于詞的語言單位,但又具有詞的特性。熟語是短語或句子,但又與一般臨時自由組合而成的短語或句子不同;它是經(jīng)過人群長期沿用,結構基本定型,不能隨意改動其組成部分的一種用語或文句。除了一般地區(qū)性的慣常用口語外,成語、歇后語及諺語多有發(fā)人深省、啟發(fā)思維、警示世人的作用。熟語可分為慣用語、成語、諺語、歇后語、格言等幾類。慣用語是口語中一種短小定型、意義有所引申的習用性短語。漢語中的慣用語一般為三字格式,多為動賓結構,也有偏正結構的。成語是一種人們長期使用,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漢語成語一般是四字格式,但也有少量的三字或五字以上格式的。諺語是人民群眾口頭流傳的通俗而含義深刻的固定語句。諺語一般是人們對生活經(jīng)驗的精辟總結,能揭示客觀事理,富于教育意義。歇后語由前后兩部分構成的固定性口語。前一部分是比喻或隱語,后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解釋說明,是表達意義的重要部分。兩部分之間有間歇,間歇之后的一部分常常不先說出來,以讓人猜想它的含義,所以人們將之叫作“歇后語”或“俏皮話”。格言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警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泰語熟語選用分類的標準,不思考形式,而以內(nèi)容為基礎,一般把熟語分為兩種:#3626;#3640;#3616;#3634;#3625;#3636;(su-pa-sit)和#3588;#3635;#3614;#3633;#3591;#3648;#3614;#3618;(kum-pang-pei)。#3626;#3640;#3616;#3634;#3625;#3636;#3605;(su-pa-sit)是長期習用的詞的組合,有“勸導”義,#3626;#3640;#3616;#3634;#3625;#3636;(su-pa-sit)的意思是具有好意的詞的組合,即帶修辭色彩的策略(Rhetorical Devices),是語言使用的一種手段,具有提醒勸導的功能。話語或文章中的#3626;#3640;#3616;#3634;#3625;#3636;#3605;(su-pa-sit)使用是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藝術,增進聽者或讀者對內(nèi)容的理解。#3626;#3640;#3616;#3634;#3625;#3636;#3605;(su-pa-sit)對應英語的“proverb”,有的用來教導何事可為,何事應避免,或者教導讓親自體驗或思考。#3588;#3635;#3614;#3633;#3591;#3648;#3614;#3618;(kum-pang-pei)是長期習用的詞的組合,是泰國祖先長期習用的詞的組合,來自漢語中的“旁批”,有在旁邊批評(評論)的意思,它們表示具有比喻、補充說明、增添幽默感等性質。表達事物時,能引用它們的含義來增進理解。泰語的#3588;#3635;#3614;#3633;#3591;#3648;#3614;#3618; (kum-pang-pei),對應于英語的“l(fā)ocution”。
二、泰語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
“狗”在泰語中是#3626;#3640;#3609;#3633;#3586;(su-nak)或者#3627;#3617;#3634;(ma),#3626;#3640;#3609;#3633;#3586;(su-nak)是書面語,#3627;#3617;#3634;(ma),是口語。泰語用動物比喻人的熟語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出現(xiàn)頻率最高。不管是在電視節(jié)目、報紙,還是網(wǎng)上,都常見以“狗”來比喻“人”的熟語。
表1:泰語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
泰語漢語翻譯語義
#3611;#3634;#3585;#3627;#3617;#3634; (pak-ma)狗嘴比喻說說話時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給別人留面子。
#3626;#3640;#3609;#3633;#3586;#3619;#3633;#3610;#3651;#3594;(su-nak-rub-chai)仆狗,走狗比喻受人豢養(yǎng)的幫兇。
#3594;#3634;#3605;#3636;#3627;#3617;#3634; (chad-ma)狗輩比喻幫別人傷害自己的國家的人。
#3627;#3617;#3634;#3627;#3617;#3641;#3656; (ma-moo)狗群很多人傷害了一個人。
#3627;#3617;#3634;#3627;#3623;#3591;#3585;#3657;#3634;#3591; (ma-huang-gang)唯恐失去魚骨的狗自己不能享用,又不讓別人享用的人。
