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英
上完數學課,數學老師最開心的事莫過于改作業(yè),看著那一個個紅勾,心里就會有成功的喜悅;最難過的事情也莫過于改作業(yè),看著那一個個紅叉,又是可惜又是恨啊,心里總是有這樣、那樣的迷?;蛴魫? 筆者提出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仔細地審視自己的錯誤,認真地反思自己的錯誤,大膽地說出自己的錯誤,教師面對錯題改進教學策略等,旨在充分利用有價值的錯題資源,提升數學教學.
許多數學老師說過這樣的話:“我講了這么多遍,這道題怎么還有這么多的學生做錯,他們到底有沒有在聽?還真是越想越生氣了!”其實這樣不明事理地炒冷飯,對于認知水平有限的小學生來說意義是不大的. 相反,對于已經掌握的學生則是不勝其煩,而平時思想渙散的學生仍舊是一片迷茫. 結果可想而知,教師勞心勞力,學生收效甚微,而錯題卻依然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因此,教師合理、有效利用學生的錯題資源刻不容緩!
一、同一道題,學生為何一錯再錯
1. 對于學生的錯題,教師只是一味地照著自己的思維不斷重復地講解. 學生為什么錯?錯在哪里?怎么樣的方法才能使學生真正的理解,真正的學會?教師沒有研究過. 我訪談過一些學生,他們告訴我,老師講得太難懂了,難怪講了再做還是錯.
2. 學生做題時心浮氣躁,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總是憑著一點記憶亂做,而他們腦海中記住的往往是自己以前錯誤的做法.
3. 學生再次遇到此題時,認為已經做過,就不注意認真審題,結果因為審題不仔細,條件沒看清而做錯.
二、面對錯題,學生該怎么做呢
英國心理學家貝恩布里說過:“差錯人皆有之,而作為教師,對學生的錯誤不加以利用則是不能原諒的. ”的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錯誤總是伴隨著學生的成長,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仔細地審視自己的錯誤,認真地反思自己的錯誤,大膽地說出自己的錯誤.
1. 勇敢面對錯誤,才能激起求真愿望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但人們對學生心理上的關注大多只是局限在日常生活上,在學習上的關注只是宏觀地進行一些闡述. 其實,小學生出現數學錯題,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 許多學生面對自己的錯誤總是感到很不好意思,特別是大多數學生都做對,而他做錯了,這時該生心里就會很自卑,自卑自己不如別人,而且也會很忐忑,怕老師批評他,怕同學嘲笑他笨……這時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告訴孩子:“錯了不要緊,弄清楚錯在哪里、為什么錯就行了.”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撫慰學生出現錯誤的忐忑之心,才能適時地激起學生的求真欲望.
在執(zhí)教“異分母加減法”練習課時,我讓孩子們板演幾道題,而第一名同學就做錯了,他一做完學生們都笑了,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此時我看到他滿臉通紅,一只手不停地撓著頭皮. 我讓全班安靜下來,嚴肅地說:“同學們,他能勇敢地把自己的錯誤寫在黑板上,讓大家一起來分析,給大家一個警示,你們覺得可笑嗎?我覺得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 ”被我這么一說,教室里竟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著孩子們就認真分析了錯誤原因.
更讓我吃驚的是,午間休息的時候,這名學生主動到辦公室來找我,他說:“張老師,做這樣的題目我有一個好辦法……”
一個學困生能自己找到解決錯題的方法,真是難能可貴??!我好好地表揚了他一番!
2. 認真反思錯誤,才能真正改正錯誤
一本雜志上這樣寫道:“反思是數學的重要活動,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 學生的錯誤不可能單獨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復的練習得以糾正,必須有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 ”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錯誤的根源,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是讓學生對錯題進行仔細的審視,認真的反思.
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糾錯追因意識,把學生的錯誤當做寶貴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反思一下錯題錯在哪里,為什么錯,然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糾錯,讓錯誤發(fā)揮最大的育人功效.
3. 大膽地說出錯誤,才能不犯同樣的錯誤
讓學生大膽地說出錯誤的原因,哪怕是說得不正確,學生也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因為經過思考、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印象會比較深刻,從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總會開展“說出錯誤”的活動:比如對爸爸、媽媽說一說你的錯誤,對“小老師”說一說你的錯誤,對老師說一說你的錯誤……同時,筆者還讓孩子們告訴爸爸、媽媽、老師、好朋友,不再犯同樣錯誤的“秘訣”.
三、面對錯題,教師該怎么做呢
1. 認真傾聽,走進學生的思維
善于傾聽是教師的優(yōu)秀品質. 傾聽并且聽懂了學生的內心所想,也就基本了解了學生的思維. 我們必須蹲下身來,以孩子的眼光去發(fā)現問題,要蹲下身來看孩子的思維過程、思維方式,這樣你才能走進孩子的學習世界,錯題才有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2. 改進教學策略
錯題是一種資源,當學生產生錯誤時,教師不要輕易地給學生一個紅叉,應該及時捕捉學生錯誤中的價值,充分挖掘錯誤中潛在的智力因素,巧妙地加以利用,引導學生從錯誤中學習,使錯誤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讓課堂生成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