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言學領域性別差異研究早已存在,隨著女權運動及社會語言學的興起,引起學者廣泛關注并取得很大成就。話語性別差異反應在多方面,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從語音語調(diào),用詞,句式和溝通策略方面介紹性別差異在英語會話中的體現(xiàn),并從文化,社會,心理角度簡析其原因。
關鍵詞:性別差異;文化;交際;原因
[中圖分類號]:H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9--02
長期以來英語交際中性別差異已引起廣泛關注。本文擬簡要介紹英語會話中的性別差異并嘗試分析其原因。
因為世界主流文化還是男性文化,人們?nèi)粘UZ言明顯也是男性用語,因此語言性別差異研究很大部分會落到對女性用語特點的分析上。
語言性別差異的不同體現(xiàn)
語言是由多種因素構成,如音標,單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差異會在這些層次均有體現(xiàn),包括:語音語調(diào)差異,措詞差異,句式差異及溝通策略差異等。
一、語音語調(diào)差異
所有語言都有一個主要成分就是語音系統(tǒng),幾乎所有語言中男女發(fā)音都有區(qū)別。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用語更趨于標準。60年代中期,美國科學家拉博夫在紐約進行了一項關于性別差異與語音變體關系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論階級,女人發(fā)音比男人更準確,而且隨著女人的教育水平、社會地位的提高,她們的發(fā)音就越準確。
至于語調(diào),男女也有差異。女人善于運用各種語調(diào)模式表達感情。在表達觀點時女人多句尾用升調(diào),給人一種溫和愉悅之感,也可理解成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男人不同,即使同句話也會用全然不同的語調(diào),讓人覺得直接。女人感性,樂于表達自己的情感,語調(diào)是她們表達感情的好工具,而男人在情感方面較內(nèi)向,很少對別人顯示情緒。此外在回答異性提問時,女人也常在陳述句句尾用升調(diào)。
例如:
丈夫:晚飯什么時候開始?(When will dinner be ready?)
妻子:六點左右? (Around six o’clock?)
妻子顯然知道開飯時間,但用升調(diào)回答,像是在征求丈夫的意見。
措詞差異
關于措詞,男性和女性有各自不同偏好。女人的喜好更明顯,英語里有些特別的女性用詞,男人不會用。
首先,女人喜歡色彩詞。女人對色彩很敏感,也善于描述不同的顏色。她們愛用特別奇特的顏色用語,喜歡用諸如,天藍色(azure),米色(beige),薰衣草(lavender)之類的法國詞匯。而除了工作于色彩相關例如畫家,男人不會用這些詞。
第二點則是在形容詞運用方面女性用詞更夸張。例如,當表揚別人的時候,男人會用好(good),很(very);而女性用詞夸張的多,例如,可愛的(adorable),迷人的(charming),乖乖的(cute),優(yōu)雅的(gorgeous),這些用詞很好的流露出了女性特有的細膩感情。
第三,她們還喜歡用像如此的(so),很(terrible),可怕的(awful)等這類副詞來強調(diào)表述。女性會說“這粥可真好喝呀(the soup is so delicious)”這個“可(so)”并沒有實際含義,只是為了加強語氣。對男性來說這類增強語氣的詞無疑會被省略掉。
第四,女人還很喜歡用昵稱,普通名詞加后綴,她們喜歡叫狗(dog)為狗狗(doggie)、鳥(bird)為小鳥兒(birdie),這類詞幾乎不會出現(xiàn)在男性用語里,也被認為是女性用來表現(xiàn)可愛伶俐的特權。
除此之外,禁忌和俚語等這類也被認為是男性用詞,女性取而代之的是委婉語。
二、句型差異
語言學家發(fā)現(xiàn)以下一些句型是女性較為常用的。
首要是反義疑問句。例如:約翰是個好孩子,不是么?(John is a good boy,isn’t he?)
很明顯,女性用這種更為禮貌的方式談話能讓自己和聽眾都參與到這會話中來。她們還傾于用“我們”“你”來開始一段談話,以此使聽眾和說話者都能成為談話中心。
在會話中女人也用命令句,只不過大部分是嵌入式命令句。一般形式的命令句多用來發(fā)號施令,這對女性來說太直接。男性會很直接地說“開門!(Open the door?。保瑯忧樾蜗屡藙t會說“請幫我開下門,(Please open the door)”或“幫我開下門可以嗎?(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door?)”