#3627;#3617;#3634;#3648;#3627;#3656;#3634;#3648;#3588;#3619;#3639;#3656;#3629;#3591;#3610;#3636;#3609; (ma-hao-kreng-bin)狗吠飛機比喻男人喜歡上比他地位高的女人。
#3627;#3617;#3634;#3621;#3629;#3610;#3585;#3633;#3604; (ma-lob-gad)暗咬的狗比喻暗地里用某種手段傷害人。
#3627;#3617;#3634;#3627;#3633;#3623;#3648;#3609;#3656;#3634;(ma-hua-nao)臭頭狗比喻不受人歡迎的人。
#3627;#3617;#3634;#3621;#3656;#3634;#3648;#3609;#3639;#3657;#3629; (ma-la-nea)獵犬比喻受人豢養(yǎng)的幫兇。
#3627;#3617;#3634;#3627;#3634;#3591;#3604;#3657;#3623;#3609; (ma-hang-duan)狗沒有尾巴自己做錯還勸別人向自己學習。
#3627;#3617;#3634;#3606;#3641;#3585;#3609;#3657;#3635;#3619;#3657;#3629;#3609;#3621;#3623;#3585;(ma-took-nam-ron-luak)或#3627;#3617;#3634;#3650;#3604;#3609;#3609;#3657;#3635;#3619;#3657;#3629;#3609; (ma-don-nam-ron)狗被熱水燙比喻人因為做了壞事而心里不安。
#3627;#3617;#3634;#3586;#3637;#3657;#3648;#3619;#3639;#3657;#3629;#3609; (ma-kee-rean)長疥癬的狗比喻很討厭的人。
#3627;#3617;#3634;#3610;#3657;#3634; (ma-ba)瘋狗比喻喪失理智、胡作非為的人。
#3627;#3617;#3634;#3627;#3618;#3629;#3585;#3652;#3585;(ma-york-kai)狗耍雞比喻男人生活作風隨便,對女人不負責任。
#3627;#3617;#3634;#3648;#3627;#3656;#3634;#3651;#3610;#3605;#3629;#3591;#3649;#3627;#3657;#3591; (ma-hao-bai-tong-hang)狗吠干的香蕉葉比喻說空話,不付諸行動的人。
#3627;#3617;#3634;#3626;#3629;#3591;#3619;#3634;#3591;(ma-song-rang)占兩個馬槽的狗比喻見利忘義的人。
#3627;#3617;#3634;#3592;#3609;#3605;#3619;#3629;#3585;(ma-jon-trok)狗面對死路, 狗急跳墻比喻壞人在走投無路時豁出去,不顧一切地搗亂。
#3627;#3617;#3634;#3648;#3627;#3656;#3634;#3652;#3617;#3656;#3585;#3633;(ma-hao-mai-gad)狗吠而不咬比喻喜歡罵人,但卻臨陣逃脫,不敢應戰(zhàn)。
#3648;#3621;#3656;#3609;#3585;#3633;#3610;#3627;#3617;#3634;#3627;#3617;#3634;#3648;#3621;#3637;#3618;#3611;#3634;#3585; (len-gab-ma-ma-lia-pak)誰跟狗玩,狗舔誰嘴跟卑劣的人聊天、開玩笑,總是以平輩自居,過度放肆。
三、漢語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
表2:漢語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
漢語語義
癩皮狗難纏討厭的人,比喻卑鄙無恥的人。
豬狗不如比喻人的品格卑劣,連豬狗都比不上。
狼心狗肺形容心腸像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
落水狗比喻失勢的壞人。
狗腿子指給有勢力的壞人奔走作幫兇的人。
狗拿耗子比喻多管閑事的人。
狗仗人勢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
狐群狗黨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
指豬罵狗拐彎抹角地罵人。
狗彘不食比喻人的品行卑劣無恥,連豬狗都嫌棄。
狐朋狗友泛指一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yè)的朋友。
狗急跳墻比喻壞人在走投無路時豁出去,不顧一切地搗亂。
雞鳴狗盜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豬朋狗友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yè)的壞朋友。
