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牡燕
記得陶行知先生有這么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嘲笑中有愛迪生?!笔嗄臧嘀魅喂ぷ鞯膷徫幌?,我以陶先生這句話為指南,為了讓這些話開得同樣嬌艷,我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個人的工作方法。
學生 效果 教育 學困生
一、一碗水端平
林肯曾說:“力量來自公正?!敝卫硪粋€國家如是,治理一個班級亦是如此。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睂W生的思想表現(xiàn)、學習成績、道德品質(zhì)、心理素質(zhì)會隨著年齡增長和外界影響而變化。作為班主任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當學生做錯了事,在批判或處理時要客觀分析,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粗暴,更不能用冷漠的情感,消極的態(tài)度,諷刺挖苦的語言對待后進生。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安慰和鼓勵他們。
當他們失敗時,要啟迪他們,幫助他們。教師要從思想上必須樹立轉變一個學困生與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生同等重要的觀念,要給學困生創(chuàng)造積極向上的學生、生活環(huán)境,相信他們都能成功,都能成才。
二、注重情感交流
初中生是天真純潔的,情感純真無邪。老師對他們?nèi)绾危麄儠翢o保留地反饋過來,不掩飾,不偽裝,好就是好,惡就是惡。班主任的喜怒哀樂可以激起他們的愛和憎。愛的感受是學生聽你的、信任你,積極地按你的意見辦事,憎的感應則是對立、反抗、惡作劇。
與學困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效果,并不一定與花費的時間和次數(shù)成正比。如果能夠?qū)で蟮接欣慕逃龝r機,只要幾分鐘,只用幾句話,便能產(chǎn)生巨大的心靈感應,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抓不住情感交流的有利時機,就是花費幾個小時,進行多次談話,也許毫無成就。
什么是有利的情感交流時機呢?這就是學生躍躍欲試,正待奮起的時候,你能送去及時的鼓勵;在學生身置迷途,尋路而不可得的時候,你能夠及時給予指點;在學生失群、深感孤獨的時候,你能夠及時地給以關懷,送去溫暖;在學生犯了錯誤,開始感到內(nèi)疚的時候,你能給以語重心長的勸告,有這些機會,班主任如果能夠抓住,就建立起了和學困生交融的地基。這一地基一旦形成,師生之間也就心有靈犀一點通了。
三、以行導之
在感化后進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實際行動是無聲的教育。在一些情況下,老師千言萬語的說教不如自己的一個實際行動給學生帶來的影響更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身教勝于言教。因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自己做到。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提出了某些要求而自己卻不能做到,這樣的要求便不會產(chǎn)什么好的效果,還有可能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
作為班主任,應十分重視以行導之,以自己的高度組織紀律觀念去感染學困生,使他們的心靈產(chǎn)生震動。在這種影響取得成效之后,還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使學困生最終能夠形成強的組織紀律觀念。
四、放正敏感點
在感化學困生的教育中,如果把“敏感點”放在“問題”上對學困生這樣或那樣的去點錯誤,而對學困生的閃光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眼睛盯在消極的方面,經(jīng)常采用批評處分等高壓辦法作為教育手段,那就會把朝氣蓬勃的初中生管得死氣沉沉,呆頭呆腦,甚至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嚴重對立情緒。這種消極制裁的辦法,所帶來的教育效果必然是較差的。相反,如果把敏感點放在成績上,善于捕捉學困生被掩蓋得很不明顯的閃光點,積極地進行正面激勵,調(diào)動潛在能力,發(fā)揮他們的一技之長,就能促人奮起,催人上進,使學困生的才智得以充分發(fā)揮。
班主任在工作中,應通過誠懇地交談,公正地處理學生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心平氣和地對待錯誤行為的反復,并能誠懇耐心地等待他們覺醒。感情貼近了,感化教育也就取得了一定成就。有效地感化教育要求班主任放正敏感點,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長處,調(diào)動學困生的積極性。
五、激勵興奮點
據(jù)專家考證,不經(jīng)過激勵的人,內(nèi)在潛力只能發(fā)揮30%~40%,而經(jīng)過激勵的人,內(nèi)在潛力可以發(fā)揮80%~90%。這個數(shù)據(jù)有利地說明了激勵的作用不容忽視。
激勵點落在被激勵對象的興奮點上,同落在抑制點上的效果大不一樣。激勵點落在興奮點上,如同干柴烈火,一點火便起,而且可以熊熊燃起;激勵點落在抑制點上,就如濕柴遇到火種,雖然也有可能燃燒,但要有一段“烘干”過程。這就告訴我們,感化學困生,應盡量首先在興奮點上給予激勵,容易獲得預期的成功。這個成功,同時有“烘干”非興奮點的作用。這次激勵成功之后,在去激勵抑制點,往往就比較容易了。
班主任應從日常的觀察中,了解“學困生”的興奮點。抓住興奮點,想方設法,進行及時激勵,就會使學困生產(chǎn)生寶貴的進取動力,并使其積極向多方面擴散,從而促進其終生成才。
六、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記得班上有一個女生小龍,成績退步很快,上課心不在焉,而且經(jīng)常遲到。經(jīng)過了解,我得知她的父親在廣東出事被判刑多年,母親帶著小弟另嫁他鄉(xiāng),只剩下她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此后,我便在學習上、生活上、經(jīng)濟上處處照顧她,情感上給予溝通,給予溫暖,同時我還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她,她的成績漸漸提高,性格也變得開朗、活潑了。實踐證明,愛是橋,溝通了我與小龍之間的感情;愛是火,融化了她的一顆冰冷的心;愛是清泉,滋潤了她那孤寂的心田。
所以,愛是基于一份尊重,教育成功的秘密也在于尊重學生。信任、尊重是轉化學困生的前提,我們應本著理解、信任、尊重的原則,尊重后進生的人格,尊重后進生的個性,尊重后進生的需要。他們或許在成績上、習慣上遲開了一些,但他們也是班級的一份子,是他們父母的希望,更是祖國未來的寄托,到了一定時期,他們也會爭奇斗艷。
參考文獻:
\[1\]王書林.重視學困生轉化,大面積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J\].學苑教育,2012,(14):67.
\[2\]魏霞.淺談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