與男性相比,女性還更喜歡頻繁使用調(diào)節(jié)語。調(diào)節(jié)語在某種程度上包括諸如模糊短語我認為(I think),我猜(I suppose),我害怕(I’m afraid)。和猶豫填充語你知道的(You know),讓我想想(Let me think)。當男人很直接地說,我必須走了(I have to go)女人會說,時間到了,恐怕我得走了。(I’m afraid that it is time for me to go.)這樣的表達式顯示了女性的猶豫和試探性。
三、話題選擇差異
女人交談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獲取信息而是為了維護鞏固和聽者的關系,她們和朋友們談論最多的是一些私事或是抒發(fā)情緒。她們談論家庭,八卦,抱怨吐槽,只是為了釋放情緒而并不期望得到一個解決方案。
在話題選擇上男人較客觀,期望從談話中獲得信息且慣于就會話中的問題提觀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往往是國內(nèi)外政事、商務、科技等。當一堆男人聚在一起閑聊時他們會就最新的時政熱點各抒己見。他們很實際,當他們聽到對方在抱怨,會主動提供一個自認為的解決方案。
調(diào)查顯示,在男女對話中,女性提出的話題一般不太重要,很容易被忽略,因此談話很容易被男性控制。
四、維系發(fā)展會話方法的差異
男人和女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來維系保證對話的發(fā)展。
在談話中女人多數(shù)是傾聽者,很少會打斷說話者,她們會用些表情手勢等來回應對方。她們會不斷說是(yes),是的(yeah),挺好(well)或點頭來鼓勵對方說下去。女性回應的詞大多很簡短,且能明顯表現(xiàn)出她們聽得很認真。另外,她們常在對方說完整句或整段話之后再回應,這樣可以避免打斷對方,還可以促使談話繼續(xù)。當女性不得不打斷談話時,她們會特意表達下歉意。當她們打算表達不同想法時,多用一種禮貌的方式,這樣會更易于采納。而男性都渴望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他們傾向于打斷談話,雖然他們很討厭自己的談話被打斷,但卻經(jīng)常這么做,并且很少會為自己的直接又粗魯?shù)卮驍喽狼浮?/p>
一般來說,男人是談話的操縱者,他們決定話題,盡管談話是有女性發(fā)起。男人即使在談話中也流露出他們的競爭性,總試圖控制談話,不愿意給對方說話的機會,女人則相反,她們更隨和,會重復對方的言語,并盡量使自己的言語能和對方的一致。她們更關心談話的順暢、連貫,她們還會通過提問等手段以鼓勵對方參與討論從而促使聽說角色的轉換。
1、性別差異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差異呢?本章從文化、社會、心理角度簡要探討。
2、社會因素
很多學者主要是從男女不同的社會角色來分析原因。“男主外,女主內(nèi)”這種傳統(tǒng)觀點還在。長久以來,男人被認為是處于主權、掌控的地位;女人則是從屬地位。男人代表著權力、地位,因為主要是他們掙錢養(yǎng)家,經(jīng)濟不獨立決定了女人得依附男人,這種自卑也反映在了會話上。
3、文化因素
一個文化通常包括很多子文化,男人和女人有著不同的子文化,例如,家庭文化。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培養(yǎng)起關鍵作用,即使來自同一個家庭,男孩和女孩的言語表現(xiàn)也不一樣,他們有各自的用語,父母對他們的期望也不同,并用不同的方式與其交流。在性別意識逐漸形成中,他們收獲不同的文化。孩子在不同的子文化熏陶下會有不同的言行舉止,并最終影射在他們的語言交際上。
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文化傳統(tǒng)。很久以來都存在著一種傳統(tǒng)標準,就是女孩兒要更注意自己的言行,必須用語標準且禮貌,舉止規(guī)范,否則就被認為不夠優(yōu)雅。即使他們在同一個社會環(huán)境下成長,也會被不同的標準來評判。男孩兒被期望成為獨立的、激進的、冒險的男子漢,而女孩兒被教導要做一個溫柔賢惠善解人意的女人。這種對男女期望迥異的傳統(tǒng)觀念會給他們壓力去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與之迎合。
總之,性別差異與這些因素包括社會、文化、心理等息息相關,是各種原因共同形成的一種現(xiàn)象。
性別差異在會話中的體現(xiàn)仍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課題,并對于所有語言來說都很有潛力。盡管本文只是淺析了小部分,還是希望它對于對性別差異感興趣的讀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