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形聲字的聲符不僅表音,而且具有表義功能。以此為切入點,選取《說文解字》中的形聲字為研究對象,探討聲符功能的劃分,可根據(jù)聲符功能的差異對這些形聲字進行分類。在對表音兼表義聲符形聲字進行分類時,要突破原來按字義與聲符義的關系進行劃分的單一角度,試圖從聲符表示的意義系統(tǒng)的個數(shù)這一角度對其重新分類,以求對《說文解字》中形聲字在其聲符功能上有一個新的認識。
關鍵詞:《說文解字》 "形聲字 "聲符 "分類
形聲法是漢字造字法中產(chǎn)生漢字數(shù)量最多的一種方法,在《說文解字》的時代,形聲字已經(jīng)占到了漢字的80%以上。每個形聲字都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表示意義的部分稱作義符,表示讀音的部分稱作聲符。聲符的主要功能是表音,但有的聲符又兼有表義作用。對聲符功能進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們準確把握漢字體系中聲符所占的地位,從源頭上弄清聲符的本質(zhì)。
一、從聲符是否具有表意功能看《說文》中形聲字的兩種基本類型
《說文》中形聲字的數(shù)量,諸家觀點不一,清代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六書爻例》中認為是7669個,占《說文》總字數(shù)的82%;清代王筠在《文字蒙求》中認為是7697個,占82.3%;近人李孝定認為是7598個,占81.24%;近人李國英認為是8174個,占87.39%[1]41??傮w來說,《說文》中形聲字的數(shù)量應該占到80%以上無疑。臧克和在《說文解字的文化說解》一書中對同聲符形聲字做了統(tǒng)計,并編制了《說文》同聲符字表,在還沒有新的更權威的同聲符字表問世之前,我們認為臧克和的統(tǒng)計是相對準確的。因此,對《說文》中形聲字的限定范圍,本文依據(jù)臧氏字表所列形聲字為準,對臧氏有疑義之處,均引證《說文》原典加以改正,但仍保留臧氏之說。
(一)唯表音聲符形聲字
有一類聲符只表音,不表義,是純粹的標音符號,我們稱之為唯表音聲符。具有唯表音聲符的形聲字,字音與聲符讀音相同或相近,而意義上毫無關聯(lián)?!墩f文》中收錄了大量唯表音聲符形聲字,我們僅從臧克和的《說文》同聲符字表中選取一組字說明。
如“相”組字,在臧氏字表中,聲符為“相”的字共收集4個,分別為“霜”“箱”“想”“湘”。另外,《說文》原典中“廂”“緗”二字也明確解釋為“相聲”,理應歸入該組,這樣聲符為“相”的字共有6個,其義如下:
相,《說文·木部》:“相,省視也。從目從木?!兑住吩唬骸乜捎^者,莫可觀于木?!对姟吩唬骸嗍笥衅??!笨梢姟跋唷钡谋玖x為“觀看、凝視”。
箱,《說文·竹部》:“箱,大車牝服也。從竹相聲?!?/p>
霜,《說文·雨部》:“霜,喪也。成物者。從雨相聲?!?/p>
想,《說文·心部》:“想,冀思也。從心相聲?!?/p>
湘,《說文·水部》:“湘,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從水相聲?!?/p>
廂,《說文·廣部》:“廂,廓也。從廣相聲?!?/p>
緗,《說文·糸部》:“緗,帛淺黃色也。從糸相聲?!?/p>
上述6字,讀音均為“相”,然而意義皆與“相”無關,亦為唯表音聲符形聲字之代表。
(二)表音兼表意聲符形聲字
與唯表音聲符相對,既表示讀音又表示意義的聲符,我們稱之為表音兼表義聲符。具有這種聲符的形聲字,我們稱之為表音兼表義聲符形聲字。本文將詳細論述這一類形聲字的分類情況。
二、《說文》中表音兼表意聲符形聲字的分類
朱俊曉在《lt;說文·人部gt;形聲字字族研究》中把表音兼表義聲符形聲字劃分為四類,分別為字義為聲符本義、字義為聲符本義的一個義素、字義為聲符的引申義、字義為聲符的假借義。其分類依據(jù)為字義與聲符義的關系。從這個角度固然可以對形聲字進行歸類,但一個聲符有時不只表示一種意義,單純以字義為本位去劃分聲符似有不妥之處,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以聲符為本位,從聲符表示的意義系統(tǒng)的個數(shù)來劃分,從而進一步總結(jié)聲符的功能。
