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一陣文學熱浪的掀起,郭敬明、韓寒為首的眾多當代小說作家脫穎而出,而作為“80后”作家的代表之一的郭敬明寫作風格獨樹一幟,廣受歡迎。他的作品是可以很好地將冰火兩重天融合在一起的,既完美無疑的尊重了文學藝術(shù)創(chuàng)作,又兼顧了當今時代現(xiàn)實市場利益趨向,這是非常難得的。本文主要針對郭敬明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和消費者情感傾向性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剖析。
關(guān)鍵詞:郭敬明;小說;語言風格
作者簡介:佟雪煥(1992-),女,遼寧省遼陽市人,大學本科學歷,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 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3-0-02
一、郭敬明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
(一)以言情為主基調(diào),以輕柔婉約為特色
縱觀郭敬明的作品,言情深深地植入其中,《夏至未至》中傅小司與立夏之間的情愛描寫的細膩生動,郭敬明以極具才氣的詩意手法以及唯美的愛情故事將這部作品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字里行間不失柔美婉約之氣,而此等柔婉的寫作風格也恰到好處的服務于言情小說,塑造的是一種青春時期清新、寧靜的愛?!蹲笫值褂坝沂帜耆A》被作者自稱為是一部關(guān)于青春校園散文作品,但是卻在郭敬明收放自如、盡情揮灑的筆下成就了依然極富柔情的言情作品,青春時代的清澈內(nèi)心與純潔愛戀。甚至是玄幻小說《幻城》也一樣是能夠在敘事、描寫等段落的字里行間找到柔和的文筆特點的。像這樣的文風多被評判為矯情、做作,郭敬明心思之細膩把每一處傷感、每一處難過都用他極具柔情的手法渲染的非常鮮明。
因而,也有不少人批他的作品是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墒菍τ谝粋€作家來說,文字就是就是表達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語言,正是因為郭敬明毫無保留地把自己青春時代的那些年華光影中,自己的真心所想、所感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給讀者,才能引發(fā)年輕讀者的共鳴,當今時代,許多中學生都是面臨著很多壓力的,但又由于多種原因而無法排解,因此,一旦看到了這種細膩柔婉的言情作品時會很快就愛上的。這就像現(xiàn)在很多年輕孩子同樣喜歡許嵩、汪蘇瀧、徐良等同樣被批為矯情的歌手一樣,其原因想必是如出一轍。況且每個人生于世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作家同樣有各自風格迥異的寫作特色,而郭敬明這種所謂的“矯情”寫法亦不能一味地被唾棄與否定,因為它的存在是合理的,是受歡迎的。
(二)強烈的視覺轟擊和華麗的詞藻堆砌
所謂華麗的詞藻,即修飾文詞的典故或華麗的詞語等,多用于駢文等賦體文章中以增強意境的婉約之感,又或依靠堆砌大量的華麗辭藻來吟詠奢侈的高端生活或自身的情感,這樣的寫法相較之求真務實的手法更容易在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眼球。郭敬明巧妙地運用各種華麗的語言為自己的小說制造了一種華美的視話效果,讀讀者造成了強大的視覺沖擊,這種藝術(shù)手法可以輕松的營造一種置身于云端的氛圍,使讀者在初涉其文時更多的是注意這種舒適感和對美好的享受,以此增強其文學作品的吸引力。
當今時代背景下,許多青年喜歡文字,熱愛文字,僅僅是為了從中找到一種可以宣泄自己情緒的突破點,能夠在虛幻的文字世界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空虛感,因此,大多偏愛選用華美的語言。郭敬明的寫作特色則剛好符合其喜好,大部分的文學作品中都不乏大量堆砌的華美詞藻或是營造某種華麗的視覺效果。廣受青年朋友喜愛的《小時代》在文字上還是樸實無華的,可是在人物刻畫、奢侈品介紹、場景描寫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勾勒中依然流露出了上層人士生活中的華麗場面,使讀者在自己的腦海中不自禁的展現(xiàn)出一幅富麗堂皇的畫面。
