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園 劉春紅
【摘 要】目的:探討基層醫(yī)院成立壓瘡護理小組在壓瘡防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壓瘡護理小組;對所有住院患者動態(tài)進行Braden評分;對評分≤18分的患者提出指導性干預措施;對≤12分的高危壓瘡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追蹤、指導、督促。結果:成立壓瘡護理小組后全院高危壓瘡患者上報例數顯著增加,高危壓瘡患者院內壓瘡發(fā)生率顯著下降,壓瘡的治愈好轉率明顯提高。結論:基層醫(yī)院壓瘡護理小組在壓瘡的防治及壓瘡高?;颊叩暮Y查、上報、指導幫帶中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關鍵詞】基層醫(yī)院;壓瘡護理小組;作用
隨著農村合作醫(yī)療的普及,作為邊遠山區(qū)二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的我院,就診患者中,心腦血管疾病、車禍、外傷及腫瘤晚期的病人逐年增多,患者臥床時間延長?;鶎俞t(yī)院的醫(yī)務人員以往對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意識淡漠,發(fā)生壓瘡的機率也隨之增加。為不斷提高我院的護理服務水平,使壓瘡護理管理系統化、規(guī)范化,我院于2011年1月成立壓瘡護理小組,通過制定壓瘡護理小組的職責、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貫徹實施,對全院所有住院患者在入院24小時內進行壓瘡風險評估,對有壓瘡風險的患者進行積極干預,在壓瘡高?;颊叩暮Y查及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設8個護理單元,開放床位356張,共有護理人員194人,年齡在18~54歲,其中25歲以下44人,占22.68%;25~34歲92人,占47.42%;35~44歲18人,占9.27%;45~54歲40人,占20.61%;學歷:本科9人,占4.63%,大專82人,占42.26%,中專102人,占52.58%;職稱:副主任護師4人,占2.06%,主管護師39人,占20.10%,護師37人,占19.07%,護士114人,占58.76%。
1.2 方法
1.2.1 成立壓瘡護理小組 建立護理部—壓瘡小組—科室三級監(jiān)控體系。小組成員8人,組長由護理部干事擔任,成員由顱腦外科、骨科、普外、心腦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等壓瘡高危科室的護理骨干組成。
1.2.2 壓瘡知識培訓 定期組織壓瘡護理人員外出接受護理學習,及時了解并掌握壓瘡相關預防和治療知識及最新研究進展。外出學習的護理小組成員回來后在院內組織相應的講座或培訓。同時請上級醫(yī)院進行壓瘡護理遠程講座;及時傳遞最新的壓瘡防治新知識和護理信息。壓瘡小組成員定期對本科室護理人員進行壓瘡分期、Braden計分表使用的培訓;不斷提高科室壓瘡護理及防治知識,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和服務意識,提高應用Braden計分表對壓瘡高危人群的能力以及壓瘡預防處理能力進行篩選的準確性。
1.2.3 制定壓瘡危險評估表、壓瘡情況報告表 小組成員參照相關資料和臨床經驗,反復制定壓瘡危險評估表、壓瘡情況報告表,以方便護理人員填報,提高上報的依從性。
1.2.4 建立壓瘡護理小組 壓瘡護理小組工作流程為及時對全院壓瘡患者進行評估、會診、制定治療方案、觀察療效及收集資料等[ 1 ]。制定壓瘡護理小組工作流程如下:①篩查壓瘡高危者和上報:由責任護士對住院患者用Braden計分表動態(tài)進行篩查,將評分≤12分的高度危險者列為干預對象;責任護士應在當天對壓瘡預報表進行仔細填寫并及時上報至科室護士長,經護士長進行評估簽名確認后,將壓瘡預報表在24小時內上報護理部。②核實上報情況:由外科組或內科組壓瘡護理小組成員,在24小時內與責任護士到患者床邊從感知能力、潮濕程度、活動能力、移動能力、營養(yǎng)攝取、摩擦力和剪切力6個方面進行評估,核實責任護士使用Braden計分表對高危患者的篩查是否準確,對高危患者采取的干預措施是否規(guī)范和到位,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③采取壓瘡防治干預措施:壓瘡護理小組成員與責任護士到患者床邊檢查、明確壓瘡來源后,與責任護士進行壓瘡分級,組織壓瘡小組及時對難治性壓瘡、III期以上壓瘡進行護理會診,確認患者的護理難點,提出指導性意見和方法。④及時跟蹤隨訪:壓瘡護理小組成員對每位壓瘡患者進行跟蹤隨訪,從第一天資料收集評估、確定防治方案后,每周或有壓瘡變化時進行評估1~2次,并做好評估記錄;同時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防治方案。若是院內壓瘡,科室需仔細書寫壓瘡發(fā)生的具體原因分析和相關處理措施報告,壓瘡護理小組定期對科室整改具體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及時向護理部報告共組進展情況。
