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媽祖信仰初成于北宋雍熙年間,后在宋朝統(tǒng)治者的扶持下得以迅速發(fā)展。在近一百四十余年的時間里,媽祖獲封多達十四次,這充分說明了宋代媽祖社會地位的與日俱增。另一方面,這些封號也記錄下了媽祖的輝煌事跡。本文試對媽祖封號中的詞語進行分析,從中探尋封建統(tǒng)治者敕封媽祖和祭祀神靈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兩宋時期 "媽祖 "封號釋義
一、引言
媽祖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是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一位林姓巫女,能預知人間禍福,助人消災避禍。媽祖逝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當?shù)匕傩罩鲃恿㈧綮胫?。由于媽祖為民間自發(fā)組織崇奉的地方神靈,媽祖信仰初期還僅在福建莆田地區(qū)流行。但到了南宋中后期,媽祖信仰已傳播至江淮、東南沿海諸地,媽祖的社會地位更是與日俱增。宋人丁伯桂曾針對南宋境內(nèi)媽祖信仰的盛況寫道:“媽祖,神之祠不獨盛于莆,閩、廣、江浙、淮甸皆祠也”??梢姡纤螘r代是媽祖信仰發(fā)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媽祖信仰完成了從地區(qū)性祠祀到區(qū)域性祠祀的嬗變。
有關媽祖生平事跡的文字記錄,在古人的書籍和碑刻中就已出現(xiàn),其中宋人廖鵬飛的《圣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宋人丁伯桂的《艮山順濟圣妃廟記》、元人程端學的《靈慈廟記》等都對宋代媽祖封號有著較為詳實的記錄。自北宋宣和五年(1123)至南宋景定三年(1262)的139年中,趙宋王朝對媽祖五封夫人,九封妃爵,其具體敕封情況如下:
表1:宋代媽祖敕封表
帝號 年代 封號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 順濟夫人
宋高宗 紹興二十六年(1156) 靈惠夫人
紹興三十年(1160) 靈惠昭應夫人
宋孝宗 乾道三年(1167) 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淳熙十一年(1184) 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宋光宗 紹熙元年(1190) 靈惠妃
宋寧宗 慶元四年(1198) 靈惠助順妃
嘉定元年(1208) 靈惠助順顯衛(wèi)妃
嘉定十年(1217) 靈惠助順顯衛(wèi)英烈妃
宋理宗 嘉熙三年(1239) 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
寶祐二年(1254) 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xié)正妃
寶祐三年(1255) 靈惠助順嘉應英烈慈濟妃
寶祐四年(1256) 靈惠顯濟嘉應協(xié)正善慶妃
景定三年(1262) 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二、封號中詞語的分析
在宋朝統(tǒng)治者的扶持政策下,媽祖順利地從一位巫神迅速發(fā)展成為全民尊崇的海神。兩宋皇帝頻繁地敕封媽祖,一是與宋代皇帝崇道尊神的行為有關,更重要是宋代統(tǒng)治階層對福建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地區(qū)予以高度關注。下面就兩宋時期媽祖封號中的詞語進行分析:
【順濟】:宋廖鵬飛《圣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載:“越明年癸卯,給事中路允迪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蕩,舳艫相沖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因詰于眾,時同事者保義郎李振,素奉圣墩之神,具道其詳。還奏諸朝,詔以‘順濟’為廟額。”
“順濟”指順利地渡過。諸葛亮《黃陵廟記》云:“神有功助禹開江,不事鑿斧,順濟舟航,當廟食茲土”。媽祖憑借安濟海船的功勞獲封“順濟”,其海神身份也獲得了官方認可,這對媽祖在更廣范圍的傳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靈惠】:宋丁伯桂《艮山順濟圣妃廟記》載:“紹興丙子,以郊典封靈惠夫人……淳熙甲辰,民災,葛侯郛禱之;丁未旱,朱侯端學禱之;庚戌夏旱,趙侯彥勵禱之,隨禱即應,累其狀聞于兩朝,易爵以妃,號靈惠?!?/p>