泥豬瓦狗比喻無用之物。
行同狗彘形容人的行為卑劣。亦作“行同狗豨”。
走狗比喻受人豢養(yǎng)的幫兇。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壞人的嘴里說不出好話。
四、泰漢語言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分析
從表1和表2中,以“狗”比喻“人”的熟語在泰漢兩種語言中都是貶義?,F(xiàn)代人養(yǎng)狗漸成風氣,感覺“狗”是一個很忠誠、很可愛、很聰明的動物,甚至把狗視同自己的孩子。不過,在泰語和漢語中卻愛用“狗”來罵人。本文用文獻研究方法找出為什么泰語和漢語中的“狗”是貶義。
自古以來,“狗”是常常跟泰國人在一起的動物,泰國人長期觀察“狗”,發(fā)現(xiàn)“狗”有很多不好的行為。“#3627;#3617;#3634;”#3617;#3640;#3617;#3617;#3629;#3591;#3592;#3634;#3585;#3626;#3635;#3609;#3623;#3609;#3652;#3607;#3618; 在《通過泰語成語看泰國人對“狗”的看法》中將“狗”的行為分成四個方面:飲食行為、吠行為、戰(zhàn)斗行為和睡眠行為?!肮贰钡娘嬍承袨槭遣还軚|西臟不臟,自己吃不到的東西也不讓別的狗吃。誰有東西給它吃,誰就可以作它的主子。泰國人覺得狗是一種很討厭的動物,經(jīng)常用“狗”來比喻不好的事物或人。
在中國,狗是屢遭謾罵的動物。有關狗的漢語習語很多,而這些習語無不帶有貶義色彩。
五、結語
從泰漢以“狗”比喻“人”的熟語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以“狗”比喻“人”的脾氣、個性、行為等的熟語全部帶有貶義。泰中兩國的人們通過對狗的觀察,所使用的有關“狗”的熟語的語義特征大致上一致。在當今社會,雖然人們把狗當成是人類的朋友,但是熟語是人類長期沿用,結構基本定型的用語,“狗”的語義很難轉變成褒義。
參考文獻:
[1]譚美琴.漢泰語比喻句中動物詞的不同文化內(nèi)涵研究[D].昆明:
云南大學,2011.
[2]張弋.常見動物熟語中動物詞的語義[J].語文學刊,2011,(6).
[3]石蘭.動物詞“狗”的英漢國俗語義對比研究[J].上饒師范學院
學報,(2).
[4]鄭秀云.芻議漢語動物詞語隱喻的認知[D].廣州:暨南大學,
2008.
[5]李月松.漢語動物詞語之國俗語義研究[J].漢語學習,2008,
(6).
[6]#3648;#3617;#3594;#3596; #3626;#3629;#3604;#3626;#3656;#3629;#3591;#3585;#3620;#3625;.”#3627;#3617;#3634;”#3651;#3609;#3616;#3634;#3625;#3634;#3649;#3621;#3632;#3623;#3633;#3602;#3609;#3608;#3619;#3619;#3617;#3592;#3637;#3609;[J].#3623;#3634;#3619;#3624;#3634;
#3626;#3605;#3619;#3660;#3624;#3636;#3621;#3611;#3624;#3634;#3626;#3605;#3619;#3660; #3588;#3603;#3632;#3624;#3636;#3621;#3611;#3632;#3624;#3634;#3626;#3605;#3619;#3660; #3617;#3627;#3634;#3623;#3636;#3607;#3618;#3634;#3621;#3633;#3618;#3629;#3640;#3610;#3621;#3619;#3634;#3594;#3608;#3634;#3609;#3637;.#3611;#3637;#3607;#3637;#3656;2 #3593;#3610;#3633;#3610;#3607;#3637;2.2549.
[7]#3612;#3624;.#3604;#3619;.#3611;#3619;#3637;#3594;#3634; #3626;#3640;#3586;#3648;#3585;#3625;#3617;.“#3627;#3617;#3634;”#3617;#3640;#3617;#3617;#3629;#3591;#3607;#3637;#3656;#3612;#3656;#3634;#3609;#3607;#3634;#3591;#3626;#3635;#3609;#3623;#3609;#3652;#3607;#3618;[J].
[8]#3614;#3592;#3609;#3634;#3609;#3640;#3585;#3619;#3617; #3593;#3610;#3633;#3610;#3619;#3634;#3594;#3610;#3633;#3603;#3601;#3636;#3605;#3618;#3626;#3606;#3634;#3609;[M].#3614;.#3624;.: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