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坤
摘 要: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歷經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提高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主要分析了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意義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以科學的方法去獲得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所以要十分重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而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促使學生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下面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探究性學習進行探索。
一、實施探究性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fā)展
傳統(tǒng)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讓學生先預知整個實驗的過程,要求學生背熟實驗步驟,學生實際操作中僅是按部就班,學生根本不考慮為什么要這么做,而探究性實驗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能力的發(fā)展。其操作程序一般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并進行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數據—分析歸納、獲得結論—評估與交流”,這與傳統(tǒng)的驗證式實驗相比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也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更是給予學生一個鍛煉的機會,讓學生獲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實驗教學時,要多一份用心,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多設計一些探究性實驗,有意識地為學生營造一種探究的學習氛圍,擴大學生的探究空間和思維空間。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引入探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能力:
1.獲得知識的能力
如,聽、講能力,觀察能力,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等方式查找資料并對資料的價值進行判斷的能力。還能對事物產生的原因進行尋找,并進行探究,提出問題等。
2.獲得操作能力
如對實驗儀器的使用、維護和簡單制作實驗裝置,在實驗中能了解和提出問題,可以按照實驗要求或是計劃準確的記錄實驗過程和數據,學會對數據的有效整理。
3.獲得溝通能力
如,能夠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并進討論,在討論中提出見解并聽取他人的意見,在相互協(xié)助中獲得知識。
4.創(chuàng)造能力
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創(chuàng)造新方法,能將各種事物綜合起來考慮,并從中獲得新的事物。
二、探究性學習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認知需求和情感上的沖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親身經歷和發(fā)現(xiàn)過程,這是物理實驗教學的價值所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有利于探究問題的情境,模擬接近現(xiàn)實的物理實驗環(huán)境,這樣有利于讓學生體驗實際問題的真實性和復雜性,激起學生想要了解的探究動機。
2.重視實驗過程,讓學生體驗探究學習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實驗探究是科學探究的必要手段。讓學生親歷實驗的探究過程,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再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考,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的整個過程中,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才智。教師可以故意設計一些必要的障礙,讓學生去探究,通過探究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3.重視交流合作,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探究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協(xié)作探究可以讓學生驗證猜想與假設,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還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這是物理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交流與合作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討論、分析,學會取長補短,懂得與他人協(xié)作探究,獲得自身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何漢云.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2(03).
(作者單位 陜西省銅川市教研室)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