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羅賓斯
請回憶下您最近一次求職面試的情景:當面試官提問結束之后,他是怎樣向你介紹這個職位和這家公司的?這時候,大多數(shù)經理人只會介紹正面信息。他們會說這個工作多有趣,團隊氛圍是多么友好融洽,有很好的晉升機會,待遇也很不錯,等等。即使他們明明知道這份工作以及這個組織中的負面問題,也會小心翼翼地避開。是啊,為什么非得把丑話說在前頭,而將一個優(yōu)秀的求職者嚇跑呢?
事實上,在招聘過程中,大概沒有人愿意受騙吧。如果工作面試者得到的信息是極度夸大的,那么接下來會發(fā)生一系列對組織不利的事情:首先,那些不合適的面試者很可能因對工作不滿而離開,而他們本來不該被招進來;其次,負面信息的缺乏會讓面試者建立不現(xiàn)實的預期,入職后可能很快就會失望;接下來,這導致員工滿意度降低,他們會比預期更早辭職;最終,當新雇員切身感受到工作的不如意之處時,美好的幻想會破滅,從而對組織失去歸屬感。
這時候,面試官們發(fā)現(xiàn),當初花在瀏覽申請材料和面試上的時間也是白白浪費了,何必如此呢!聰明的管理者會避免陷入這種被動境地,他們會采用“實際工作預覽”(realistic job previews)法與求職者溝通。通過實際工作預覽,求職者在簽約之前就能夠更真實地了解情況,包括負面的和正面的。沒有哪份工作和哪個組織是盡善盡美的。如果你在一開始就坦率對待求職者,那么你更有可能留住你的新雇員。
實際工作預覽平衡了工作的正面和負面。例如,除了講正面的,管理者可以告訴候選者,在工作時間跟同事聊天的機會很少,工作量不穩(wěn)定,在繁忙時期員工的工作壓力相當大。美國電信科技公司首席運營官阿努什 · 安薩里(Anousheh Ansari)是實際工作預覽的支持者。她說,為了嚇跑有預期的面試者,她會故意描繪一幅暗淡的圖畫。例如,她告訴他們每天工作時間可達10到12小時?!坝行┤说纛^就跑,但是留下來的人會承諾并樂意為工作付出一切”,她說。
證據(jù)表明,經歷過實際工作預覽的面試者,對未來的工作抱有較低的、較實際的預期,并且能更好地準備積極應對工作以及令人沮喪的因素,較少發(fā)生令人意外的離職。然而,只呈現(xiàn)工作的積極面,從而誘使新成員加入組織,就像一場草率的婚姻,雙方很快都會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