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 影響力可分為權力影響力和非權力影響力。在權力影響力的作用下,被影響者的心理和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被動、消極,缺乏自覺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非權力影響力與管理者的權利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其所產生的效果和發(fā)揮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是權力影響力所遠不能及的。作為一名管理者,要在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擁有較高威信,就必須注重提高自身的非權力影響力。
[關鍵詞] 影響力;權力;管理者
[中圖分類號] G933;F272.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4)19- 0069- 02
1 非權力影響力
管理學中的影響力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接觸時,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影響力可分為權力影響力和非權力影響力。
非權力影響力的因素是由管理者自身素質構成的,其影響力比以權力實施領導所產生的效果和所發(fā)揮的作用更重要、更根本、更持久,在某種程度上是權力影響力所遠不能及的。作為一名管理者,要在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擁有較高的威信,非權力影響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非權力影響力又稱自然性影響力,是以品格、知識、能力、感情、信仰等為基礎,以綜合素質和自身行為所形成或帶來的吸引力及感召力量。非權力影響力既沒有正式的規(guī)范,也沒有上級授予形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然性。從表面上看,這種影響力沒有合法權力那種明顯的約束力,但實際上不僅確定具有權力的性質,而且常常能發(fā)揮權力影響力所不能發(fā)揮的約束作用。
2 構成非權力影響力的主要因素
(1)品格因素。是指反映在管理者一切言行之中的品德、人格、作風等?!吧斫虅儆谘越獭钡牡览砭驮谟诖?。
(2)才能因素。是指管理者的智力和技能水平。一個有才能的管理者,不僅能給自己的事業(yè)帶來成功,而且能給工作群體帶來成功的希望,使下屬產生安全感、敬佩感等,敬佩感就像一塊心理磁石,會吸引人們自覺地去接受影響。
(3)知識因素。管理者如果具有廣博且結構合理的知識,就容易取得下屬的信任,使人們對其產生信任感,從而對下屬產生更大的影響。
(4)感情因素。如果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關系密切,即管理者與下屬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感情關系,便會使下屬對管理者產生親近感。親近感越強,相互的吸引力就越大,彼此的影響力就越大。
管理學的原理告訴我們:管理者在恰當?shù)剡\用權力影響力的同時,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非權力影響力,從而達到最好的管理效能。
3 提高非權力影響力的主要方法
3.1 以堅定的政治信念引導人
管理者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正確行使組織賦予自己的職權,從而給廣大群眾以莫大的鞭策。
管理者應具有強烈的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意識,給人以進取感。身為管理者不僅是要求下屬而更重要的是自身對待任何工作都要高標準和高質量,通過自身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和行動去帶動群眾。這樣,廣大群眾才會全身心地與領導干部一道去爭第一、創(chuàng)佳績。
管理者應善于解惑明理,伸張正義,給人以信服感。在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面前,管理者必須首先做到思想敏銳,頭腦清醒,界線分明。
3.2 以良好的人格形象感召人
每位管理者都是組織形象的具體體現(xiàn)者,其言行直接影響著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因此,必須時時處處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一是要樹立模范帶頭的形象。這種影響力就是我們常說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的作用效果所在。
二是要樹立清正廉潔的形象?!罢讼日?,正下先正上”。身為管理者要做到一身正氣,公道正派。
三是要樹立和藹可親的形象。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能否產生最佳的領導效應,彼此情感因素占有相當大的分量。所以,管理者能夠以慈母心、兄弟情去關心愛護群眾就顯得非常必要。
四是要樹立豁達大度的形象?;磉_大度是做人的美德和立身行事之術,我們經??吹揭恍┯小把帕俊钡墓芾碚呱砩贤N含著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3.3 以全面的自身素質吸引人
高素質的管理者起碼應具備5種能力:
一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對管理者素質的一個基本要求。只有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群眾的思想脈搏,才能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
二是決策“拍板”的能力?!芭陌濉笔枪芾碚叩摹凹页1泔垺保鯓印芭陌濉?,能否及時果斷正確地“拍板”,則不是每個管理者都能做好的。提高領導決策水平和“拍板”藝術至關緊要,不容忽視。
三是組織活動能力。每一項活動開展的效果,都是反映管理者組織能力的一面鏡子。管理者的組織能力,不僅影響群眾的積極性,還決定著一個單位有無生機和活力。管理者應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積極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組織能力。
四是語言表達能力。善于演講是稱職管理者的重要素質之一。它作為一種領導藝術正在被人們承認和重視。只有樹立機智、幽默的形象,通過富有哲理和能打動人心的語言,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而達到由情入理、情理交融和情通理達。
五是運用知識的能力。知識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作為管理者只有刻苦學習,廣泛涉獵并善于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增強自身的領導素質,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
3.4 以純正的戰(zhàn)友情感凝聚人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是人際關系的穩(wěn)定性、親密度的調節(jié)器,在人的活動中起著樞紐作用。如果人與人之間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出現(xiàn)情緒融洽、行為契合的局面,就能夠有效地調節(jié)、改善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踐之分,沒有以上欺下、恃強凌弱的權力,只有相互友愛的義務。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職位的高低、資歷的長短、年齡的大小、能力的強弱,決不代表人格的尊卑。倘若因此而不尊重自己的部屬,則非但得不到對方的尊重,而且還會使對方反感并疏遠。管理者要努力實現(xiàn)與廣大群眾在情感上的溝通與融洽,就必須以尊重人的行動來影響對方,進而促進“互尊”的實現(xiàn)。正如老一輩革命家徐特立所說:“若要人尊重,必先尊重人”。還要真心相見,以誠待人。真誠是取得別人理解和信任的先決條件。只要我們捧給對方的是一顆真摯的心,就一定會換取對方的信任。
3.5 以高尚的道德品格影響人
管理者優(yōu)秀的品德,具有一種無形的巨大的道德力量和感染力,會帶來很大的號召力和說服力。管理者品格高尚,作風正派,表里如一,工作起來就能讓人信服;如果思想意識差,行為不正,說一套做一套,就難以讓人服氣。良好的道德品格體現(xiàn)在實際工作中:一要求務實。摸實情,說實話,辦實事,重實效。切不可漂浮,不可弄虛作假和欺上瞞下,防止上下糊弄而“惹火燒身”。二要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表里如一。切不可言過其實,口是心非,防止說空話失信于群眾。三要與人為善。做到責己從嚴,待人從寬。切不可猜疑嫉妒,狹隘自私,打擊報復,伺機給人小鞋穿。
“在每個人的精神支柱上,都鐫刻著自己的人生追求”。管理者提高非權力影響力,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好世界觀和人生觀問題。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管理者要培養(yǎng)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注重理論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的提高,自覺接受組織的嚴格要求和群眾嚴格監(jiān)督,實事求是,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