“靈惠”指神靈對人類施以救助?!办`”為“圣明”之義,是古人對神明的尊稱。向宗魯校證:“《詩·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睗h劉向《說苑·修文》:“積恩為愛,積愛為仁,積仁為靈?!薄盎荨敝甘┯瓒骰?。《尚書大傳》:“振貧窮,惠孤寡。”媽祖憑借“隨禱即應”的能力配享“靈惠”封號,自紹興二十六年后一直未有更改。
【昭應】: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紹興)三十年,??苌诰劢?,居民禱之,神見空中,起風濤煙霧,寇潰就獲。泉州上其事,封靈惠昭應夫人”。
“昭應”指顯揚應驗?!罢选敝浮帮@揚、顯示”?!蹲髠鳌せ腹辍罚骸肮收蚜畹乱允咀訉O?!薄皯敝父袘瑧??!秶Z·越語下》:“天應至矣,人事未盡也,王姑待之?!彼瓮㈦贩鈰屪鏋椤罢褢?,以表彰媽祖應驗救民的功績,宣揚媽祖的靈驗。
【崇?!浚涸潭藢W《靈慈廟記》載:“乾道三年,興化大疫,神降曰:‘去廟丈許有泉可愈疾’。民掘斥鹵,甘泉涌出,飲者立愈。又海寇作亂,官兵不能捕,神迷其道,俾至廟前就擒,封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崇?!敝阜e善求福。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明寺》:“時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尚書祠部曹錄像凡一千余軀?!眿屪嬗扛嗜斡杳瘢种佘姴犊?。宋廷為擴大媽祖的社會影響力,遂將媽祖塑造成人們“崇?!钡膶ο?。
【善利】: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淳熙十一年,福興都巡檢使姜特立捕溫、臺海寇,禱之即獲,封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善利”指“褒揚、順利”?!吧啤敝纲澝?,褒揚?!俄n非子·說林上》:“夫人以言善我,必以人言罰我?!薄袄敝浮凹?、順利”?!兑住で罚骸帮w龍在田,利見大人?!?/p>
【助順】:宋丁伯桂《艮山順濟圣妃廟記》載:慶元戊午,甌閩列郡苦雨,莆三邑有請于神,獲開霽,歲事以豐。朝家調(diào)發(fā)閩禺舟師平大奚寇,神著厥靈,霧瘴四塞,我明彼晦,一掃而滅……慶元四年,加助順之號”。
“助順”指“輔助和順”?!爸睘椤拜o助、幫助”之義?!对姟ば⊙拧ぼ嚬ァ罚骸吧浞蚣韧?,助我舉柴?!薄绊槨敝浮叭犴?、和順”。《易·豫》:“圣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眿屪嬗袛嘁曛畡冢钟衅娇軄y之功,有助于甌閩社會安定和順。
【顯衛(wèi)】: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嘉定元年,金人寇淮甸。宋兵載神主,戰(zhàn)于花靨鎮(zhèn),仰見云間皆神兵旗幟,大捷。及戰(zhàn)紫金山,復見神像,又捷。三戰(zhàn)遂解合肥之圍,封靈惠助順顯衛(wèi)妃”。
“顯衛(wèi)”指“顯揚衛(wèi)護”?!帮@”指“顯揚”?!稘h書·儒林傳·張山拊》:“臣聞圣王尊師傅,褒賢俊,顯有功,生則致其爵祿,死則異其禮謚?!薄靶l(wèi)”指“防守、衛(wèi)護”。《國語·齊語》:“筑五鹿、中牟、蓋興、牡丘,以衛(wèi)諸夏之地?!彼瓮㈦贩鈰屪妗帮@衛(wèi)”封號,希冀媽祖的英勇事跡能激勵國人守土保家。
【英烈】: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嘉定十年,亢旱,禱之,雨。??芊妇?,禱之,獲,封靈惠助順顯衛(wèi)英烈妃”。
“英烈”指“剛烈、勇猛”。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駕雷公訶雷母?!眿屪嬉蚶鄞螒?zhàn)功,逐漸被宋廷塑造成勇敢剛烈的女性戰(zhàn)神。
【嘉應】: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嘉熙三年,以錢塘潮決堤,至艮山祠,若有限而退,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p>
“嘉應”指“嘉許、應驗”?!凹巍敝浮凹卧S、表彰”?!稌の暮钪罚骸叭甓嘈?,捍我于艱,若汝予嘉”。嘉熙三年,潮水沖垮杭州城的堤壩,危及南宋都城的安全。在媽祖的護佑下,潮水涌至艮山祠便退去,免去更大范圍的禍患。宋廷為表彰媽祖的應驗,故賜號“嘉應”。
