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
語文素養(yǎng)涉及語文學習的許多方面,學生須在熟練掌握閱讀技巧的基礎上,加強訓練,進而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有限,因而積極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認識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在自主閱讀中以“漁”得“魚”,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一、 課外閱讀的優(yōu)勢
1. 有助于人格素養(yǎng)的塑造和情感的豐富
課外閱讀文章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文化,對初中生的人格塑造和道德行為規(guī)范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相比于教材,課外閱讀蘊含的文人思想和情感更加豐富多彩,能夠給學生更直觀的情感體驗和多維的思想教育。
古語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每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詩詞都是作者精神和情感的折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仔細體會其中所深藏的內蘊。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錚錚傲骨,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懷,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魯迅先生的民族情懷等,在人格塑造方面都能給學生引導,讓他們明確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 有助于思維能力的訓練和語言的積累
課堂上的教學只能教授給學生固定的語言分析和運用的技巧,僅靠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并不足以促進學生的技能實踐。素質教育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寫作等各項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閱讀優(yōu)秀的課外文章,能夠鍛煉學生自主進行認知、分析、思考、探索和總結的能力。
初中語文學習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的知識積累不足,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知識面太窄,造成語文學習效率的低下。豐富的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涉獵到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語言內容,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量。課堂學習的內容完全可以在課外閱讀中發(fā)現和運用,學生實踐運用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夠將教師教的東西變成了自己學習的財富。
二、課外閱讀的有效途徑
1. 轉變學習觀念,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想要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首先要從思想上轉變他們的學習觀念。在當前的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對閱讀存在著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閱讀見效慢、耗時間,不愿意將課外時間花在上面。教師要在教學中持續(xù)灌輸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對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有著很大作用,學生才能擺正課外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
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之后,還要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學生以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進行閱讀訓練。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讓學生自主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教師做出適當的引導,但不可強制限定課外閱讀內容,避免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學生一旦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就能增大閱讀量。
2. 重視課外指導,提高閱讀效率
教師要明確課外閱讀不只是學生的任務,教師也要重視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他們選取合適的閱讀材料,采用適宜的閱讀方法,以加強課外閱讀的學習效率。明確的閱讀計劃是提升課外閱讀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制定合理扎實的閱讀計劃,學生才能穩(wěn)步踏實地進行課外閱讀。
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一定的閱讀技巧,完全可以將其運用到自己的課外閱讀中,但是課外閱讀是自主活動,這就要求學生要對閱讀方法有所選擇。在筆者看來,課外閱讀的進行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了解寫作背景和多用參考書,加深作品理解及感受作者思想情感;多種閱讀方式并用,有效促進閱讀效率和質量;做好讀書筆記,多種記錄形式結合,有效促進知識積累。
3. 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促進語言積累
課外閱讀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有材料可讀。有些學生感覺無書可讀,對此,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課外閱讀的條件。筆者在教室后面設置了一個圖書角,將自己的一些好的文學作品擺放在哪,供學生閱讀。同時,還號召學生將自己的圖書貢獻出來,供大家閱讀學習,并不斷進行書目更新,確保學生時刻能有課外閱讀的好書新書。此外,筆者還專設了“自由閱讀課”,讓學生自由進行課外閱讀,相互之間進行討論、探究,以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
4. 加強探索思考,培養(yǎng)自主能力
課外閱讀是學生自主的學習活動,但學生往往對自主學習所獲得成果和學習目標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大部分只是將文章淺顯、表面的知識點拿出來進行研究。這樣長期下去,即使學生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也難以有顯著的提升。
筆者倡導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如幾人同時閱讀同一篇課外文章,在閱讀完后互相分享所得,相互比較研究自己的閱讀方法和技巧以及所得觀點是否得當,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地對材料進行分析和總結。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提高,也能夠提高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有效增強閱讀質量。
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提高任重而道遠,我們須借助新課改,大力推進學生思想與知識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與高尚的品德,以適應新時代素質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