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瑞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530-01
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是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腦、腎、等臟器質(zhì)性改變的一種全身性疾病,以頭昏、眼花為主要癥狀的高血壓病,屬于中醫(yī)學“眩暈”范疇。眩暈病是以頭昏眼花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乘坐車船,旋轉(zhuǎn)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惡心、嘔吐、出汗,甚則昏倒。
1 病機分析
眩暈發(fā)病機理的內(nèi)在因素極多。如情志不遂、飲食失節(jié)、內(nèi)傷虛損、跌撲損傷致瘀血內(nèi)傷、體質(zhì)的陰陽偏盛或偏虛、氣血功能失調(diào)均可引起陰陽氣血失調(diào),表現(xiàn)為眩暈。
眩暈病變臟腑主要責于肝腎,日久累及心脾。在于肝者,多由于情緒激動或憂思焦慮,致肝火偏旺,肝陽上擾清空,或肝郁氣滯,郁而化火,肝火上擾清竅,病性屬實證。在于腎者,多由于先天秉賦不足、房勞過度、病久內(nèi)傷虛損,導致腎陰精虧耗,又因肝腎同源,臨床多表現(xiàn)為肝腎陰虛之象,肝腎陰精不能上充腦髓,又不能下涵肝木,以致虛陽上越,病性屬虛證或虛實夾雜證。眩暈病機復雜,變化多端,除上述情況外,仍有痰濁中阻、瘀血內(nèi)阻、陰陽失調(diào)等發(fā)病機理。
2 治療
2.1常用治法
治療原則在于補虛瀉實,調(diào)整陰陽,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咎瑛老師特別重視從肝論治,兼顧活血化瘀、燥濕化痰之法,遣方用藥,不拘一格,收效顯著。現(xiàn)將筆者跟隨咎老師多年中醫(yī)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經(jīng)驗總結如下:
(1)平肝潛陽法:適用于肝陽上亢證者,癥見臨床表現(xiàn)以眩暈,耳鳴,頭目脹痛,失眠多夢,遇煩勞郁怒而加重,急躁易怒,肢麻震顫,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或數(shù),方選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粉(兌服)10g、鉤藤(后下)15g、石決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菊花(后下)15g、白芍15g、牛膝15g 、桑寄生30g。
加減:若眩暈較甚,嘔吐頻作,可加代赭石30g(先煎)、法夏15g、竹茹15g;若脘腹悶納呆加砂仁15g、白蔻仁15g;若痰郁化火,心煩口苦可加黃連10g、瓜簍15g;若兼見耳鳴重聽,加郁金15g、菖蒲15g。
(2)育陰潛陽法:適用于肝腎陰虛,虛陽上擾證者,癥見臨床表現(xiàn)以頭暈日久不愈,精神萎靡,少寐多夢,健忘,耳鳴齒搖、兩目干澀,視力減退或遺精滑泄,肢體酸軟,心煩,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方選杞菊地黃丸加減。生地15g、女貞子12g、淮山藥15g、旱蓮草12g、玄參15g、菊花(后下)10g、枸杞子15g、丹皮10g
加減:若陰虛火旺甚者,加龜板15g,知母20g、黃柏15g;若心慌、失眠、健忘,加酸棗仁15g、石菖蒲15g、炙遠志15g。
(3)健脾化痰祛濕法:適用于痰濁中阻證者,癥見眩暈,頭重昏蒙,伴胸悶,脘腹痞滿 ,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苔膩 ,脈弦滑。方選: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半夏10g、橘紅10g、天麻10g、白術12g、茯苓12g、甘草3g、鉤藤(后下)15g
加減:若眩暈較甚,嘔吐頻作,可加代赭石30g(先煎)、法夏15g、竹茹15g;若脘腹悶納呆加砂仁15g、白蔻仁15g;若痰郁化火,心煩口苦可加黃連10g、瓜簍15g;若兼見耳鳴重聽,加郁金15g、菖蒲15g。
(4)通竅活血法:適用于瘀血阻竅證者,癥見眩暈,頭痛,伴肢體麻木,心悸,失眠健忘,耳鳴耳聾,口唇紫紺、舌紫、脈澀等。方選:通竅活血湯加減。桃仁10克、紅花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丹參15克、葛根15克、地龍15克。
(5)滋陰補陽法:適用于陰陽兩虛者,包括更年期綜合征,癥見頭暈顴紅,氣短健忘,腰膝酸軟,夜尿增多,男子陽痿、遺精,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淡,苔薄白,脈沉弱。此時治療單以甘寒養(yǎng)陰則陽氣益耗,純用辛溫助陽則陰氣益?zhèn)委熞远蓽訙p,如仙靈脾20g、仙茅12g、知母12g、黃柏12g、當歸12g、生地20g、熟地20g,巴戟天12g。
在分型治療基本方的基礎上,各法均可隨癥加減:如頭痛者明顯加川芎、蔓荊子、藁本、白芷;不寐者,加肉桂、黃連;夜寐易醒,加柏子仁、夜交藤、炙遠志、合歡皮、茯神等;盜汗加浮小麥、銀柴胡、胡黃連、地骨皮;氣虛自汗加煅龍骨、煅牡蠣、玉屏風散;心悸嚴重者加桂枝、炙甘草、丹參、砂仁、檀香、百合。大便秘結加玄參、火麻仁、生大黃(后下)、肉蓯蓉等;腰膝酸軟加杜仲、續(xù)斷;肢體麻木加地龍、烏梢蛇。
2.2 老年患者用藥特點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突出特點多為一人多病,即多種疾病同時存在于同一名患者,如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病、慢性肺性疾病、腦血管意外等,疾病長期伴隨老年病患者,短期無法根治;另外,老年人免疫力及生理機能下降,氣血津液不足,進而影響機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日久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故老年人眩暈(原發(fā)性高血壓?。┑闹委煟枰櫦凹娌?,且須注意扶正,調(diào)養(yǎng)氣血津液,伴高脂血者加生山楂、澤瀉,化脂降濁;伴腦動脈硬化者加三七、生牡蠣、三棱、丹參,活血化瘀;伴冠心病,有心絞痛者加檀香、薤白、丹參,行氣活血;伴糖尿病者加天花粉、葛根、黃精、生地,清熱養(yǎng)陰。
2.3 辨證使用中成藥、中藥靜脈制劑
根據(jù)“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臨床正確地辨證論治使用成藥、中藥靜脈制劑,選用切中病機的中成藥、中藥靜脈制劑,多能得到滿意效果。
(1)中成藥
①肝陽上亢證:可選擇松齡血脈康等
②肝腎陰虛證:可選擇杞菊地黃丸、天麻醒腦膠囊等
③瘀血阻竅證:可選擇血塞通膠囊、腦心通膠囊、銀杏葉膠囊
(2)中藥靜脈制劑
①瘀血阻竅證:可選擇黃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丹參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
②肝腎陰虛證:生脈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