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為
摘 要:教師不但要教好書,還要學會聽課。因為聽課是教師的一種必要的教學活動,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最有效的途徑。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聽課這一環(huán)節(jié),珍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好機會。
關鍵詞:教師聽課;做好準備;確保質量
一、教師要做好角色的轉變,端正心態(tài),虛心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做好聽課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是要抱著向人家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來聽課,做一個愛學習的“小學生”。是的,雖然聽課不像參加什么聽證會,需要做大量的會前的調查,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但是,我們要想通過聽課向人家學習,就得做一個有心人,提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比如,要聽誰的課呀?要知道人家講的是什么課呀?自己事先找來課本看一看,初步掌握課文的內容,寫的內容是什么,怎么寫的?存在哪些疑難問題,還可以設想一下,要是讓我來講這一課,我怎么教教學效果才會更好呢?設想幾個思路,幾種教學方案。再來驗證一下人家是怎么教的。這樣對比一下,就會大大地提高你的教學水平。否則的話,你一點準備也沒有,到聽課的時候,才匆匆拿上聽課筆記本走進教室,你對教材也不熟悉,人家怎么講,你也跟著人家,讓人家牽著鼻子走,被動得很,這樣聽課的效果就不會很好。
二、教師學會聽課,這樣才能提高聽課的效果,在聽課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和做好記錄,確保聽課的質量
我們在聽課時,要集中注意力,做到全神貫注。關鍵是觀察關鍵處,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不在于教師講得多么好,而在于學生學會了多少?觀察人家用的教學方法得不得當,哪些值得自己借鑒,哪些需要改進。因此,我們要學會在聽課時,做到邊聽、邊看、邊想。要學會聽:聽人家是怎么講的,中心是不是突出,詳略是不是得當,教學方法應用得當不得當,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不是明顯等等。要學會看:看人家講課的精神狀態(tài)是不是飽滿,教態(tài)是不是得體自然,板書設計是不是合理簡潔,教師的應變能力是不是很強,學生的參與研究性學習是不是到位等等。要學會想:我們要做到邊聽,還要做到邊想。人家講的內容是不是到位,應該怎么講會更好一點,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是到位,還應該怎樣進一步提高等等。
總之,教師不僅要做到教好課,還要做到聽好課,這樣對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是大有好處的。一定要重視聽好課,學會聽課,你一定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教師。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萬發(fā)鎮(zhèn)中心小學校)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