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一、背景分析
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頒布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廣大教師開始了新課標的學習和解讀。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讀說課是非常重要的課型,這與英語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現階段學生的總體讀說水平是分不開的。筆者所教的學生已有七年英語學習經歷,對英語閱讀微技能掌握良好,但由于缺乏習得環(huán)境,在展示自己見解方面的能力薄弱,加之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比較差,所以課堂參與度較低,需要英語教師的額外關注和引導。
在邢臺市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大賽活動中,筆者對冀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8 “Lesson 58 Stop Pollution”一課進行了多次磨課,并初步總結出初中英語讀說課型的教學策略。
二、第一次課試教
筆者試教的內容是Unit8 “Lesson 58 Stop Pollution”本單元重點談論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話題,尤其關注了世界上年輕人對環(huán)保的態(tài)度和做法。它以“拯救我們的世界”為主題,重點剖析了垃圾種類及來源,并探討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減少污染的方法。本節(jié)是單元第二課,綜合技能部分的閱讀重點介紹了北美學生如何愛護環(huán)境,減少污染。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點,更要求學生增強環(huán)保意識,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huán)境,改善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并學會勤儉節(jié)約,使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更加美麗。由于本篇課文閱讀難度較低,故在教學中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煉和整理上,同時也要號召學生們行動起來減少身邊的污染。課型定為讀說課。
(一)學情分析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Brian, Jenny and Danny 決定發(fā)動全班同學清掃校園里的垃圾)學生已初步了解“污染”這一概念。學生對于需要掌握的詞匯和接觸詞匯,以及文中出現的賓語從句和定語從句,前期學習中均有所接觸涉及,不會對閱讀形成障礙。
(二)試教過程
首先,筆者播放課前在網上精選出的地球環(huán)保公益宣傳片,通過觀看視頻,地球遭到污染,引發(fā)的自然災害,地震海嘯后人類流離失所的慘痛畫面配以傷感的樂調,觸及學生心靈。然后啟發(fā)學生談感受“What kind of feelings do you want to express after watching videos?”引出主題,導入文本。學生初讀,劃出生詞,組內互助,教師巡視給予幫助,再讀,回答問題,最后小組討論“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寫作任務,給北美同齡人寫封電子郵件,講述身邊環(huán)保做法。
(三)試教總結
1.第一次試課后,教研組通過深入觀察和研討,一致肯定了筆者教學中的以下亮點:
第一,視頻導入有感染力,緊扣教材話題,能夠激活學生相關背景知識。
第二,課堂能夠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理念。
第三,寫作任務的布置做到了聯(lián)系實際,不虛空,學生能夠體會寫作的意義。
2.發(fā)現的問題
教研組也發(fā)現了如下問題:
第一,導入選材雖好,用時過長。(6‘48)
第二,學生個體活動少,小組活動頻繁,形式化強,實效性差,個別學生沒有真正的學習任務。
第三,學生的課堂表達質量不高,有意義的語言輸出不多?!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而本節(jié)課中學生的表達并不盡如人意。
(四)調整思路
教研組在提出了第一次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和不足后,也提出了以下調整思路:
第一,導入視頻教師進行剪輯,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
第二,刪掉學生查找生詞,組內解決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在讀中練習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
第三,讀后活動設計為基于課文的語篇填空,旨在考察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語言形式的運用。
三、第二次課改進
第二次課主要保留了第一次試教的優(yōu)點,筆者聽取了教研組的建議后,調整了教學設計,使課堂中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一)教學片斷一
T: Good morning! Welcome to my class. Today well go on talking about the “pollution”. At first, Lets watch a video together.(Play a video)
3 minutes later,
T: My boys and girls, this is our earth , is there something wrong? Do you worry about pollution? We love our earth, we love our environment. What should we do?(其中重點單詞在黑板上用紅色粉筆寫出來。)
S: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Keep our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 Pick up rubbish and throw it into a dustbin.
T: We should stop pollution(老師及時板出課題:Stop pollution)
(二)教學片斷二
T: I know, in our class, lots of students have done many good things for environment, they help school make less pollution. Pleas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express what they have done.
S1: Like many students in North America, some of my classmates set up “environment clubs”, more and more people join it.
S2: When we see a leaking tap, we should turn it off. And turn off lights when leaving a room, turn off television and shut down computers when they are not in use.
S3: They bring reusable bags and dishes to restaurant to eat meal everyday.
S4: ......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看到多媒體呈現出了自己身邊同學環(huán)保的榜樣,眼睛一亮,激發(fā)了學習興趣,表達欲望。學生參與度大大提高。
(三)發(fā)現的問題
第二次課的改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變化,但教研組也發(fā)現了以下需要改進的環(huán)節(jié)。
1.導入環(huán)節(jié)剪輯后時間恰好,但觸及心靈的效果降低了。
2.學生在生成有意義語言表達時,教師沒有給出適當評價,忽視了評價的導向功能。
3.作業(yè)的布置,寫作任務盡管有意義,但遙遠,學生感覺給北美學生發(fā)郵件不真實。
(四)調整思路
結合教研組建議筆者擬出了總體思路步驟: 導—讀—悟—說—寫。
情境先導,激活思路——明確主題——讀中梳理,組內交流——小組接力,看圖說話——展開思路,討論升華——布置作業(yè),語篇輸出。
1.課前組織學生,搜集拍攝污染環(huán)境的后果圖片,和家長或同伴討論環(huán)境的變化。學生真實的行動,親身體驗,關注環(huán)境問題。不僅可以高效完成導入也為本節(jié)課情感目標的達成作了很好的鋪墊。(能夠關注身邊環(huán)境保護問題,以身作則,采取措施保護自己周邊的環(huán)境,增強責任感。)
2.在讀前讀中讀后活動設計中,關注閱讀微技能培養(yǎng)。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通過精讀或略讀獲取信息。設計與主題環(huán)保相關的語篇結構和詞匯融貫一體的大樹。
3.寫作任務改進為:
T:What advice can you give your headmaser about pollution in your school? Please write a letter to him.
這樣使任務更真實,從身邊做起,環(huán)保更有意義。
四、第三次課提高
在保留前兩次試教優(yōu)點基礎上,整合了所有建議,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試教過程
筆者課前組織學生閱讀有關的文章,拍攝生活地臨西相關的環(huán)境污染圖片,搜集視頻.通過真實的行動,親身體驗,關注環(huán)境問題。
Step1 Leading in (Pre-reading)
教師整合(各小組提供的素材)相關文字、圖片和影音資料,制成多媒體課件。達到巧用生活資源,活化英語教學課堂的目的。在學生們各抒己見之后,老師要表達對學生回答的認可,與此同時可以提問引導學生“We should stop (pollution).引出主題。自然導出文本。
Step 2 Reading (While-reading)
1.Fast-reading
第一遍閱讀:指導學生學習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通過速讀,篩選和提取文章的一些重要信息。一篇閱讀中,最重要的信息一般都在段落的起始部分。如果學生可以掌握重點句子,就會基本掌握整篇文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每段內容的第一句話看出或推理出這段的重點意思。
2.Careful-reading
第二遍閱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研讀課文,梳理知識要點。精心設計篇章結構和語言知識樹,學生可以清晰掌握文本三主題,對課文線索了然于胸。通過上述方式,既能讓學生整體把握語篇脈絡,又能提醒學生注重細節(jié),避免閱讀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提高學生語篇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