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芹
幼兒年齡小,好玩好動,注意力時間短,教師如何吸引孩子,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活動,我認為,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除了經常運用的游戲、故事、兒歌、謎語、音樂、表演等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外,巧妙地運用肢體語言,充分發(fā)揮肢體語言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也是成功實現(xiàn)幼兒教育目標的途徑之一。
幼兒年齡雖然小,但是喜歡模仿。對于幼兒的活動表現(xiàn),即使看似平常,教師也應充分運用積極的評語并配合手勢或眼神等肯定其表現(xiàn)。如:在當幼兒正確回答提出的問題時,我會用勝利的表情,并和大家一起鼓掌祝賀;當孩子缺乏自信心時,我會豎起大拇指。其實,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都能對幼兒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且我還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加上不斷變換的肢體語言來吸引幼兒,幼兒的眼睛就會隨你而動,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身上,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數(shù)數(shù)時,我不斷變化手指數(shù)量,讓幼兒的小手跟著我的手指數(shù)量進行變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又如在學英語單詞蘋果時,我說:小朋友喜歡吹氣球吧,和老師一起吹氣球。手放在口旁邊做吹氣球的動作,氣球越吹越大,同時說蘋果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孩子非常高興,這樣就會把幼兒的視線牢牢地吸引住??梢姡變旱淖⒁夂苋菀妆唤處煹膭幼魉刂?。在活動過程中,教師運用生動有趣的肢體語言,會不自覺地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教師根據(jù)主題活動的內容,充分利用教學素材和網(wǎng)絡資源收集相關的兒歌、謎語、故事等,啟發(fā)幼兒用肢體語言去表達,最簡單的動作是按節(jié)奏拍手朗讀兒歌,還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來表演故事。例如,孩子非常喜歡和動物交朋友,學習《老虎》的兒歌:“我是一只大老虎,晚飯以后去散步,森林里面走一趟,老虎老虎真威武。”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創(chuàng)編的動作很形象,這樣既能滿足幼兒心理需求,又達到了較好的活動效果。讓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突出在玩中學,在做中學,體現(xiàn)了在活動中求發(fā)展的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時期是游戲的時代。只要有興趣,什么事情孩子都會樂意參加,反之他們就不理睬。因此,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顯得尤為重要。對孩子而言,我們要采用正確的引導方式,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通過肢體語言的運用及有聲語言的有機結合,能達到“眉來眼去傳情意,舉手投足皆語言”的境地。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雁鳴湖鎮(zhèn)學校)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