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霞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這是一個老話題,又是一新課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學習效果如何,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如何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一、備好課是實現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因此,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精巧構思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具和教學手段,達到吸引學生、激發(fā)興趣的目的。
在教學“十幾減9退位減法”時,我設計了一幕小小的情景劇作為導引:讓學生扮演售貨員和顧客銷售牛奶糖,通過對原有貨物、賣出貨物以及剩下貨物的體驗,加強對“十幾減9退位減法”的理解。這樣的教學,學生興趣高,參與面廣。接下來,我設計了讓學生針對情境互相編題的情節(ji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例如,通過公共汽車的上下車情況,引出加減混合運算式題,從而讓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教學是教和學的互動。因此,在備課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實現教學內容,使學生們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
二、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實現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具體生動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可以誘發(fā)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是抽象和枯燥的,這就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問題情境中去,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
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設計了如下情境:(開門見山)老師說:“同學們,今天讓大家來做小老師,都來考考我。”學生一聽感到十分新鮮,接著老師說:“大家隨便報一個自然數,老師就會知道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如不能整除,我會知道余幾?!蓖瑢W們聽后,爭先恐后地報出一連串數,老師都做出了準確的判斷,老師到底用啥辦法來判斷的呢?同學們都在心里納悶,迫切希望老師告訴大家,這時老師說:“我沒有什么特異功能,我只不過比你們先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規(guī)律,好不好?”用這樣的情境導入新課,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進一步探索的熱情。實踐證明,教師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因勢利導,啟發(fā)質疑,投石激浪,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渴求,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喚醒學生的質疑思維,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勇于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是實現數學高效課堂的根本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在教學中,適時安排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組內學生人人參與,個個發(fā)言,學生在認知中互補,多角度思考交流,深化了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在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時,學生已有了“克”的概念基礎,因此老師告訴學生,秤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作單位。要求學生合作討論:(1)1千克有多重?(2)哪些物品的重量要用千克作單位?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兩袋鹽,先在小組內每人掂量鹽的重量,又通過看鹽袋上的標志知道1袋鹽重500克,兩袋鹽剛好重1千克,學生感受了1千克有多重之后,思維便活躍起來,他們紛紛發(fā)表意見,最后通過討論交流得出結論:西瓜、人的體重、一籃子蘋果、一袋大米和面粉等等,都可以用千克作單位,教師及時給予了肯定。這樣的合作討論,有利地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內化,不但使概念掌握更準確、清晰,而且學生從中學會了善于與人合作,善于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走近學生,改變組織形式是實現數學高效課堂的關鍵
《數學課程課標》提出了生活數學的概念,要求小學數學教學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件出發(fā),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發(fā)展。
在教學《觀察物體》一節(jié)時,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是什么,準備一面穿衣鏡,讓學生在鏡子前做各種動作,讓學生親自觀察、體會,這樣學生不難發(fā)現鏡子里的數字反了,針對這一發(fā)現讓學生繼續(xù)摸索是怎樣反了,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能讓學生準確地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在活動中感受鏡面對稱的趣味性。這樣的動手實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感知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習能力和課堂效率的提高。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我們必須本著“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理念,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教師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使小學數學課堂真正成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