1.2.5 制定壓瘡防治獎懲措施 我院在醫(yī)院內部管理中規(guī)定“住院病人發(fā)生壓瘡(含帶入)或壓瘡高危病人,應及時填表上報護理部。二級質檢或護理部督查中,發(fā)現漏報一例扣責任人1分、護士長0.5分。住院期間患者發(fā)生壓瘡(難免壓瘡除外),扣當事人2分。帶入壓瘡:Ⅰ期治愈每例獎科室護士50元;Ⅱ期治愈每例獎科室護士500元;Ⅲ期治愈每例獎科室護士1500元;Ⅳ期治愈每例獎科室護士3000元。高危壓瘡患者住院期間無壓瘡給予獎勵(以高危壓瘡患者備案日期至解除高危壓瘡計算),15天獎勵科室護士500元,30天獎勵1000元,2個月1500元,以此類推?!?/p>
2 效果
在護理部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壓瘡護理小組順利開展壓瘡防治各項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效:
2.1 壓瘡上報的依從性顯著提高
我院壓瘡上報從2007年開始實施,歷年壓瘡上報情況統計如下:
2.2 院內壓瘡發(fā)生率顯著下降
我院住院病人在逐年增加,而院內壓瘡發(fā)生率在下降,2011年以來院內壓瘡發(fā)生情況統計如下:
2.3 壓瘡治愈好轉率顯著提高
成立壓瘡護理小組以來,共治療壓瘡患者87例,其中:院內發(fā)生11例,院外帶入76例,壓瘡治愈好轉例數62例,治愈好轉率為71.26%。未愈出院或死亡26例。
3 體會
3.1 成立壓瘡護理小組
成立壓瘡護理小組規(guī)范了壓瘡的管理制度及上報流程,使壓瘡護理措施既有章可循,又有個體差異;減少壓瘡防治的盲目性和被動性,為臨床護士管理壓瘡提供了依據和標準;提高了護理人員防治壓瘡的依從性和積極性。
3.2 護理人員思想觀念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通過對護理人員壓瘡知識的培訓,全面了解和掌握壓瘡產生的機理、危險因素、防治措施,對其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有充分認識。明了壓瘡一直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難題,壓瘡發(fā)生后,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增加患者經濟壓力,同時也給護士增加了50%的工作量[2]。從而使護理人員認識到壓瘡預防的重要性。
3.3 護理人員關于壓瘡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得到不斷提高
護士對壓瘡知識的更新和掌握直接與護理態(tài)度和行為有關,影響壓瘡預防的效果[3]。摒棄90°側臥位、氣圈減壓、按摩骨突部位、使用白熾燈烤等[ 4 ]以往壓瘡預防中錯誤的方法。將病人側臥30°,應用水墊,氣墊床減壓,濕性療法等,促使壓瘡的防治從“從經驗治療”過渡到“科學治療”。使本院壓瘡的治愈好轉率上升,壓瘡高危患者發(fā)生院內壓瘡數逐年下降。
3.4 高危壓瘡的上報率及篩查率都得到了提高
應用壓瘡評估量表準確評估是預防壓瘡的關鍵[5];而臨床護士能否正確評估壓瘡發(fā)生、規(guī)范落實相關防范措施將直接影響壓瘡護理的質量[6]。壓瘡護理小組成員對所在科室的護士采用集中授課、個別講解、床邊指導、跟進反饋等方式[7],指導護士正確使用Braden計分表,提高科室全體人員對高?;颊叩暮Y查水平,準確篩選出高危人群,使壓瘡的護理工作具有預見性,及早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全體護理人員從被動轉為主動,護理人員壓瘡預防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提高了醫(yī)院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江華容,廖健敏,彭敏.持續(xù)壓瘡危險預警管理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7):587.
[2]李松梅,Braden量表對ICU患者壓瘡預警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4):372-373.
[3]蔣琪霞.壓瘡預防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7):855-857.
[4]王曉風,侯銘,張秀敏,等.臨床護士對傷口及壓瘡的認知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0,25(4):63-64.
[5]金琦.美國紐約上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的壓瘡控制[J].護理與康復,2011,1(3):275-276.
[6]詹秀蘭,黎中良,曾雪玲.傷口護理新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7,22(4):74-76.
[7]崔曉燕,吳君娣.對護工進行護理知識培訓的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0,25(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