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調紅
摘 要:形式多樣的電子閱讀讓閱讀變得無處不在,非常自由,而且成本低廉;各種學習軟件、考試訓練軟件讓人們的學習活動更高效,反饋更準確、及時;網校、慕課等形式的遠程教育幫助人們逾越了地域上的阻隔,讓教學活動更加開放,影響面也越來越廣泛,全球化的學習、教育網絡將逐步形成;大容量信息存儲和檢索技術的發(fā)展,也為教育招生、社會用人制度的變革提供了可能。
關鍵詞:信息技術;電子閱讀;遠程教育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等現代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信息技術功能越來越強大,它正在引領教育走向多元與多彩,助力學生成才。
一、信息技術讓學習活動更多元與多彩
(1)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閱讀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豐富了,數量眾多、形式多樣的電子書讓閱讀變得無處不在,非常自由,而且成本低廉。隨著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新型電視等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功能越來越多,存儲容量迅猛增長,儼然成了一個個縮微圖書館。里面TXT、WORD、PDF、PDG、HTM、EXE等各種格式的電子書應有盡有,有些電子書軟件,打開界面后,還可以看到多部書籍。鼠標輕點,就可以想讀哪部讀哪部,想讀哪一節(jié)就讀哪一節(jié),字體大小、顏色、樣式可以隨意調整。可以手動操作閱讀,也可以讓電子書自動滾屏閱讀。一些電子書還配有精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可讀文字,可賞美圖,可聽音樂,讓人樂在其中。
(2)各種學習軟件、考試訓練軟件以及學習機、電子詞典等電子學習設備,讓學習更高效,反饋更準確、及時。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舍得為孩子的學習投資,成人們也出于工作的需要,經常進行各種充電、考證,于是,社會上那些有眼光、有能力的人士紛紛投資,開發(fā)出了各種各樣的學習軟件、考試軟件、電子學習設備。例如,針對少年、兒童的學習,由國內外知名教育專家指導、研發(fā)出來的適合2歲~12歲兒童的WaWaYaYa兒童教育系列軟件,該軟件以多元智慧理論為基礎,以數碼化多媒體為主導媒介,以互動式學習為基本理念,倡導有趣、好玩的學習方式,鼓勵孩子在充滿挑戰(zhàn)性的互動游戲中主動學習。該系列軟件分為小學綜合知識學習系列、兒童英語系列、開心漢語系列、兒童雙語童話系列、兒童綜合能力培養(yǎng)系列等五大類別,從語文、數學等普通學科知識到音樂、繪畫等藝術知識,幾乎無所不有,非常適合學生學習使用。
(3)遠程視頻通話、網絡上面對面交流,讓網校、慕課等形式的遠程教育得以逾越地域上的阻隔,從而讓教學活動更加開放,影響面也越來越廣泛,全球化的學習、教育網絡將逐步形成。尤其值得一說的是“慕課”這一新興的學習方式,它被譽為“印刷術發(fā)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和未來教育的曙光。其課程設計理念先進,構思巧妙,從技術上確保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得以落實。慕課應該算是近幾年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術創(chuàng)新,“慕課”是以網絡視頻課程的形式出現的,一節(jié)視頻課程往往被切割成10分鐘甚至更小的“微課程”,中間可以穿插許多小問題,就像游戲的“通關”,學習的人必須參與互動,把所提問題答對了,課程學習才會往下繼續(xù)進行。這樣,學習的人就不容易開小差了。而且,一旦有疑問,還可以在線向講課的老師提問,5分鐘左右就會安排師生在線解答,這使傳統(tǒng)被動的教學模式從技術上被打破了。
二、信息技術為教育招生、社會用人制度的變革提供了可能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互聯網絡覆蓋范圍越來越廣,世界各地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得以借助互聯網絡向全世界推廣、普及,求學、招生的信息渠道越來越暢通了,這就為教育招生和社會用人制度的革命性變革提供了可能。如果對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建立檔案,隨著不斷長大,檔案內容不斷充實,詳細記錄檔案主人的每次體檢健康狀況、求學階段的表現(包括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等階段,要記錄各方面的表現,包括各學科和參加各種活動的得分、得獎情況、主管者評價等內容)、工作履歷(包括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及相關表現。有了這樣詳盡的檔案資料,個人可以依據自己平時的成績表現、興趣愛好和現實需要,向心儀的學校提出入學申請。招生單位調閱有關電子檔案,酌情確定是否錄用,并根據地域遠近和本校招生容量,靈活安排學習方式(是遠程教育班、在校就讀班,還是夜校班、函授班等等)。
三、信息技術讓教育溝通更多元與多彩
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條件下,家長、教師、學生各方的溝通交流渠道較單一,由于時空條件的種種限制,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常常是很有限的,一般很難覆蓋全班每個學生。和學生家長的聯系通常也不過是打個電話,偶爾進行一次家訪,其溝通交流的內容和范圍也非常有限?,F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家長、教師、學生各方的溝通交流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途徑,除了傳統(tǒng)的電話、手機之外,騰訊QQ、MSN、飛信、微信、中國移動校訊通、新浪、網易、騰訊各大公司的博客交流平臺等等,為家長、教師、學生各方的溝通交流提供了全方位、大容量、不容易受時空限制的交流展示平臺,讓各方的溝通交流更加輕松、無障礙。作為老師,如果能平易近人,多走進學生中間,取得學生的信任,就能和學生交換各自的QQ、微信、飛信等聯系方式,從而通過持續(xù)的關注他們在網上的活動、發(fā)布的信息,全面、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便于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作為學生,即便是周末、假期在家里,一樣可以通過QQ、微信、飛信等途徑向老師請教問題,還可以通過閱讀老師的博客,增加對自己老師的了解。
總之,在新的信息技術條件下,學生們可以學習的內容更多,學習的方式和途徑有了更多地選擇,更容易通過學習成才,而教育招生的方法、途徑、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社會人才招聘等也都可以變得更靈活、多元,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也越來越方便、及時、高效。可以說,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正在讓教育走向多元與多彩,一個更加美好的新時代已經來臨了!
(甘肅省通渭縣文廟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