具有表音兼表義聲符的形聲字,根據(jù)聲符表示的意義系統(tǒng)的個數(shù),可以作如下分類:聲符表示單一意義系統(tǒng)和聲符表示多個意義系統(tǒng)。
(一)聲符表示單一意義系統(tǒng)
這類形聲字的聲符只表示一種意義,凡具有此聲符的一系列同聲符形聲字,本義都與聲符的這個特定意義相關。
如“四”組字,臧氏字表中共收錄從“四”得聲之字5個,分別為“泗”“駟”“牭”“呬”“柶”,其中表音兼表意聲符形聲字有兩個,為“駟”和“牭”,它們的聲符“四”只表示單一的意義系統(tǒng)。如:
四,《說文·四部》:“陰數(shù)也。象四分之形?!逼浔玖x為數(shù)目“四”,作為聲符時所表示的意義也只有這一個。
駟,《說文·馬部》:“駟,一乘也。從馬四聲?!痹诠糯怀耸怯伤钠ヱR拉的一輛車,故含有“四”義。
牭,《說文·牛部》:“四歲牛。從牛從四,四亦聲。”四歲之牛當然與數(shù)目“四”有直接關系。
上述二字意義皆與數(shù)目“四”相關,而“四”在作為聲符時只有這一個意義,故二字為聲符表示單一意義系統(tǒng)的形聲字。
(二)聲符表示多個意義系統(tǒng)
這類形聲字的聲符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系統(tǒng),根據(jù)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的關聯(lián)性,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有相關性和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無相關性。下面分別述之。
1.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有相關性
裘錫圭在《文字學概要》中論述了“戔”的兩個意義系統(tǒng)的相關性,給我們很大啟示。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有相關性的情況。
如“光”組字,臧氏字表中共收錄聲符為“光”的字4個,全部為表音兼表意聲符形聲字,它們是:“桄”“晄”“駫”“侊”。這4個字可分為兩組,一組與“明”之義有關,一組與“大”之義有關。下面進行考證。
光,《說文·火部》:“光,明也?!薄对娊?jīng)·大明》:“不顯其光?!薄冻o·九章·悲回風》:“折若木以蔽光兮。”王逸注曰:“光,謂日光?!笨芍肮狻钡拿~義為“日光”,形容詞義為“明亮”。
(1)“明”之義
晄,《說文·日部》:“晄,明也。從日光聲?!笨芍皶s”之義為“明、明亮”,即“光”的形容詞義。
(2)“大”之義
侊,《說文·人部》:“侊,小貌。從人光聲?!薄抖巫ⅰ罚骸啊 斪鳌蟆?,字之誤也。凡光聲之字多訓大,無訓小者?!薄墩f文通訓定聲》也說:“按,當訓‘大貌’。”
桄,《說文·木部》:“桄,充也。從木光聲?!薄拌妗敝x為“充盛”,有“大”義。
駫,《說文·馬部》:“駫,馬肥盛也。從馬光聲?!对姟吩唬骸哪雕採挕!笨芍榜挕绷x當為“馬肥壯高大”。
“明”與“大”兩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實際存在相關性,日光是明亮的,因此有“明”義;又日光所照范圍廣大,因此有“大”義。故聲符“光”的兩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有相關性。
2.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無相關性
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無相關性的情況,根據(jù)臧克和的《說文》同聲符字表,我們舉一組字說明。
如“吾”組字,臧氏字表中共收錄聲符為“吾”的形聲字共14個,分別為:“衙”“齬”“語”“梧”“敔”“圄”“郚”“晤”“寤”“”“悟”“浯”“”“啎”,其中表音兼表義聲符形聲字共8個,分別為:“齬”“語”“圄”“晤”“”“寤”“悟”“啎”。這8個字可分為兩組,一組與“明朗”之義有關,一組與“悖逆”之義有關:
吾,《說文·口部》:“吾,我,自稱也。從口五聲?!?/p>
(1)“明朗”之義
晤,《說文·日部》:“晤,明也。從日吾聲?!对姟吩唬骸畋儆袚俊??!苯裰皶睢睘殡p方闡明觀點,以求事物之明朗,當為“晤”之本義。
寤,《說文·部》:“寤,寐覺而有信曰寤。從省吾聲。一曰晝見而夜夢也?!彼阎髩舻降膬?nèi)容能應驗,這是“寤”的本義,其中含有“明朗”之義。
