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
【摘要】“賞識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勵、寬容、提醒的心態(tài)和思維方式對被教育者實施教育,并且在教育的過程中,緊緊抓住被教育者在其成長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進步給予客觀公正的肯定和表揚,讓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讓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學生”的感覺中走向成功。本文主要論述了“賞識教育”在教學中的優(yōu)點以及應注意的誤區(qū)。
【關鍵詞】賞識教育 思維方式 表揚 激勵
筆者是一位普通的信息技術老師,在和學生們的交往中,深切體會到賞識教育對學生成長的巨大影響力。賞識教育專家周弘就用賞識教育徹底改變了女兒的命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賞識教育同樣為筆者開辟了走向成功教育的“捷徑”,讓筆者深深體會到它在教育方面獨特的魅力。一句贊美、一句鼓勵、一個微笑、一次理解,都如干涸的土地接受雨露的澆灌,它能讓學生的心田抽枝發(fā)芽、綠意蔥翠、開花結果。
心理學理論認為: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賞識,通俗地講就是渴望被信任、被認可、被重視。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大大增強,特別希望能得到別人的羨慕、好感和贊揚,渴望得到老師和其他人的尊重。
案例一:這學期初的第一節(jié)課,是八年級某班的信息課。早聽說這個班在七年級時紀律并不怎么好。這天,預備鈴聲一響,我就往八年級教室趕。還沒走到,就看到學生們已經(jīng)在走廊里整隊了,原本嘈雜的聲音,看到老師的到來也很快安靜了下來。我便站在隊伍的面前,用贊許的目光掃視了全班每位同學,什么話也沒說,微笑著豎起兩個大拇指,并肯定地點了點頭。就這么簡單的一個動作,在以后的幾周時間里,同學們每節(jié)課整隊又快又安靜,課堂紀律也出奇的好。
我微笑著對他們豎起大拇指,對學生自覺排隊、保持安靜的行為予以肯定。原本準備挨老師痛罵的心理,被出乎意料的賞識所代替。我以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給他們一個“見面禮”,學生對老師的好感油然而生,通過賞識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的感情。在以后相處的日子里,學生對我的好感與日俱增,我們無話不談,課堂教學開展得十分順利。
從此案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的信任、理解、賞識,能使老師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使學生產(chǎn)生鼓勵效應而更加信賴老師,并愿意敞開心扉接近老師。老師見到這種效應,也會把自己的感情移情到學生身上,感到學生更加可愛順眼,從而激發(fā)出更大的教育熱情,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案例二:有一個八年級的學生,叫王濤。他是其他老師眼中的“搗蛋鬼”,“無惡不作”的“小霸王”。上課時從來不把老師放在眼里,我的信息課當然也不能幸免。上課時,他不是和旁邊的同學說話,就是東摸西碰,有意無意地影響其他同學。有一次上課,我發(fā)現(xiàn)他正偷偷上網(wǎng)和人聊天,但同時我發(fā)現(xiàn)他打字速度非???。我便拍拍他的肩膀,把他叫到一邊。顯然他也意識到自己的“違紀”行為,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安,但立刻又擺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我微笑著請他坐下,避重就輕地對他的打字速度進行了表揚。聽到老師對他表揚,原本傲氣的目光也漸漸變得溫和起來。
我撫摸著他的頭,讓他答應我一個要求。他疑惑地看著我,我明白他的心思,于是微笑著說:“老師想要你給全班同學表演你的‘絕技,你看如何?”看著我信任的眼神,他答應了我的要求。幾天以后,當漢字輸入測試軟件顯示每分鐘98個漢字時,全班同學都被他如此快速的輸入速度驚呆了。在同學們長時間的掌聲中,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了被認可的成功感。我立刻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對他豎起大拇指,齊聲對他說:“你真行,你真棒!”
經(jīng)歷了這樣一次賞識的洗禮,他開始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上課也不再影響其他同學了。以后的日子里,只要他有一點進步,就鼓勵他、表揚他。漸漸地,他對老師也尊重起來了,成績慢慢得到了提高,后來經(jīng)過努力,最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縣重點中學。
以上案例不難看出,一個看似“無藥可救”的學生,在“賞識”的奇妙功效下也能“起死回生”。學生每一個優(yōu)點的閃現(xiàn)都是賞識的好機會,老師要相信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相信“人向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真理,相信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nóng)民。其次,老師要有足夠的自信心,相信自已有能力去改變學生,相信“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獲”的真理。要讓學生在老師的賞識中體驗成功,樹立自信;也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在乎他的,讓學生找到成功的感覺。
允許學生犯錯誤,縮小學生的挫敗感,把學生的每一個優(yōu)點進行放大放大再放大,積少成多,水滴石穿。同時通過不斷地鼓勵,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就離成功不遠了。相反,如果一味地抓住學生的缺點不放,容不得學生犯錯,學生一犯錯就加以指責,反倒會讓他們產(chǎn)生厭惡情緒,甚至和老師鬧矛盾,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賞識教育中,我深深體會到賞識教育的無窮魅力,它能讓花兒開得更艷麗,讓樹木變得更加枝繁葉茂。但是,在體會賞識教育成功的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思考賞識教育的誤區(qū)。
賞識教育也有它的局限性。賞識不當,常會走向賞識教育的誤區(qū),結果將難有實效,得不償失。因此,筆者思考認為,在實施賞識教育的過程中要警惕踏入如下的賞識誤區(qū)。
第一,賞識教育替代批評教育。提到賞識,很多人會簡單地理解為“表揚”,等同于“鼓勵”,重視正面的賞識激勵,忽視大膽的批評和挫折的訓練,這是賞識教育的誤區(qū)之一。因為如此一來就會助長學生的傲慢無理,成為學生容忍錯誤的擋箭牌。實際上,賞識并不排斥批評,賞識是賞識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和進步,不是忽視學生的缺點、弱點和錯誤,該指正的問題要及時指正,該批評的錯誤也決不能遷就,其中的奧妙是運用批評要講求藝術,要在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在“夠朋友”、“看得起”的前提下批評,要讓學生以感激的心態(tài)接受這劑苦口的良藥。
第二,賞識教育重大輕小。重視大優(yōu)點,輕視小進步;賞識大長處,忽視閃光點是賞識教育的誤區(qū)之二。只抓西瓜,不撿芝麻的結果是丟了芝麻,也抓不到西瓜。賞識教育的本質是營造和諧的氛圍,在不斷的享受賞識中獲取愉快的情緒。因此,作為任課老師,學生只要有一點點的進步,有一點點的閃光之處,就應及時地給予肯定,要大力提倡“勿以善小而不‘賞”的做法。
“教育是一門藝術”,同樣“賞識教育”在教學中也要講究方法,技巧。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愛好等特點針對性的運用,切不可一概而論,以防止走入“賞識教育”的誤區(qū)。我們教育工作者,只要平時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我想一定會掌握更多更好的方法來服務于我們的教學。讓我們的教學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