另外,他的玄幻小說《爵跡》以及《幻城》的語言描寫已經(jīng)在華麗詞藻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由于小說中所有內(nèi)容完全是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因此對于人物的相貌、服飾、性格特征以及場景的描寫都是用大量的華麗詞藻堆砌而成。然而,由于受眾面之廣,人們對其這種藝術(shù)表達手法褒貶不一。有人稱,華麗的詞藻剛好可以襯托出郭敬明獨有的文學作品風格,剛好合適;另有人稱,所謂“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蔽膶W作品語言干癟,味同嚼蠟,當然不行,但銀樣镴槍頭也未必見得好,最好是銀樣銀槍頭。披文以入情,情動而辭發(fā),過多的華麗辭藻反而讓人覺得矯揉造作。而且,就郭敬明的眾多作品來看,他的華麗辭藻非但多而且不免千篇一律,這樣,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多或少會有所混淆,使人物形象模糊,不鮮明,除了主要人物之外,很難清楚記得其他的人物特征。
二、郭敬明文學作品的消費者情感傾向性
(一)滿足消費者的“配方”化的情感生產(chǎn)方式
在中國當下的“消費”需求下,消費逐漸形成了一種富有價值取向的社會思潮。其中“配方”化就是消費主義文藝的主要文化模式之一。在郭敬明的文學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配方”化情感生產(chǎn)方式主要體現(xiàn)為懷舊及三角戀情導致的分崩離析的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
《幻城》的整篇敘事基本采用倒敘的形式,以回憶的形式讓行文過程中籠罩了懷舊的傷感基調(diào),又如《夏至未至》中無論是朋友、同窗、夕陽還是街邊泛著光影的香樟樹,無一不展現(xiàn)了舊日里的絲絲回憶,傷感、惆悵卻又不失溫暖、歡樂,泛黃的回憶總能更是能夠讓讀者輕易地走進文中,深入的體會其中情感,喚起自己內(nèi)心的回憶,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進而產(chǎn)生一種購買欲。另外,郭敬明在對兄弟姐妹及朋友之情的描寫上也是極具殺傷力的?!痘贸恰分谢醚┑蹏男』首訖芽蔗尀榱俗尭绺缈ㄋ鳌獓耐醯玫阶杂伞⑿腋6鴼⒘嗽S多的占星師,同時,卡索為了弟弟能夠復活而不惜一切代價去找傳說中的隱蓮,此兄弟之情深感染了無數(shù)讀者?!缎r代》中,顧里、林蕭、南湘、唐宛如四個女孩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友情讓人愛恨交織,而《夢里花落知多少》中微微、聞靖、林嵐這三個女孩的友情與境遇同《小時代》堪稱如出一轍,最終都以三角戀情的出現(xiàn)使友情產(chǎn)生了裂痕。
由此,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深厚、彼此愛護使讀者羨慕非常,而多年密友卻因為三角戀情的出現(xiàn)而分崩離析又讓人無比惋惜與同情,這樣的感情糾葛使消費者產(chǎn)生強烈的將此書據(jù)為己有以供仔細品讀的愿望。
(二)制造噱頭
無論是懷舊還是“配方”的其他模式都是通過對消費者的內(nèi)在心里進行感染而制造噱頭則是從感官上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在郭敬明的文學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噱頭主要為性和死亡。雖說對于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性的話題是不被認可的,但是市場調(diào)研證明,帶有性這一噱頭的文學作品廣受讀者歡迎,因此“80后”的文學作品在此方面做了一定的調(diào)整,雖不至露骨但卻仍有一定描寫,像是《小時代》中對人性感美麗的描寫就頗多,而且其中也不乏一些類似于亂倫、同性戀等“重口味”的描寫。而談到死亡這一噱頭讓許多人都心頭一顫,在郭敬明的文學作品中《悲傷逆流成河》是最具這一特點的,人死、心死、冰冷、灰暗狠狠地抨擊著讀者的內(nèi)心,鮮血是刺眼的視覺效果塑造,小說中人物易瑤的自殺鮮血橫流,強烈地刺激著讀者的內(nèi)心。雖然,對于廣大青少年的文學作品來講更應該宣傳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一面,但是郭敬明的作品中大肆的渲染這種悲觀的、消極的情緒很難不讓人往可以制造噱頭的角度上想。
(三)夸張的奢侈欲
當今社會趨勢所致,更多的人滿足于奢侈的消費以彰顯自身的形象地位,以價格衡量商品質(zhì)量的觀點越來越多,由于郭敬明自小的家庭背景影響以及他個人也是一個成功的商業(yè)人士,他的文字里更多的影射的是上層社會的奢侈、高貴之風,《小時代》夸張的奢侈品牌、奢侈生活的描寫無處不在,那種由金錢堆積而成的風雅生活被加以夸張的手法描寫得淋漓盡致。然而,在當今社會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這種寫法卻巧妙的融合其中,看不出一點偏頗,以文學作品巧妙的迎合當今時代背景是作家巧妙的創(chuàng)作手段。雖然會招致部分人的批判,但同時,也有部分人以辨證的眼光審視這個時代、審度這部作品。
參考文獻:
[1]王浩.郭敬明文學作品寫作風格研究[J].藝術(shù)科技,2013(9)
[2]全仕霞.郭敬明小說敘事方法[J].北方文學,2012
[3]劉俊峰.由郭敬明《幻城》看“80后”寫作[J].小說評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