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蘭
【摘 要】目的:探討小兒支原體肺炎不同年齡組臨床特點,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及護理方法。方法:將310例確診為支原體肺炎的兒童按不同年齡分為3組:<3歲組、3 -5歲組、>5歲組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5歲以下支原體肺炎占很大比例,而且臨床表現(xiàn)亦有明顯不同之處。所有病例用阿奇霉素治愈。結論:小兒支原體肺炎好發(fā)于5歲以下的兒童,不同年齡組臨床特點不同,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療效肯定。
【關鍵詞】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特點;護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200-02
肺炎支原體(MP)是小兒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針對小兒支原體肺炎不同年齡組臨床表現(xiàn)不相同,本課題試圖探索這方面的一些特點。現(xiàn)將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確診的310例支原體肺炎的兒童按不同年齡分為3組:<3歲組、3一5歲組、>5歲組,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兒中診斷支原體肺炎310例為觀察對象。310例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120例,女190例。年齡9d一14歲,其中<3歲150例,3一5歲100例,>5歲60例。
1.2 方法 采用晶美生物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生產的ELJSA試劑盒定性檢測患兒血清中特異性MP-lgM抗體,310例均為陽性。
1.3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輕度貧血42例,中度貧血3例(骨髓提示增生性貧血),WBC>10×109·L—165例,其余正常。中性粒細胞>0.6,161例,BPC減低3例。
1.4治療 本組病例肺炎支原體快速培養(yǎng)法檢測陽性后均予阿奇霉素針劑10 mg/(kg·d)靜脈滴注,連用5d,停藥后改口服阿奇霉素2一3個療程。總療程3一4周。
1.5療效標準 痊愈:用藥后3d內體溫恢復正常,7d內咳嗽消失、肺部體征消失,14 d內胸部x線檢查恢復正常。顯效:用藥后7d內體溫恢復正常,14d內咳嗽消失、肺部體征消失,胸部X線檢查大部分吸收。無效:用藥7d體溫未恢復正常,咳嗽及肺部體征無改善。
1.6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13. 0統(tǒng)計軟件,行x2檢驗。
2結果
發(fā)熱235例,其中高熱39例,其余為中低熱,熱程為5一60 d,其中>14 d者48例??人?05例,其中咳痰182例,大多白色痰及黃痰,痰中帶血有5例,干咳123例。有48例表現(xiàn)為犬吠樣咳嗽,具體表現(xiàn)見表1。 MP肺炎患兒中以嬰、幼兒為多,5歲以下占80.6% (250/310 )。在咳痰、干咳、肺部啰音方面<3歲組與3—5歲組及>5歲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發(fā)熱及肺外并發(fā)癥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l),而胸部X線表現(xiàn)3組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310例患兒全部治愈。
3 討論
近年來,發(fā)現(xiàn)小兒MP感染并不少見,有報道認為支原體肺炎占非細菌性肺炎的1/3以上,占全部小兒肺炎的15%一20 %。過去認為MP感染以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多發(fā),5歲以上患兒占95% ,5歲以下則少見。近年由于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的進展,發(fā)現(xiàn)小兒MP感染并不少見,并發(fā)現(xiàn)5歲以下兒童由MP引起的肺炎和支氣管炎
發(fā)病率增多(2—4)。本組310例確診為支原體肺炎的兒童,5歲以下占80.6% (250/310)。文獻報道嬰、幼兒支原體肺炎占小兒支原體肺炎的54.8%和33.9%,本組5歲以下占80.6%,比例較高,說明嬰幼兒支原體肺炎多見。
5歲以下支原體肺炎以持久的陣發(fā)性刺激性咳嗽為突出表現(xiàn),有時以嘔吐及腹瀉為先驅癥狀。55%患兒有胃腸道癥狀,厭食、惡心、嘔吐、腹瀉(4)。本組5歲以下支原體肺炎63.6%起病緩和,病程長,持久的陣發(fā)性刺激性咳嗽占44.2%,與上述報道相同,亦有明顯不同之處。肺部體征明顯,肺部濕性啰音的病例占67.4%。說明5歲以下的臨床特點與5歲以上的明顯不同,而且病情較重。
據(jù)表2特點,制定相應護理措施1.心理護理 此病病程長,常反復,家長常產生焦慮、緊張情緒。2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清除患兒口鼻咽腔分泌物,經常協(xié)助患兒轉換體位,每3~4h更換一次。對重癥患兒咳嗽無力,給予輕拍背,邊拍邊鼓勵患兒咳嗽,特別是羅音較密集的痰鳴音的部位,稍用力的拍痰液松動,但不要用力過猛,同時鼓勵較大兒童自行咳痰,在病情許可的情況可進行體位引流。給予超聲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利于咳出,其成分包括:糜蛋白酶、慶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每次吸入15~20min,1~2次/d.必要時給吸痰,分泌物過多影響呼吸時,應用吸引器吸痰。3.用藥護理治療首選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但此類藥物對胃腸道刺激較大,易引起胃部不適、惡心、嘔吐及腹痛。因此,輸液前要向患兒及家長講清輸液治療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不適,使他們有心理準備。在治療前,囑患兒適量進食,最宜進食含堿性的食物如面包、蘇打餅干等。還可輕輕按揉或用熱水袋敷腹部,并與患兒互講故事、唱歌以分散注意力。
4 高熱和并發(fā)癥的護理 對持續(xù)高熱不退的患兒要及時予以降溫。一般先采用物理降溫,包括頭部冷敷、冰枕、貼兵兵貼。口服退熱藥時不要使體溫降得過快過低,以防大汗淋漓出現(xiàn)虛脫,同時要鼓勵患兒少量多次飲水及時補充體內水分的丟失。
5.加強空氣消毒,減少交叉感染 支原體肺炎通過飛沫傳染,傳染源為患者及恢復期帶菌者。病室強調濕擦、濕掃,避免塵土飛揚。每日早晚2次通風,地面用2000㎎/ L消毒液拖地。加強病室空氣消毒,紫外線照射2次/d,艾條熏蒸2次/d,減少交叉感染。
6 健康教育 支原體肺炎治愈初期,對呼吸道感染非常敏感,容易復發(fā),特別是體質瘦弱者,其抵抗力差,更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避免進入擁擠的公共場所和接觸呼吸道感染病人,注意有無復發(fā)征象,出現(xiàn)“感冒”癥狀時應提高警惕,及時復診;對出現(xiàn)喘息癥狀者應及時到呼吸道??崎T診就診;春冬季要加強鍛煉,避免著涼,遠離煙霧刺激。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204一1205.
[2] 袁承文.小兒疾病診斷治療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6:283.
[3] 陳樹新,孫紅妹,徐光芝,等.161例小兒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J].北京醫(yī)學,1998,16(3):185一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