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金華
“懂得感恩”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體驗幸福感,才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學會施恩與人。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感恩教育對于小學生,就像是在初春萌動的土地播下種子一樣,對于小學生的身心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讓孩子樹立感恩意識
要使學生學會感恩,首先要讓小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在生活中留心體驗關懷和溫情,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踐行感恩。用身邊事去感動學生,用身邊人去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并逐步落實到行動中。
1. 感恩父母,從細節(jié)做起。父母對孩子的生日、節(jié)日、喜好、習慣往往是了如指掌,從不會忽視。而孩子對于父母的生日、年齡以及父親節(jié)和母親節(jié)等紀念日常常是一問三不知。教學生感恩,就可以從這些細節(jié)入手,引導學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父母的恩惠,寫感恩日記。在“三八婦女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召開以“感恩”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組織學生為父母精心準備禮物,為父母洗腳,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平時生活中,對于父母的呵護與關懷要懂得說謝謝,經(jīng)常說些貼心的話,如“爸爸您辛苦了”,讓父母覺得安心。這樣的活動,不僅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了父母的辛勞,也讓學生懂得了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從細節(jié)做起孝敬父母就是感恩。
2. 感恩社會,感恩祖國,感恩大自然,感恩無處不在。學生身邊處處有值得感恩的事物,每天乘坐校車上學,應該感謝乘務人員為學生提供了安全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和周到細致的服務;感謝朋友對于自己的陪伴和鼓勵,感謝同學、小伙伴和自己一同成長,一同進步;感謝陌生人給予自己無私的關懷和幫助;感謝日益強盛的祖國,給學生提供了優(yōu)雅的學習環(huán)境,讓自己有受教育的權力;感謝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陽光、水、所有的物質條件。懂得感恩身邊的人,才會與人和諧相處;懂得感恩祖國,才會勤奮學習報效祖國;懂得感恩大自然,才能懂得要保護環(huán)境,不去破壞大自然。
二、發(fā)揮榜樣作用,教育學生學會感恩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對于認知能力尚不完善的小學生來講,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可以產生直接的教育效果。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身邊的例子,來教育學生學會感恩,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學會感恩。
1. 捐助儀式做契機,教育學生懂感恩。我們班級有幾名貧困學生接受了社會愛心人士資助,我引導他們寫信給捐助人,并以努力學習、關愛他人的實際行動作為對捐贈人的回報。他們的進步和變化,班級的同學看在眼里,他們的感恩行動,讓同學們感到,感恩并不遙遠,感恩就在身邊。在學校為貧困學生何同學舉行的捐助儀式上,班級同學紛紛慷慨解囊,我們班的捐款金額是學校最多的。
2. 講述感恩故事、學唱感恩歌曲、搜集感恩名言,感召學生的內心。學唱歌曲《愛的奉獻》、《感恩的心》,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懂得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友愛。為學生播放全國道德模范系列故事,傳遞正能量,讓學生受到榜樣的感召,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實現(xiàn)自我完善,最終回報生活。
三、感恩教育的歸宿,讓孩子學會“施恩與人”
感恩教育對于學生,應該如“春風化雨,潤物于無聲”。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了感恩,最終的落腳點,是學生用自己感恩的心,去做感恩的事,存善良之心,施恩與人。有了感恩之心,學生會有意無意中把感恩的思想觀念貫穿在每一件小事上。讓感恩活動進學校、進家庭、進社會。通過系列的活動,感恩教育結出了碩果,同學們之間的情感更加和諧了,學生體會到了快樂是生活之源,感恩是快樂之本。
總之,感恩教育不能是一陣風,需要長期地耐心地進行,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漸漸領悟。感恩教育不能是說教,需要與學校的各個學科,各項活動結合在一起去落實。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感恩教育是一顆神奇的種子,一旦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就一定會長成一株郁郁蒼蒼、挺拔偉岸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