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驕
【摘 要】 目的:對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的治療方法和療效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選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患者87例,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分別采取手術治療的66例患者,設為觀察組;采取保守治療的21例患者,設為比對組。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達98.48%,比對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1.43%。結論:根據(jù)患者的胰腺囊腫特征選擇合理治療方式,并加強抗生素的合理應用,以及嚴格污染途徑控制,能夠有效的提高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的治愈率。
【關鍵詞】 慢性胰腺炎 胰腺囊腫 臨床治療
【中圖分類號】 R657.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070-01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腫、充血,或出血、壞死。臨床上出現(xiàn)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炑湍蛑械矸勖负可叩取B砸认傺字饕憩F(xiàn)為慢性腹痛及胰腺內、外分泌功能不全,它與胰腺癌的發(fā)生有關。胰腺囊腫(pancreatic cyst),可包括從良性到惡性的不同疾病,一般可分為真性囊腫、假性囊腫和囊性腫瘤,其中又以假性囊腫在臨床上最為常見,而囊性腫瘤的發(fā)病率在近年來有上升趨勢。真性囊腫有先天性單純囊腫、多囊病、皮樣囊腫、潴留囊腫等,囊腫內壁覆有上皮。假性囊腫的囊壁為纖維組織構成,不覆有上皮組織。囊性腫瘤有囊性腺瘤和囊性癌。盡管以上病變都是以囊性改變?yōu)橹?,但是由于其病理基礎不同,因此在病因病理、表現(xiàn)、診斷及治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臨床中,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的發(fā)生也較為常見,為了提高對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的有效治療率,我院選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7例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患者,進行了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療效顯著?,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7例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最小的患者16例,最大的患者72歲,平均年齡為(43.42±4.78)歲。臨床癥狀主要為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伴有中上腹部包塊;實驗室檢查,血淀粉酶升高至229 ~1 205 IU/L,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增高至12.7-27.6×109/L,尿淀粉酶升高至 2 503 ~ 27 954 IU/L;超聲、CT檢查,87例患者均確診為胰腺囊腫。
1.2 方法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囊腫直徑超過5cm,觀察2個月后囊腫不見縮小,同時伴有胰管結石或膽胰管梗阻等,臨床癥狀明顯的患者,我們采取手術治療,在本研究中,有66例患者符合以上情況,設為觀察組,手術的方式包括囊腫外引流及囊腫胃吻合、囊腫及胰體尾切除、胰頭十二指腸切除、囊腫空腸 Y 型吻合等。另外21例患者,給予保守治療,設為比對組。觀察兩組的療效。
2 結果
觀察期間,比對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囊腫明顯好轉有15例,有效率為71.43%,6例無效,占28.57%;觀察組的有效率達98.48%,詳見表1。
3 討論
治療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首先是對胰腺炎的治療,然后根據(jù)胰腺囊腫的不同特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的適宜選取手術治療:①囊腫增大迅速對膽道、胃腸道形成明顯壓迫并出現(xiàn)臨床癥狀者;②囊腫繼發(fā)感染已形成膿腫;③胰瘺出現(xiàn),非手術治療無效;④囊腫破裂造成腹膜炎;⑤并發(fā)胰腺腫塊難以鑒別者;⑥非手術治療 3 個月后囊腫無變化者。囊腫較小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療。
本研究中 21例患者行內科保守治療,臨床癥狀好轉、囊腫縮小15例。有66例患者實施了對癥的手術治療。本組采用囊腫空腸 Y 型吻合術的有35例,治愈 29 例。囊腫位置高時可以行囊腫胃吻合術,同樣,囊腫十二指腸吻合術適用于距離十二指腸較近的胰頭部囊腫,本組囊腫胃吻合術3例,治愈 3 例,行囊腫十二指腸吻合術 8 例,治愈 8 例。對囊腫表淺且無分隔者行 B 超引導下經(jīng)皮囊腫穿刺置管引流,位置較深的部分胰腺囊腫可行經(jīng)內鏡乳頭膿腫引流術,有研究報道該方案引流成功率較高,復發(fā)率低。對于開腹手術不耐受患者也可以行內鏡下胃十二指腸囊腫吻合術,此微創(chuàng)外科技術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為該類患者提供了另一種可選擇的治療方案。外科治療主要適用于囊腫較大,位置較深且囊腫有分隔的患者,手術方式以囊腫空腸吻合內引流為首選。手術治療中囊腫空腸 Y 吻合是常用術式,適用于各部位囊腫,引流效果良好,并發(fā)癥少,對出現(xiàn)的多發(fā)性囊腫,即便選擇內引流也不會引流完全徹底,可考慮胰體尾切除或胰十二指腸切除;囊腫外引流對于病情較急,囊腫有繼發(fā)感染或膿腫出現(xiàn)且全身癥狀較差的患者較為適用,術中對多房性囊腫探查,置入多根粗大乳膠引流管徹底引流,壞死組織及膿液可通過乳膠管沖洗和排出,故應保持乳膠管通暢。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達98.48%,比對組的治療有效率為71.43%。結果充分顯示,根據(jù)患者的胰腺囊腫特征選擇合理治療方式,并加強抗生素的合理應用,以及嚴格污染途徑控制,能夠有效的提高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囊腫的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祝兆剛.胰腺囊腫手術并發(fā)癥的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
[2] 葛振明,李玉明,錢俊波,等.內鏡下經(jīng)十二指腸乳頭引流治療與主胰管相通的胰腺假性囊腫[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1(1):78 -79.
[3]王炳煌. 重癥急性胰腺炎非手術治療恢復后的轉歸和結果[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00, 6: 424-426.
[4] 區(qū)金銳,侯寶華. 胰腺囊腫分類及治療進展[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28(5):410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