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
摘 要:隨著當前各種傳媒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迅猛發(fā)展,多元化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滲透校園,外界的刺激與誘惑,使學生的價值標準與道德取向發(fā)生偏移,有的學生甚至無法明辨是非,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取舍;而且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使學生的道德認知、行為出現誤區(qū)或盲區(qū)。如:心理脆弱、低齡戀愛、網絡沉迷、狂熱追星、單親兒童問題等等,尤其是現在獨生子女多,聽慣了肯定、表揚,受不了半點批評和委屈,更經不起任何困難、挫折和失敗的打擊。班主任開展德育活動時,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明,蠻辦法不行,這對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更高的要求,也就決定了教師必須讓自己的德育有“魅力”,讓學生喜聞樂見、心悅誠服,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主題班會;德育作用;工作量
在新形勢下,充分發(fā)揮主題班會的德育作用,使學生個體在集體活動中完成自我教育與自我提高,明確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中的角色定位與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調查的情況看,傳統的主題班會,由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與作用不夠明晰,德育實效性較差。
一、主題班會常見類型
1.批評式班會
班主任將一段時間以來班級出現的問題通過班會的形式解決,主題班會開成了批評會、意見會。老師整堂課都綁著臉,說學生這不對那不對,要學生這怎么做那怎么做。教師言辭激烈而學生默默無言,課堂氣氛沉重。班會作用是雷聲大雨點小。
2.隨意式班會
班主任將瑣細工作放入主題班會中,以自己為主體空空泛談,天馬行空,想到哪兒講到哪兒,班會主題成了擺設,班會內容雜亂無序。班會開的沒什么主題,班主任關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各個方面一把抓。班主任什么都強調,什么都講,結果學生不知所以云,等于什么都沒說。
3.包辦式班會
班會雖有主題,卻是徒有形式,班會成了班主任的一言堂,忽視了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自身存在的問題,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難以發(fā)揮,參與熱情低,班會內容呆板空洞。
4.挪為他用的班會
有些班主任把班會課拿來上自己的習題課,有的用來做學校布置的班級任務,有些直接拿來考試,有些就干脆讓學生自己自習。
5.以功力性為主的班會
為了應付學校的規(guī)定任務,班主任在功利心的作祟下,班主任和班里的班干部聯合起來一起作弊。在班會課時,利用一些操作手段,班集體就能在一些評分中獲勝或少扣分。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起著誤導作用。
6.辦公型班會
班主任開完每個星期的教師例會,就把班會當作辦公開會一樣,傳遞學校的要求和任務,把任務分配下去。形式古板、單調,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7.以班主任自發(fā)感慨的班會
班主任自我膨脹感,大發(fā)感慨當初自己是學生時,多么勤奮上進聽話,學習成績多么優(yōu)秀,能力技能多么高超。說現在的學生這方面那方面不行,比不上自己,把學生說的一文不值,全然不考慮學生的感受。
以上各種主題班會的形成,與當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和個人素質密不可分,片面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過于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然就會造成主題班會德育目標的設置過于空泛,內容過于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方法和形式單一枯燥。這些主題班會,忽視了學生參與的主體性,過于強化了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中的地位與作用,起不到良好的德育作用。
二、起不到良好德育作用的班會主要原因
1.升學壓力的影響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升學率的功利性的吸引下,學校、老師、家長都片面地強調升學,不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不尊重學生主體反應,甚至采用專制手段、強制措施,對學生被動灌輸。將學校視為工廠,將班級視為車間,將學生看作機器。“目中無人”,只有分數和升學率。
2.學校領導的決策
學校領導對班主任的工作的價值取向和評價決定了班會課是否有效。學校管理者對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只是簡單地安排學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認真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忽略了班主任是用什么樣的方式完成任務,達到的效果如何。在職稱評定中也只是看上報上來的數據,而不注重成效,這種不正確的價值取向,不合理的評定方式對班會的影響也是很嚴重的。
3.班主任經驗欠缺
就筆者所在學校而言,許多老師都不愿當班主任,評上高級職稱后就很少有人再想當班主任。這樣班主任一般都由剛畢業(yè)分配或新調來的老師擔任,新班主任方法欠缺,又急功近利,就大大削弱了班會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同時,學校對班主任培訓方面的注意度和重視性不夠,彼此之間交流經驗的會議也很少,這樣的班主任就缺少提升管理經驗的外部空間,沒法充分利用班會進行有效的教育。
4.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與實踐脫節(jié)
雖然現在大力倡導新課改,教育教學理念也是越來越豐富、合理化,但是新課改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正處于探索實踐階段,老師甚至領導可能會在實踐中曲解理論,班主任不能有效地把新的教育理念轉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更談不上應用于自己的教書育人的工作實踐中,因此出現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穿新鞋走老路的尷尬處境。
5.班主任任務繁重,工作量大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且長期的系統工作。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既要對學校、社會負責,又要對學生、家長負責,還要溝通任課教師做好協調工作。工作中雖無大事,但件件非小事。班主任大都是學校的教學骨干力量,在管理班級的同時還要承擔大量的教學任務,分身乏術,于是避重就輕,能省就省,就很難用心把班會開得富有成效。
總之,重視主題班會的作用,開展靈活多樣的主題班會,能夠促進班主任隊伍建設、加速班主任專業(yè)化發(fā)展,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主題班會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已成為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利用好主題班會這一形式對中學生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這也是廣大班主任應重點探討的問題。
(作者單位 河南省項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