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治海
【中圖科分類號】R725.1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394-02
輪狀病毒性腸炎,又稱秋季腹瀉,多見于秋冬季,呈散發(fā)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1】。可導致脫水、酸中毒等, 對嬰幼兒健康危害極大。我科于2013,09~2013,12共收治輪狀病毒腸炎204 例, 其中102 例加用消旋卡多曲聯(lián)合治療, 療效滿意,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204例均具有發(fā)熱、嘔吐、腹瀉等腸炎癥狀,并經酶標法檢測輪狀病毒陽性, 排除營養(yǎng)不良、肺炎、肝炎等并發(fā)疾病。其中男112 例, 女92 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102例,治療組102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臨床癥狀及病情程度方面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抗病毒治療,配合口服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連活菌片;必要時加用口服補液或靜脈補液。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消旋卡多曲片。每次每公斤體重1.5mg,每日3次,單日總劑量不超過每公斤體重6mg。記錄患兒一般情況、瀉次數(shù)、糞便性狀及量、脫水糾正情況。療效判定: 參照1998年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究會關于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2] 。
1.3 療效評定標準(1)痊愈: 3 d 內腹瀉消失、脫水糾正、大便呈黃軟便,大便≤2 次/d,體溫正常,癥狀和體征消失,大便常規(guī)正常;(2)好轉: 3 d 內腹瀉次數(shù)明顯減少,呈稀便,水分減少,大便≥4 次/d,脫水明顯好轉,體溫正?;虻蜔?,癥狀和體征改善,大便常規(guī)好轉;(3)無效: 3 d 內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重,大便常規(guī)無好轉。
2 結果
治療組:治愈66例,好轉19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83.3%。對照組:治愈52例,好轉20例,無效30例,總有效率70.6%。兩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3 討論
輪狀病毒腸炎好發(fā)生在6個月至2歲嬰幼兒[3],是秋、冬季小兒腹瀉常見多發(fā)病癥之一。可導致水、電解質分泌增加而回吸收減少,因而發(fā)生腹瀉。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消旋卡多曲口服佐治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顯著。消旋卡多曲是一個腦啡肽酶抑制劑,可選擇性、可逆性的抑制腦啡肽酶,減少水和電解質的過度分泌。且對胃腸道蠕動和腸道基礎分泌無明顯影響。是治療嬰幼兒腹瀉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4]。本結果表明, 加用消旋卡多曲口服在止瀉時間及全身癥狀改善方面, 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加用消旋卡多曲口服能明顯縮短病程、減少患兒的痛苦,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92-296.
[2] 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1998,13(6):384.
[3] 胡亞美,江載芳,方鶴松,等.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 版.上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89-1294.
[4] Matheson AJ, Noble S.Racecad ot ril[J]. Drugs,2000,59( 4) : 82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