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旻
[摘 要] 當前,地方債務已經成為財政體系中較為重要的問題之一,也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在我國,地方債務是受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過程較為復雜,地方債務風險誘因也同樣較為復雜。因而對地方債務加強管理,正確認識地方債務風險的影響和誘因是極為重要的。本文從了解地方債務的現(xiàn)狀出發(fā),深刻分析地方債務風險誘因,并提出控制對策。
[關鍵詞] 地方債務;風險;誘因;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52
[中圖分類號] F8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7- 0085- 02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財政收入不斷增加,但是,地方債務的逐漸增多也成為財政體系中的重要問題,嚴重阻礙著社會發(fā)展,并且會造成非常大的債務風險。地方債務已經成為支持當?shù)卣苿咏洕l(fā)展的財政基礎,其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形成過程比較復雜,因而地方債務風險誘因也較為復雜。我國地方債務越來越多,潛在的債務風險開始暴露。因而加強地方債務管理,正確認識地方債務風險的影響和誘因是極為重要的。本文通過對我國地方債務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找到地方債務風險誘因,以期能夠進一步控制地方債務風險,提出能夠加強地方債務管理的控制策略,最終化解債務風險。
2 地方債務的現(xiàn)狀分析
地方債務主要有顯性和隱性之分。
顯性的地方債務主要指外國政府的貸款、國債轉貸等,除了明確的負債外,常表現(xiàn)為未支付的應付金額;而隱性的地方債務則指地方政府擔保的債務,地方金融機構的壞賬等地方政府應當承擔的資金損失。目前地方債務并沒有形成較為有效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已成為債務風險的主要出險區(qū)。
地方債務風險已經成為我國財政的主要風險之一,因而地方債務也日益受到關注。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地方政府是不能自行貸款的,也不能發(fā)行地方債券。但是隨著我國地方財政收入逐漸下降,地方政府急需資金進行市政建設,不可削減的支出不斷上升,因而地方政府債務的規(guī)模和方式也不斷增加。據(jù)調查,大多數(shù)城市政府都有貸款。由于地方政府大規(guī)模借債的行為直接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地方政府對于此問題大多秘而不宣,遮遮掩掩。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導致政府所披露的信息不真實可信,不能正確反映地方債務的真正情況,因而也就無法正確評估其風險狀況。我國地方債務至少在萬億元以上,其中基層政府借債在千億元左右。雖然國家做了許多努力來減少地方債務,但是因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效果并不顯著,債務規(guī)模仍舊逐步增加。
3 地方債務風險誘因
3.1 財政體系存在風險漏洞
我國現(xiàn)行的財政管理體系仍然存在著許多漏洞?,F(xiàn)行的財政制度導致財力逐漸向中央集中,而具體的事權卻逐年向基層釋放,國家逐步將地方稅權等權利下放給基層以實現(xiàn)某些優(yōu)惠政策。比如,經濟適用房等優(yōu)惠政策都涉及以稅收為主的地方財政,這樣就造成了現(xiàn)行財政體系中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極度不匹配。當前,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收入比例大致為11∶9,而支出比例卻為3∶7。而上級對下級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卻不健全,撥款金額往往難以滿足地方日常開支的需要,導致地方政府必須靠借債才能緩解自身的財政壓力。
3.2 債務管理方法不科學
因為地方政府對債務問題不夠重視并且缺乏充分的認識,這就導致地方債務問題日漸嚴重,沒有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且,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債務管理披露制度和相應的信用評價機制,地方政府隨意借債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雖然我國地方政府通過中央擔保所取得的貸款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管理,但是大筆資金需要流向各個部門,而每個部門的管理方式和權限不同,這樣就無法規(guī)范管理,極大地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加上我國地方政府不能自行發(fā)行地方政府債券,其融資渠道較少,地方政府為了能夠應付正常的開支就以各種隱蔽方式進行借款,極大增加了債務風險和控制風險的難度。
3.3 行政管理方式落后
雖然我國已經開始了政府部門的行政事業(yè)改革,但是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行政效率低依舊是一大問題。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大,支出較多,管理效率不高,對于支出事項并未形成嚴格的審批制度,使得地方政府不能謹慎分析成本、效益等問題,導致風險叢生。地方政府盲目借款進行投資,而投資項目卻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導致難以及時歸還本息,極大地增加了地方債務風險。
4 地方債務風險控制策略
4.1 建立合理的制度
首先,我國應當盡快完善財政制度,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按照一致性原則進行合理劃分,并且建立合理且科學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這是控制地方債務風險的根本方式。其次,應當建立融資管理平臺。通過該融資平臺,對地方政府所獲得的各項資金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爭取能夠實行嚴格的資金后續(xù)監(jiān)控制度。同時,政府應當盡快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修訂,對政府債務實行公開管理,接受人民監(jiān)督。最后,國家應當進一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規(guī)范政府的經濟行為,搞清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各級政府應當審時度勢,進一步調整財政布局,盡可能減少地方債務風險。
4.2 完善各級管理制度
首先,完善政府管理制度。應當建立科學的治理結構,健全的人員考核機制與評價體系,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提升公民的信任度,是完善政府管理制度的基礎。同時,還應當加快行政事業(yè)單位改革,降低地方財政壓力。其次,加快地方政府債務透明化進程。債務透明化能夠幫助地方政府最大程度地避免風險產生和加大。最后,建立嚴格的償債機制。通過選擇債務責任人的方式,對項目資金使用進行嚴格把關和審查。同時拓寬地方政府融資渠道,大力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這也是確保財政安全的根本途徑。地方政府還應該提取一定比例的還款準備金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