,《說文·宀部》:“,寤也。從宀吾聲?!逼淞x當與“寤”同。
悟,《說文·心部》:“悟,覺也。從心吾聲?!彼阎箢^腦開始清醒,一切事物由昏暗變得明朗。
(2)“逆止”之義
語,《說文·言部》:“語,論也。從言吾聲?!庇帧爸毖栽谎?,論難曰語。”“論難”即雙方互相辯論,爭辯的雙方必然持相逆的觀點,故“語”有“悖逆”之義。
齬,《說文·齒部》:“齬,齒不相值也。從齒吾聲。”《段注》:“齒差跌貌。差跌謂參差湯跌不平正也。”參差不平的牙齒有逆于正常情況,故“齬”含有“悖逆”之義。
圄,《說文·囗部》:“圄,守之也。從囗吾聲?!薄班蜞簟奔幢O(jiān)獄,監(jiān)獄中看守的犯人都是行為有逆于正常規(guī)范的人,故“圄”有“悖逆”之義。
啎,《說文·牛部》:“啎,逆也。從午吾聲。”《左傳》:“莊公啎生?!奔闯錾鷷r腳先出來,有逆于正常情況,故“啎”有“悖逆”之義。
“明朗”與“悖逆”兩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故聲符“吾”的兩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無相關性。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jù)聲符功能對《說文》中形聲字進行了分類,對聲符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根據(jù)上述形聲字聲符的各種功能,我們可以歸納出《說文》中形聲字的分類情況如下:
1.從聲符是否具有表義功能來看,《說文》中形聲字可分為唯表音聲符形聲字和表音兼表義聲符形聲字。這說明聲符表義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既不能過度地夸大聲符的表義功能,像有些講右文的人那樣認為“凡從某聲,皆有某義”,也不能保守地認為聲符僅具有表音功能,而應該認識到相當一部分字的聲符是兼有表音、表義兩種功能的。
2.從聲符表示的意義系統(tǒng)的個數(shù)來看,表音兼表義聲符形聲字可以分為兩種類型:聲符表示單一意義系統(tǒng)和聲符表示多個意義系統(tǒng)。在聲符表示多個意義系統(tǒng)的《說文》形聲字中,根據(jù)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的關聯(lián)性,又可分為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有相關性和幾個意義系統(tǒng)之間無相關性兩種情況。
形聲字的聲符不僅表音,而且具有表義功能。弄清《說文》中聲符功能的類別,實際等于從源頭上把握了聲符的功能,后世形聲字的累增現(xiàn)象也大都依此規(guī)律。認清聲符的本質(zhì),對小學形聲字教學、對外漢語教學以及文字訓詁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系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
[3][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4]張舜徽.說文解字約注[M].鄭州:中州書畫社,1983.
[5]裘錫圭.文字學概要[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6]臧克和.說文解字的文化說解[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7]梁學廷.右文說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8]朱俊曉.《說文·人部》形聲字字族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9]雍書鳳.《說文解字》中的“奄”族字試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6).
(楊靖康 "四川南充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 "63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