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而高效課堂的提出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吸收、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教學目標能夠實現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普及,人性化、高效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成為了備受推崇的現代教育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摒棄傳統(tǒng)的“填鴨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模式,通過“以人為本”的高效課堂教育來開展初中數學的教學,是現代教育的新理念.
一、高效課堂的概念
所謂“高效課堂”主要就是指,教師利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識. 或者也可以認為是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都能夠得到有效和全面的吸收,而這些都是通過高效課堂而得到實現的.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僅要讓學生吸收到課堂目標中基礎知識的學習,也要同時讓學生在道德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得到深刻的領悟,從而使教學目標能夠得到最大化和最優(yōu)化效果的實現.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情境設定,趣味引入
數學教學因為其內容邏輯性強,使得一些抽象的理論和定理很難被學生掌握,甚至是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所以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夠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初中階段是小學到高中的過渡,小學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因為無意識性特別強,需要通過一些趣味情境的設定來引入知識的學習. 而初中學生剛剛從小學過渡過來,其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等仍對趣味情境教學有所依賴,因此進行“情境設定,趣味引入”的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盡管學生的有意識性思維占思維的主導,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都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通過情境的設定來進行課堂學習,仍對學生具有很強烈的吸引,有助于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建立. 譬如北師大版的初中數學中,關于圖形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圖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 先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再次可以讓學生回憶多媒體課件中都出現了什么圖形,并都是什么物體. 之后,教師可以放一段動畫片,讓學生從動畫片中找出圖形,找出圖形多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而獎勵可以是糖塊或是教師的稱贊,等等. 課堂從頭到尾都被進行了情境性的設定,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而教師通過一個接一個的趣味內容的設定來抓住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高效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吸收. 最后,通過動畫片來找圖形,不但能夠獲得學生最大的興趣,還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使學習效率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
(二)巧設疑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因為數學難度的加深,抽象性數學內容的增多,使得一些學生逐漸對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 究其原因就是學生無法將抽象性的知識與現實進行聯系,得不到學習數學有用的共鳴. 因此,教師需要在情境式課堂教學的同時,巧設疑問,通過學生的好奇心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譬如說學生在進行絕對值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上課的一開始就給同學留下一道數學題:2 < 0;2 > 5;5 > 0;0 = 0;5 = 5;2 = 2. 學生就會疑問了,其他都正確,可為什么2會小于0,而2既然小于0了為什么又會大于5?教師告訴學生,如果想知道這道數學題的答案就要仔細聽課,因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留下這道數學題答案的蛛絲馬跡. 因此,教師完全掌握了學生的注意力. 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留下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去發(fā)現. 這不但可以檢查學生是否認真聽講,也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最終教師可以公布答案,是大家經常玩的石頭剪刀布,那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原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可以演變成數學的形式,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聯系實際,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數學與生活是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的,但如果數學的教學沒有很好設計的話,就可能使數學脫離生活的軌道,變得復雜而抽象. 為此,教師需要在課堂設計中,多結合實際的現實生活,將數學教學設置于實際的生活中,才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以及應用,從而增強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譬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這樣來設計實際情景. 在平時,學校門口的大型超市每天會賣出30件衣服,每件衣服可以盈利50元. 但是由于春季開學,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家長給你們買衣服,超市就將衣服的價格下調了1元,這樣每天就可以多賣出2件衣服. 但是超市每天想從你們父母手中掙到1200元,你說衣服的單價該怎么定呢?因為與學生有關,學生不但有興趣進行計算,還會覺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實際的用途,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何雪嬌.構建數學教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語數外學習,2013(3).
[2]趙振云.以生為本構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J].新課程,2013(1).
[3]鄒文旭.淺談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教學[J].劍南文學,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