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蘭
兒童出生幾個月就開始伸手想去拿色彩鮮艷、光亮好看的東西和花朵。一歲起就喜愛昕人唱歌,聽故事、看美麗的畫片。藝術和現(xiàn)實中的美引起了兒童喜悅的反應,這種反應開始是無意識的,通過美育的過程可以引導兒童從無意識的反應逐漸過渡到自覺的美感。美感是與各種情感和體驗密切聯(lián)系著的,它的特點是由于接觸了美的事物而產(chǎn)生出的內心激動。因此我們要引導兒童去感受美,啟發(fā)他的想象,培養(yǎng)他的情緒。例如,女孩子喜歡玩娃娃,媽媽就讓她看看娃娃有多美,然后說:“你就當她的媽媽吧,把她打扮得千干凈凈、整整齊齊的,媽媽可會照顧自己的小女兒了?!甭犃藡寢尩囊环?,小女孩神態(tài)認真地打扮起自己的娃娃。
成人應該引導兒童有感知美,使他對美產(chǎn)生情感上的反應和理解,以形成美的觀念,對美有所判斷和評價,逐漸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一個人對美感受越深,就越能欣賞美。只有在欣賞美的過程中才能觸動人的情感深處,而人正是在美的情緒體驗中陶冶自己的性情,端正自己的思想。所以,從幼年就開始豐富發(fā)展兒童感受美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審美力包括對于優(yōu)美的藝術作品的欣賞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對大自然的美,勞動的美,日常生活中的美的欣賞和理解的能力。一個人的審美能力表現(xiàn)在當他接觸到藝術、自然和生活中美好事物時能感到滿足和愉快。
成人應當選擇既有教育意義又能使兒童感到歡樂的藝術作品(如詩歌、歌曲、童話故事、畫片、雕塑等)向兒童進行美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對美好藝術的興趣和審美趣味。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教會兒童觀察和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美。公園的美景、家中的整潔、衣著的得體、人們之間的友好禮貌關系和文明行為都可以用來培養(yǎng)審美趣味。關鍵在于成人要善于挖掘、啟發(fā)、引導兒童去欣賞。
培養(yǎng)審美趣味對于兒童的成長是有深遠意義的。一個有正確審美趣味的人,一方面他能夠鑒賞真正完美的藝術使他的生活豐富多采,另一方面藝術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也會影響和熏陶他,使他善于識別美與丑,感受真、善、美。
審美感受同一切感受一樣,通過表達就更加明確,就能夠得到鞏固和提高。表達可以使思想定形,感情深化。例如孩子學會唱“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的歌曲,表演一次就如同親自實踐了一次,拾金不昧的思想在他的情感中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記。
美的思想感情的表達可分兩方面:一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表達。如唱歌、跳舞,畫畫、編故事等創(chuàng)作活動。另一方面是兒童對于生活與環(huán)境的美化。如兒童自己整理東西,保護房屋、衣飾的整潔,在工作,勞動和生活中表現(xiàn)出的美好思想,以及兒童在游戲中彼此關心的行為和對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認真態(tài)度等,都體現(xiàn)出表達美的能力。
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美育通過特有的手段(音樂、美術、文藝等)影響兒童的內心世界。很多德育方面的教育通過美育的手段更能深入人心。對于幼兒來說,一首好歌,一幅好畫所起的作用遠遠勝于枯燥、乏味的說教。美育與智育更是密切相關。兒童在看電影或聽音樂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欣賞到美,而且會在內心引起共鳴。美育促使兒童產(chǎn)生藝術創(chuàng)作的愿望,這創(chuàng)作過程既是美育又是智育。美育在體育中也有體現(xiàn),健康的體魄、正確的坐立和行走的姿勢、協(xié)調的動作等都與美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