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要:中國教育跨入素質教育時代后,學習評價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逐漸發(fā)展為科學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現階段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的情感和態(tài)度。本文對現階段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內容進行了闡述,并對未來小學數學評價體系的發(fā)展提出了幾條建議,對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探索也將永不止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評價 學習習慣
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中國教育也走出了條條框框的“應試教育”時代進入“素質教育”時代,義務教育新課標施行數年改變了我國教育實施者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觀念,已使中國教育事業(yè)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經濟時代的快速發(fā)展也將促使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學習評價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由考試分數決定一切的片面評價方式發(fā)展成更為立體全面化的多元評價方式。數學作為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學科,其學習評價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小學時代也顯得尤為重要,對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探索也將永不止步。
一、現階段小學數學學習評價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p>
現階段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課堂觀察表評價、創(chuàng)新課堂即興評價、應用數學日記評價、實施成長記錄袋評價、革新作業(yè)評價和改革期末性質評價。
(一)課堂觀察表評價
課堂觀察表評價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過程的一種體現方式,分為自評和師評兩種主體評價方式,是素質教育時代注重過程的產物。課堂觀察可以使老師實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及時給予指導;此外課堂觀察表作為一種資料儲備,有利于知識復習時老師對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做查漏補缺,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
(二)數學日記評價
數學日記評價是讓學生用日記記錄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表達形式沒有限制,數學日記類型多樣,時間靈活,由老師和家長輔助學生自主完成,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主動性,對其知識結構的構造也起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加強了老師家長和學生的情感交流,也能及時向老師反映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況,利于發(fā)現每個學生獨特的優(yōu)點。
(三)實施成長記錄袋評價
實施成長記錄袋評價是一種集學生學習生涯代表性事實為一體的評價方法,由學生自己決定記錄袋中放什么物品,什么時候放,具有極強的靈活性,評價形式不限,生動多元的實施過程也符合小學生心理狀態(tài),容易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同時家長、老師在此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意見也加強了三方面的互動。
(四)革新作業(yè)評價
作業(yè)評價教師的常規(guī)工作內容,舊的作業(yè)評價方式主體實施者為老師,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且舊的作業(yè)評價方式深入教師行業(yè),很多時候成為一種固有程序,革新起來較為困難。革新作業(yè)評價將對評價內容、時間、方式等做出一定程度上的改變。
(五)改革期末性質評價
舊的由成績單為唯一評價內容的時代已經過去,新的改革期末評價單不僅評價了學生的技能掌握情況,還從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等小學生感興趣的領域進行評價,更全面和人性化,而且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可以自評或者學生互評。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學習評價正在逐漸發(fā)展成一種多維評價體系,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構建從人文主義上更適合學生成長。一個成熟理論的研究會經歷長時間的驗證和完善,故其實施過程也會成為其逐步完善的過程。
二、小學數學學習評價的建議
(一)學習評價形式分階段
九年義務教育期間,根據學生的成長步調和心理發(fā)展,可將學習時間按照三年一個階段均分為第一學段、第二學段、第三學段三個階段。三個階段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信息接收、思維方式全然不同,這三個階段除了是學生個人知識構架構建的階段,更是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階段。
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為小學學習期,小學生從開始接觸學校需要老師引導到有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兩個階段的學習關注點和思維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其學習評價的形式和著重點也應該不同,但現有學習評價理論在分階段進行學習評價的方面尚無成熟的理論方法,學習評價形式分階段將是未來學習評價體系的一個發(fā)展方向。
(二)多科學習評價相組合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每個人有九種智力,每個人不同時期對九種智力的表現都是獨特的。學生要在學校學習多門學科,九種智力在不同學科的表現也是獨特的。各學科有自己的教研組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進度和方法。但新課程強調評價方法應該多樣性,評價也是為不同學生制定個性化的發(fā)展目標和評價標準做基礎的。為不同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發(fā)展方向必然要求各個學科將評價過程和結論相組合分析,多科學習評價相組合也將是未來學習評價體系的一個發(fā)展方向。
(三)學習習慣跟進培養(yǎng)
新的學習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評價讓教師看學生是否真正經歷了從理論知識到數學問題到實際問題再到構建數學學習模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掌握學習技能,學習過程中是否能由日常生活情境出發(fā)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是否端正等。
好的接收知識到運用知識的習慣將服務于整個學生時代,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的學習習慣尤其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和知識運用培養(yǎng)尤為重要。教師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接觸最多和時間最長的人群,在學生學習習慣培養(yǎng)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后是家長。學習習慣跟進培養(yǎng)如果作為學習評價體系的一部分,將會很好地將老師和家長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連貫起來。
三、結語
隨著學習評價體系的完善和進步,學習評價將不僅僅是老師評估學生學習進度、學習狀態(tài)、學習潛力的一個方式,更是一種老師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激勵的一種方法,還是家長參與孩子校園成長過程的一個途徑??茖W全面的學習評價體系還需要經歷長時間的驗證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李穎.小學數學學習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J].新課程學習(中),2014,(04):39.
[2]杜先華.小學數學學習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新課程學習(下),2014,(05):114-115.
[3]徐國釗.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對小學學生學習的影響與作用[D].魯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