【協(xié)正】: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寶祐二年,旱,禱之,雨,封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xié)正妃”。
“協(xié)”解釋為“調(diào)整、調(diào)和”?!稌に吹洹罚骸皡f(xié)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薄皡f(xié)正”指“調(diào)整而使之正確”?!端问贰ぢ蓺v志》:“舜協(xié)時月正日,正為積久不能無差,故協(xié)正之?!眿屪娼涤杲夂?,為農(nóng)事操勞,宋廷賜予媽祖“協(xié)正”封號以嘉其行。
【慈濟】: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寶祐)三年,封靈惠助順嘉應慈濟妃?!?/p>
此次敕封事由不詳,宋廷敕封媽祖“慈濟”可能是表達對媽祖救濟世人行為的感激。此次敕封,宋廷以改封之法代替了過去累封的辦法,將媽祖封號中的“協(xié)正”改為“慈濟”。
【善慶】: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寶祐)四年,封靈惠協(xié)正嘉應慈濟妃。是歲,又以浙江堤成筑,封靈惠協(xié)正嘉應善慶妃”。
“善慶”指“贊美善事”。“慶”指“善事、善行”?!稌涡獭罚骸耙蝗擞袘c,兆民賴之?!眿屪嬗泄τ谡憬5痰慕ㄔ欤猩朴谡憬傩?,宋廷賜予媽祖“善慶”封號以顯示媽祖的仁慈之心。
【顯濟】:元程端學《靈慈廟記》載:“景定三年,禱捕???,得反風,膠舟就擒。封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顯濟”指“顯揚成就”,其中“濟”作“成就、成功”解。晉葛洪《抱樸子·博喻》:“身與名難兩濟,功與神尠并全?!眿屪骐m然戰(zhàn)功顯赫,但宋廷刻意將略帶陽剛色彩的封號“協(xié)正”,改為較為柔性的“顯濟”。
三、結(jié)語
通過對媽祖封號用詞的具體分析,可以看出宋朝統(tǒng)治者采取敕封媽祖的行為十分謹慎,主要依據(jù)兩條原則:一是國家祭祀政策。《宋史》卷一百五《禮志八·諸神祠》載:“自今諸神祠無爵號者賜廟額,已賜額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從其本封。婦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痹谶@一國家祭祀政策的要求下,媽祖的神靈爵位由“順濟夫人”逐步發(fā)展至“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未出現(xiàn)跨越式的發(fā)展。但媽祖神靈爵位在短時期內(nèi)獲得迅速的提升,在兩宋時期的同類神靈中實屬少見。二是媽祖的神靈屬性。宋朝統(tǒng)治者給媽祖選定的封號,都力求符合神靈的屬性。由于媽祖在“救旱”“輯盜”“救疫”等眾多社會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而宋廷在敕封媽祖的過程中不斷調(diào)整媽祖的角色。例如寶祐年間的四次改封,宋廷有意將曾經(jīng)英姿颯爽、勇武剛烈的媽祖,塑造成慈悲為懷、和藹可親的女性神靈。宋廷除去媽祖封號中感情色彩較剛烈的“助順”“顯衛(wèi)”“英烈”等詞語,改用“慈濟”“善慶”等含義柔和的詞語,以彰顯媽祖的神圣和慈祥。
透過兩宋時期媽祖封號的演變歷史,可以看出宋王朝封賜媽祖有著強烈的政治目的,即表明君權凌駕于神權之上。通過壟斷封賜神靈的權利,統(tǒng)治者實現(xiàn)了君權與神權的緊密結(jié)合,達到了對廣大被統(tǒng)治階層人身和思想的雙重控制。
參考文獻:
[1]羅竹風.漢語大詞典[Z].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
[2]石萬壽.臺灣的媽祖信仰[M].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
[3]黃浙蘇.信守與包容——浙東媽祖信俗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4][三國]諸葛亮著,[清]張澍輯,方家常注譯.諸葛亮文集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5][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M].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6][元]王元恭.至正四明續(xù)志[M].煙雨樓校本.
(蔡婷婷 祖俊 "浙江寧波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