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數(shù)過,自己每天做最多的動作是什么?除了呼吸和眨眼。
躺?你應該是個幸福的人;吃?請告訴我你的體重;走?你的身體一定很好;坐?看來你和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一樣。對人類來說,坐是個再基本不過的動作,從出生幾個月就開始了,一直伴隨我們到生命的終點。
然而,我們?yōu)槭裁匆肯M檬裁醋藨B(tài)坐?坐在什么東西上?這些問題卻不常有人提出。
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為坐而設計”展覽,自2002年10月誕生以來,一直在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對策展人江黎來講,她不僅僅希望看到椅子,而是擺脫原本的固有概念,從“坐”這個動詞出發(fā),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再用設計去解決它。
這一屆的主題是“坐與長者”。“在逐漸步入老齡化的社會中,獨生子女們習慣了單向接受長輩們的關懷,往往會無視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對他們的愛。通過這個主題,我們希望加深對長者生活的環(huán)顧,同時珍視長者們的造物智慧,重建愛老尊長的傳統(tǒng)?!币虼耍覀兛吹搅嘶貞浉L輩共處時光的《父親的后座》《肩椅》,也看到了以老物品為靈感的《千層底》《蒲扇搖椅》《清晨之光》,還有為長輩提供生活便利的《搓衣凳》《廚房椅》《行走的馬扎》等。
椅子之于設計師,大概就如蛋炒飯之于大廚,既可以信手拈來,又是功力加技巧的集大成者。相信我們都坐過舒服和別扭的椅子,就像吃過美味或糟糕的蛋炒飯一樣。用不同的材質(zhì)、結構、高度、質(zhì)感,最終能營造出千變?nèi)f化的坐姿來。
然而,一個如此普通的動作,有那么多問題,需要如此挖空心思來解決嗎?這不禁讓人疑惑起設計的本質(zhì)。在展覽開幕的論壇上,設計師馮峰說自己看過一句話:“設計是探討生活的一個方式,象征完美生活的烏托邦的方式?!币簿褪钦f,生活永遠是不完美的,設計則可能成為修復它的魔棒。
有趣的是,有些設計師卻開始懷疑設計的意義。曾靠一把紙椅獲得德國紅點獎的張雷,坦言最近幾個月已經(jīng)沒心思做設計了,因為他在余杭的家門口可能要建起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燒廠?!澳阕蛲砣拥乃芰掀?,今天就被燒成二噁英吸回自己體內(nèi)了。中國需要設計師嗎?生存已經(jīng)到了這種地步,設計是不是純粹的精神食糧?”
張雷困擾的是,有時生活中出現(xiàn)的完全是過度設計?!昂贾菀荒晖兑粋€億給市民發(fā)垃圾分類袋,結果老太太們看袋子質(zhì)量好,全拿去裝被子裝衣服,裝垃圾的還是隨手找的塑料袋,這不是過度設計是什么?”
也許就如前面所說,設計只是探討生活的一個方式,它未必解決得了問題,但至少可以引發(fā)思考。就如這次展出的近百把椅子,當我們跟它們親密接觸,朝夕相處時,也許能從中琢磨出設計師希望傳達的生活理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