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聲學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通過收集鞏義方言的相關聲學資料,分析并確定了鞏義方言單字的五度值,即陰平24、陽平41、上聲44、去聲51。通過與漢語普通話進行對比,找到了鞏義方言單字調在時長上的一些特點。
關鍵詞:鞏義方言 "單字調 "時長 "音高 "五度值
一、引言
鞏義方言屬于北方方言,位于中原官話中的洛嵩片區(qū)。它的聲、韻母系統(tǒng)和普通話很接近。鞏義方言中也有四個調類,即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但是調值卻與普通話有著明顯的差別。本文在大量語音材料和數(shù)據(jù)基礎之上,運用石峰(1991)提出的聲調格局理論,借助實驗手段,來探究鞏義方言單字調的聲調系統(tǒng)。
二、發(fā)音人、錄音環(huán)境和實驗操作方法
(一)發(fā)音人
劉海霞,女,1990年生,鞏義人,大專學歷。平時的語言環(huán)境是鞏義方言。
(二)錄音環(huán)境和設備
為了保證較好的錄音效果,我們選擇晚上12點以后,在安靜的密閉空間內進行錄音。所使用的錄音設備是Cool Edit Pro錄音軟件。采樣率為16000HZ,采樣精度為16位。錄音狀態(tài)為單聲道錄音。
(三)實驗操作方法及前提
本文運用Praat語音分析軟件進行相關的聲學分析,用Praat腳本和Excel軟件提取和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度分析,運用T值法歸一數(shù)據(jù),確定鞏義方言聲調的五度值,從而得出鞏義方言單字調的聲調格局。
在實驗開始之前,我們必須明確一些概念。首先,必須確定聲調的負載段,也就是說確定哪一部分聲調最具有代表性,最穩(wěn)定。我們根據(jù)林茂燦(1965)提出的聲調“彎頭段”“降尾段”“調型段”的概念,確定了“只有切除了彎頭降尾段的調型段才是真正的聲調負載段”①。因此,在切分和提取相關數(shù)據(jù)時,對Praat軟件中每個音節(jié)的聲調曲線作相應的處理,選取主要音段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其次,如何將實驗提取的基頻數(shù)據(jù)轉換成符合人耳聽感的五度值的問題。這里我們采用石峰分析天津話聲調時所采用的T值法。具體公式為“T=5(lgx-lgb)/(lga-lgb)。其中a為調域上限,b為調域下限,x為a和b之間的測量點,所得T值就是x點的五度值參考標度?!雹诰唧w做法為先將基頻值轉換成對數(shù)值,再找出對數(shù)值的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然后把最大對數(shù)值和最小對數(shù)值的差值作為分母,把所測點的對數(shù)值與最小對數(shù)值的差值的五倍作為分子,計算所得結果即為該點的T值。
三、鞏義方言單字調實驗分析過程
(一)實驗材料
本次實驗主要研究的是鞏義方言的聲調,所以在選字方面,要盡量避免由于元音、輔音的發(fā)聲部位和發(fā)聲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對聲調的干擾。因此,對單字的選擇,按照聲韻拼合規(guī)律,我們選取了52個聲韻較為簡單的成詞語素。聲母選取塞音聲母[p]、[b]、[t]、[d],元音選取[i]、[a]、[u]三個舌位高低前后、唇形圓展不同的單元音和一個雙元音[ao]。
表1:單字調實驗用字表
音節(jié)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音節(jié)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bi 逼 鼻 比 幣 da 答 達 打 大
ba 巴 拔 把 爸 du 都 讀 賭 度
bao 包 薄 飽 報 dao 刀 捯 島 到
pi 批 皮 匹 僻 ti 踢 提 體 替
pu 鋪 葡 譜 瀑 tu 突 圖 土 兔
pao 拋 刨 跑 泡 tao 濤 逃 討 套
di 滴 敵 抵 弟
(二)音高研究
1.數(shù)據(jù)的提取和分析
我們運用Praat軟件,提取了每一類調型中每個方言單音字的基頻值。具體方法是:按照等距原則,選取五個點,讀出它們的基頻值和時長。每個調值總計65個基頻值,四類調值共有260個基頻值。其中,音高取值范圍采用了默認數(shù)值,即音高變化范圍從75HZ~150HZ。每類調值各有13個樣本。然后,使用Excel軟件計算出每類調值中每個基點的平均值。最后,根據(jù)四類聲調的五個點的平均值,運用Excel列出了鞏義方言的可視音高曲線圖。如下表所示:
表2:
四聲的基頻均值
基點1 基點2 基點3 基點4 基點5 樣本個數(shù)n
去聲 285 265 232 207 191 13
陰平 221 213 217 228 242 13
陽平 267 268 248 218 196 13
上聲 277 260 261 262 264 13
表3
均值 中值 極大值 極小值
去聲 236 232 285 191
陰平 224 221 242 213
陽平 239 248 268 196
上聲 264 262 277 260
表4:四聲的音高曲線圖
表4標注中,系列2為陰平,系列3為陽平、系列4為上聲,系列1為去聲。橫軸表示五個基點,縱軸表示每一基點的音高值,單位是HZ。
從上表可以看出:被試者發(fā)音的調域范圍大致是191HZ~285HZ。這里所說的調域主要是調系調域。調系調域指的是整個調系中最低音到最高音的基頻變化范圍。最低音就是調域下限,最高音就是調域上限。本次實驗的發(fā)音人為女生,所以基頻值相對較高。陰平的調域跨度為29HZ,陽平的調域跨度為72HZ,上聲的調域跨度為17HZ,去聲的調域跨度為94HZ。其中,去聲和陽平的調域跨度最大,上聲的調域跨度最小。
四類單音節(jié)聲調F0(基頻)曲線的表現(xiàn)情況具體如下:陰平調的F0曲線是一條總體上聲的曲線,位于調域的中下部,在第二基點處達到最低值213HZ,然后慢慢上升,在第五個基點處達到最高值242HZ。陽平調整體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在第二個基點處達到最高值268HZ,一直下降到196HZ。與去聲相比,陽平的下降幅度沒有去聲大,而且比較平緩。上聲的F0曲線位于整個調域的中上部,起伏不大,趨于平直,第一個基點位置較高,達到了277HZ,從第二個基點起,變得平直,后四個基點之間相差3HZ左右,接近于等值。去聲調的F0曲線跨度最大,覆蓋了整個調域,從最高點191HZ直降到最低點285HZ。從高音點的起始位置上看,去聲屬于高降調,陽平屬于中降調。
2.單字調基頻歸一化
所謂歸一化,就是要尋找出表示四音高曲線圖背后更具代表性的五度值。因為以上所得的基頻數(shù)據(jù)可能受到諸如發(fā)音人、發(fā)音狀態(tài)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有必要對聲學數(shù)據(jù)進行進一步的標準化處理,找出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共性信息。
本次研究,我們采用石峰分析天津話聲調時所采用的T值法。具體公式為T=5*(lgx-lgb)/(lga-lgb)。據(jù)此計算出表2中各個調值每一基點的對數(shù)值和T值,見表5。
表5:
四聲基頻的對數(shù)值和T值
基點1 基點2 基點3 基點4 基點5
去聲對數(shù)值 2.4548 2.4232 2.3654 2.3159 2.2810
T值 5 4.09 2.43 1 0.009
陰平對數(shù)值 2.3443 2.3283 2.3364 2.3579 2.3838
T值 1.82 1.36 1.59 2.21 2.95
陽平對數(shù)值 2.4265 2.4281 2.3944 2.3384 2.2922
T值 4.18 4.23 3.26 1.65 0.32
上聲對數(shù)值 2.4424 2.4149 2.4166 2.4183 2.4216
T值 4.64 3.85 3.9 3.94 4.04
然后,用Excel繪圖工具,畫出了鞏義方言單字調四個調值的音高T值圖,如圖6所示:
圖2:鞏義方言單字調音高T值圖
(注:系列1為去聲,系列2為陰平,系列3為陽平,系列4為上聲)
本次實驗,我們把五度值中的五個調級改為五個區(qū)間段,它們與T值之間的對應關系見表7。
表5:
T值與五個區(qū)間段之間的關系
T值 0.00≤T≤1.00 1.00﹤T≤2.00 2.00﹤T≤3.00 3.00﹤T≤4.00 4.00
五個區(qū)間段 區(qū)間1 區(qū)間2 區(qū)間3 區(qū)間4 區(qū)間5
根據(jù)表5和圖2,我們采用五度調值來描寫鞏義方言單字調的調型模式。在確定四聲的五度值的過程中,我們分別選取了每個聲調的起點、折點和終點位置的T值,然后參照表5定出五度值。此外,考慮到聲調的整體特征,我們有選擇地對每個聲調鄰近的基點進行了歸并和刪除。歸并的原則是,兩個或三個基點的T值相差范圍在1以內。刪除的原因是在聲調的起始位置上,出現(xiàn)了不具代表性的變化特征,主要集中在第一基點和第二基點之間。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出每個聲調的特性,我們適當?shù)貙ζ浼右蕴幚?。具體分析過程如下:
(1)陰平調值
陰平調整體呈上揚趨勢。其中,起點(1.82)接近于2度。折點,也就是低音點(1.36)位于1度和2度之間。起點到折點的跨度只有0.46,因此,可以歸為同一度,記作2度。高音點(2.95)接近于3度,根據(jù)聽感,我們將之記作4度。因此,對整個調值加以整合之后,得到了鞏義方言陰平的調值為24。
(2)陽平調值
在鞏義方言里,陽平調呈下降趨勢,為中降調。其起點(4.18)接近于4度,根據(jù)聽感,我們記作4度。其終點(0.32)位于0度和1度之間,記作1度。因此,陽平調值為41。
(3)上聲調值
在鞏義方言里,上聲調是一個中高平調。其起點(4.64)位置調值最高,位于4度和5度之間。折點(4.23)也位于4度和5度之間,二者僅相差0.41。但是,前兩個基點只占到了整個跨度的五分之一,考慮到聲調的整體特性,我們去除了前兩個基點的T值。第三個基點T值為3.26,位于2度和3度之間,而且后三個基點之間T值相差在0.05之內,幾乎可以看作同一調值,我們根據(jù)聽感記作4度。因此,上聲的調值為44。
(4)去聲調值
與漢語普通話一樣,去聲在鞏義方言里也是一個高降調。前兩個基點的T值接近于5度,我們記作5。最低音(0.009)位于0度和1度之間,記作1度。因此,去聲的調值為51。
進而,我們列出了鞏義方言的四聲五度調值,見表8。
表6:鞏義方言單字調五度值和普通話五度值對比表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鞏義方言 24 41 44 51
普通話 55 35 214 51
從上表可以看出:鞏義方言單字調的五度值與普通話相比,去聲調值完全一致,而陰平、陽平和上聲的調值差別很大。其中,陰平有上揚趨勢,上聲趨于平滑,而陽平則由中升調變成了中降調。
(三)鞏義方言單字調時長模式探析
1.單字調時長均值
音長是聲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聲學特征。在鞏義方言里,時長表現(xiàn)出一些不同于普通話的特征。我們分別提取了鞏義方言和普通話四聲中的52個單字的時長,并計算出了四類聲調的時長均值。見表9。
表7:
鞏義方言單字調四聲時長
均值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鞏義方言 0.3338 0.2647 0.4307 0.3383
普通話 0.4126 0.3247 0.51342 0.3396
從表9可以看出,鞏義方言單字調時長模式為:上聲gt;去聲gt;陰平gt;陽平。而普通話四聲的時長模式為:上聲gt;陰平gt;去聲gt;陽平。與鞏義方言相比,普通話四聲的調長都要比方言長一些,具體來說,上聲的時長都是最長的,陽聲的時長都為最短。區(qū)別在于在鞏義方言里,陰平的時長比去聲的時長短,在普通話里陰平的時長卻比去聲要長。
四、結語
我們運用聲學實驗的方法和手段,通過列字表、提取數(shù)據(jù)、比較分析數(shù)據(jù)等環(huán)節(jié),最終確定了鞏義方言中單字調四聲的五度調值。經(jīng)對比還發(fā)現(xiàn):普通話四聲的調長都要比方言長一些。由此可見鞏義方言在漢語語音方面的獨特之處。
注釋:
①林茂燦.音高顯示器與普通話聲調音高特性[J].聲學學報,1995,(1):8.
②石峰.天津方言雙字組聲調分析[J].語言研究,1986,(1):78.
參考文獻:
[1]朱曉農(nóng).上海方言聲調實驗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
[2]林燾,王理嘉.語音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尹梅.青島方言聲調實驗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4]馮青青.哈爾濱方言聲調格局的實驗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8,(5).
[5]陳彧.河南博愛方言的單字音聲調格局[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6).
(劉俊霞 "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漢語國際教育學院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