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
【摘 要】閱讀課是目前大多數(shù)院校設置的主要課程,通過閱讀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同時有助于促進聽、說、寫、譯能力的發(fā)展。本文針對目前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對閱讀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院校;閱讀課堂教學;英語教學
閱讀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閱讀可以開闊眼界,掌握新知;可以培養(yǎng)思維,強化邏輯。閱讀也是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手段,在英語學習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將直接影響英語水平的高低。因此,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一、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重要部分
英語課程一般是用以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能力,但是目前,由于受到課時限制等因素,不少院校向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開設“綜合英語課程”,所謂綜合英語課程,即將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培訓放在一個課程上進行。也有部分院校分為聽說課和讀寫譯兩類課程。不論是“綜合英語課程”還是讀寫譯課程,上課的模式都是以一篇閱讀材料為主要內容,輔以聽、說、寫、譯等練習,因此,閱讀教學是目前英語教學中的核心部分。
二、目前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當我們提到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時,大部分人的頭腦中就會展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教師站在講臺前揮汗如雨的講解詞匯,句子和文章,學生坐在下面要么奮筆疾書,要么昏昏欲睡。從這樣的畫面中,不難看出閱讀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F(xiàn)代教育理論中強調要調整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被動關系,但是真正能夠達到這種效果的卻寥寥無幾。多數(shù)教師依然采取主導教學方式,課堂上,講解字詞,疑難句型,然后分析文章結構、內容;有些教師為了體現(xiàn)互動教學,設定幾個簡單問題讓學生回答;有些教師為了體現(xiàn)多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眼球,使用多媒體大篇幅的講解背景知識,最后將閱讀課變成人文課,歷史課,社科課或是影視欣賞課。而學生盲目的跟從教師的講解,主要以記錄為課堂的主要活動,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的熱情度也不高。
三、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
1、學生語言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語言基礎不高,語法知識不牢固,詞匯量較少,對于教師設計的活動配合度不高,對于比較難得題目,無法用英語進行表達,因此也就出現(xiàn)了教師一提問,全班低下頭的局面,久而久之,教師為了能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來,題目就設計的越來越簡單,最后,教學目的無法達到,教學效果沒有體現(xiàn)出來。
2、英語這門課程與其他科目相對來說略有不同,考試的內容與平時學習內容存在差距,不少學生學習這門課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期末考試不掛科,而由于平時學的內容在最后期末考試中體現(xiàn)的較少,因此,也就導致部分學生存在這樣的心理:平時學不學不重要,期末考試過了就行了。由于課時有限,教師為了完成固定的教學任務,所以相對速度較快,而學生課前不預習,課上又跟不上,教師的引導作用就徹底體現(xiàn)不出來了。
3、很多學生養(yǎng)成的不良閱讀習慣也是一方面原因。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通常是第一遍閱讀掃生單詞,第二遍才看句子、理解文章,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閱讀時間,而且過多的重視生單詞,不僅降低了閱讀的興趣,而且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很多學生眼睛看的同時,大腦不進行分析,僅僅是看單詞,句子本身,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所以,這種眼睛與大腦不同步的結果造成學生讀一兩遍課文,依然對文章一知半解,極大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4、閱讀理解能力分為閱讀和理解兩個部分,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jù)眼睛看到的內容,結合已掌握的知識,進行理解分析處理。而學生由于對于背景知識的匱乏,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等知識,對時事政治也不關心,因此不能很好的理解所看到的內容。
5、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中,閱讀課堂一定要有詞匯的講解,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就是因為詞匯不足引起閱讀困難的,所以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在講解詞匯和語法,將閱讀能力的提高單純的依靠詞匯量的增長,而忽視了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
6、學校教學體制日益完善,對于課堂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教師不僅要教授知識,還要注意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手段,教學評估。在這些條條框框的束縛下,教師的自主性降低了,擴展多了占用課時,完成不了教學進度,內容豐富點,完成不了固定的教學任務,根據(jù)學生興趣安排,又不能不在意教學評估的結果,最后只能拘泥于教材,更別提改革和創(chuàng)新。
四、對英語課堂教學發(fā)展的建議
1、從院校角度上來說,應該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性。雖然出于教學管理的角度而言,不可以放棄一些制度和標準,否則就無法衡量教學的價值和效果,但是應在適當范圍內給予教師應有的選擇權。教師可以根據(jù)主題或是時事適當?shù)倪x擇材料,而不是必須選擇教材上的文章;可以根據(jù)學生興趣或是臨時情況適當穿插內容,而并不一定按照最初設定的教學進度進行;依托教材,但不應該拘泥于教材。
2、教師應該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質,不應僅僅關注教材,應多方面吸取知識。豐富自身的同時,也是豐富教學內容,只有豐富的教學內容才能吸引學生,才能更有效的進行課堂閱讀訓練。教師根據(jù)時間特點、學生實際情況自主設定閱讀材料,這樣的材料更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易于訓練學生將詞匯融入到閱讀中進行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注重文章連貫性、邏輯性的講解,可以通過圖式結構講解課文,經常進行這種圖式訓練,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會在大腦中形成具有一定邏輯性的腦圖,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教師時刻謹記,引導作用要重于講授作用。
3、教學評估方式應根據(jù)英語教學的特點有所改變,不應與其他科目一樣一刀切。英語不同于其他科目,它的好壞高低并不單純體現(xiàn)在紙面上,聽、說、讀、寫、譯五方面的能力綜合起來才能體現(xiàn)出英語水平的程度,因此,教學評估也不應該集中在期末考試這一種方式上。評估的手段在平時日常教學中應該有所體現(xiàn),可以安排一定的課后閱讀材料,通過提交讀書報告來檢驗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既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能力;可以安排一些主題,學生以小組形式或是個人形式進行presentation的訓練,將閱讀和口語融為一體進行訓練,當然,傳統(tǒng)的紙質考試也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通過這種平時加期末的評估方式,也能從側面刺激學生積極的進行自主學習。
4、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課堂教學僅僅是輔助和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一個學習方向和方法,更多的還要依靠學生自身努力。語言學習是個長期過程,需要學生堅持不懈的努力,扎扎實實的學好基礎知識,掌握語言技能。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大量閱讀材料,積累詞匯,提高閱讀速度,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閱讀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通過閱讀我們能夠了解不同語言體系下的人的思維,了解他們的政治、歷史、經濟、文化、科技等,能夠豐富我們的思想。魯巴金說過“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同時,閱讀能力的訓練有助于聽、說、寫、譯等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院校對于英語學科的發(fā)展,既要注重統(tǒng)一性,也應注意其特殊性,給予一定的自由發(fā)展空間。教師和學生都應重視閱讀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課堂的指導作用,積極的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