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君
合作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完成一件事情。在小學期間,老師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道德素質(zhì)和為人處世能力的培養(yǎng)。合作也是其中的主要方面。就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在語文課堂中的體現(xiàn)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闡述。
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應用
合作可以共贏。近年來,社會上也越來越重視合作。學校也更加注重學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合作學習成為培養(yǎng)學生的一個重要方面。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精神理念的一個重要時期。作為語文老師,不能僅僅將學生的文化知識的學習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更要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等素質(zhì)的培養(yǎng)。
一、合作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單打獨斗的時代早已經(jīng)過去。有效的合作成為了成功的必備條件。《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發(fā)展。合作也因此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讓小學生學習,合作不僅僅是教學標準,而且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除此之外,合作還可以讓小學生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不徹底的合作
合作是固定的幾個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配合,合作共贏。小學語文老師在分好小組之后,應當讓學生自主思考,相互協(xié)作,老師僅僅在這活動中起到引導的作用。但是,有的語文老師在分配后干預討論,并對結論做出明確表態(tài),讓學生不敢隨表述自己的意見。
與之相反的是,老師沒有起到引導的作用。在分組后就放任自流,不論學生是在真正的討論,還是在趁機聊天,老師都不去干預,只在討論結束后說出結論。這種做法并沒有真正起到合作的目的。
2.隨性的合作
合作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然而一些老師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們只是隨著自己的性子,想讓學生合作的時候就讓學生來合作。在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沒有注意時間的長短。過短的時間,讓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討論、思考;過長的時間,又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
3.形式主義的合作
合作學習需要所有參與人員的共同努力,體現(xiàn)的是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發(fā)表言論、聽取別人意見、得出結論的能力。然而在有的學校,老師不認為學生擁有這種能力。通常是老師將問題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再讓學生討論后依序回答。這種做法仍舊是傳統(tǒng)的一問一答的形式,并沒有體現(xiàn)出合作。沒有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小學語文課堂中合作的開展
1.徹底的合作
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老師是合作學習的設計者,不能放任學生胡來,要保證分配的小組能合作的順利進行。首先,老師在分配小組的時候也要注意讓每一個小組都有成績好的學生也有成績差的學生,有活潑好動的學生也有成熟穩(wěn)重的學生。將班里的同學合理的分配,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在小組里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其次,組內(nèi)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如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首席發(fā)言人等,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各司其職。在一段時間之后,可以變換角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每個位置上得到成長。但是,老師在分好小組后,就不要過多地干預學生的討論自由,讓學生每一步都做到自主,真正地能夠通過合作鍛煉自己。
2.有計劃的合作
老師在組織合作學習的時候,必須是有計劃的,精心準備的,而且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課題都適合組織學習。首先,老師應該在合作內(nèi)容的選擇上,應當是學生們感興趣的內(nèi)容。還要是有學的需要,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給人以啟迪的內(nèi)容。其次,老師要在備課的時候預設情境,根據(jù)本班的情況來確定應當預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只有恰當?shù)臅r間,才可能保證學生能夠在這段時間內(nèi)努力完成自主學習的任務。
3.拒絕形式主義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使每一為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在學習文化知識的能力的同時鍛煉自己的協(xié)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同學在保證個體獨立性的同時學會與他人合作,提高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所以說,老師在組織這一活動的時候,一定不能走虛假的形式主義。
4.建立合適的課堂氛圍
氛圍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習很重要。假如在一個非常嚴肅的環(huán)境里,學生在進行分組討論的時候就很難做到放松,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不利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討論。所以教師應當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開放的、平等的、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師生之間平等相處,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才可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
5.鼓勵、激勵學生
小組的分組討論是課堂中合作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有的學生比較外向,而有的學生比較內(nèi)向,他們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外向的同學會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言論,而內(nèi)向的同學就會坐在一邊聆聽,不參與討論。這時往往需要老師的幫助和鼓勵,讓內(nèi)向的同學也能夠發(fā)表言論,參與到自主討論之中。例如,學習《狐假虎威》一課時,問學生:“這個故事很有趣,老師想讓你們配合,你們打算怎么學?”在討論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完之后可以鼓勵學生踴躍地發(fā)言。
四、結語
當今的社會,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而在語文課堂中,合作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正如同“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個人能想到的總是不夠全面,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合作才能創(chuàng)造共贏。在語文學習上,合作更是知識的交換,觀點的交換。在廣大人民教師的共同努力之下,讓語文課堂更加生動精彩,通過自主學習開發(fā)思維,積極思考,養(yǎng)成合作的意識,樹立合作的觀念,培養(yǎng)出具有合作精神的新一代學生。
參考文獻:
\[1\]武雁琴.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新課程,2011,(01).
\[2\]盧子娟.淺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1,(40).
\[3\]劉靜園.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2006,(04).
\[4\]楊潔.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