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妹
摘 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記錄下好詞佳句,或談談自己閱讀后的感受,哪怕是幾句簡單的個人看法,都能夠為往后的習作積累后備力量。
關鍵詞:興趣;積累;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220-01
作文教學一直以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提及作文不僅讓學生頭疼,也時常讓教師束手無策。我認為作文教學必須做到“三有"。
一、有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起點。”可是在日常教學中卻難得一見學生對作文有主動興趣,大多說:“作文讓我最頭疼?!币惶峒皩懽魑?,學生頭上的眉頭總不見舒展。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認為培養(yǎng)興趣是重中之重,是訓練寫好作文的基礎性工作。
在作文之前,要創(chuàng)設具體的習作情景讓學生充分觀察、討論,交流自己對作文要求的理解。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知,把自己感興趣話題寫入作文,做到心文一體。同時,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思路,及時修改,補充與豐富自己的認識。如我在教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看圖作文——《中國娃娃》時,就先讓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的課文,暢所欲言自己在本單元中了解到的相關知識及感想。然后,通過多媒體出示影視和媒體中的戰(zhàn)爭報道,讓學生對戰(zhàn)爭有充分的認識。接著,讓學生觀察文中的插圖,整體感知圖中的景和人,并展開想象,。小組討論各自在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在充分說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作文交上來之后,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作文精彩紛呈。他們把圖中的景和人寫的細致、形象,想象豐富而且合理。如一篇《銘記歷史 振興中華》就寫得非常震撼人心,這一同學在字里行間寫出了自己對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并通過刻畫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來呼吁大家要努力學習,振興中華,明白只有國強才有民富的道理。一個四年級的孩子能把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流露出來是多么的不容易。實踐證明,學生一旦對作文有興趣,他們就會把“要我寫”轉化成“我要寫”。
二、有積累
要引導學生平時做好語言與素材的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堅實的基礎。解決這一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多閱讀
書海茫茫,為了讓學生不會漫無邊際地在大海里耗費體力,幫助學生選擇閱讀的資料是教師教學中務必做到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本可循,且能在其中有所收獲。選擇一本好書,猶如交到一位良友,反之,則成了“交友不慎”。我平時經(jīng)常向學生推薦一些讀寫結合的參考書,同時當好學生的“參謀”,幫組他們選擇課外讀物。我還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包括他們感覺好的書,他們積累的好詞佳句。
2、多記錄
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是學生學好語文,寫好作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只有要求學生在長期的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優(yōu)美詞句,再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才能使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才能在作文時做到“文如泉涌,下筆如神?!?/p>
因此,我在班級設立“優(yōu)美詞句”展示臺,讓學生把平時從課外讀物中摘錄的好詞、好句張貼到上面去展示,讓學生互相參閱、交流,擴大學生積累面。
三、有體驗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边@句話充分說明了親身體驗的重要性,學生的習作亦是如此。我認為學生的體驗主要可以來源兩個方面。
首先,從教材中體驗。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教材就是很好的例子。入選教材的課文都是精挑細選的,從詞句到思想都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基準。小學語文就是“讀”占鰲頭,要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師要巧妙地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思考教材中語言文字的內涵,去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如《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內容反映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文中作者通過對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描寫,表達了對侵略者的痛恨,對圓明園的毀滅的惋惜,為了讓學生有充分的體驗,在學生全面理解課文的基礎,我創(chuàng)設了朗讀情景,利用課件,出示圓明園的圖片,然后讓學生帶著感情去反復朗讀,并在讀中體會情感,激發(fā)起學生的愛國熱情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
其次,在生活中體驗。生活中的體驗不僅是自己親身做的事,還可以是聽到的,看到的。人教版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作文是寫值得敬佩的人,以前,這樣的題目一出現(xiàn),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呈現(xiàn)出來的描寫對象就是老師、父母、醫(yī)生或是警察,而在這些人當中寫得最多的是父母和老師,雖然也有寫得很好的,但題材的創(chuàng)意卻很單一。有了之前的前車之鑒,在這次的習作之前,我讓學生先做了個調查,歸納一下身邊認識的人中從事的職業(yè),這些職業(yè)有什么特點,能為他人或社會做出什么貢獻,他們在工作時要付出那些辛勞,你對他們的工作有哪些看法等等。然后,選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感興趣的兩個實例與全班交流。結果,在課堂上學生熱情高漲,紛紛交流了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在學生的筆下當代雷鋒的形象一個個形象生動逼真,真摯感人,內容生動活潑。作文交上來后,讓我非常感動,我不禁贊嘆學生挖掘能力。著名雕刻家羅丹說過:“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蓖ㄟ^這次的作文教學,使我更深刻地領會了這句話。
這是我平時在作文教學是總結出來的幾點拙見??偠灾?,作文時只要學生能夠做到有備而來,老師能做到指點迷津,就一定能在每次作文課上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