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未
摘要:石油資源是一種典型的不可再生資源,在開采深度的增加之下,開采難度也越來越高,三次采油技術也稱之為強化采油提高采收率技術,該種技術的核心技術就是生物技術、化學技術與物理技術,三次采油技術對于提升采油率有著十分積極的效用,本文主要分析三次采油技術的概念、類型與研究進展。
關鍵詞:三次采油技術 概念 類型 進展
石油資源對于社會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石油資源是一種典型的不可再生資源,在開采深度的增加之下,開采難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必須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提高石油的收率,在原有需求量的增加之下,采取新型提高收率的技術已經成為保障能源開采效率的必然手段。
1 三次采油技術簡介
三次采油技術也稱之為強化采油提高采收率技術,該種技術的核心技術就是生物技術、化學技術與物理技術。在上世紀40年代之前,對于油田的開采主要使用天然能量進行,該種方法采收率很低,僅僅只有5%-10%,這稱之為一次采油。在開采工作的深入之下,人們已經意識到了人工保持地層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人工注水的二次采油方法,這樣可以將采油率提升至30%-40%。就現(xiàn)階段來看,二次采油是世界主流開采形式,但是在二次采油后,依然會有大量原油留于地下,因此,油田開發(fā)人員又利用生物、物理、化學的方式提出三次采油技術。
2 三次采油技術的種類分析
2.1 微生物調驅技術
微生物調驅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技術,該種技術即利用微生物來改善油藏殘余油流動性的一種技術。微生物的生長會對采油成效產生直接的影響,而地層的情況則關乎著微生物的生長情況,為了提升采油率,就要采取科學的方式促進微生物的生長。
目前,常用的方式就是加入前置液優(yōu)化劑生物酶,前置液優(yōu)化劑生物酶對于內源微生物的生長可以起到良好的激活效果,微生物酶的表面活性劑則可以有效降低稠油粘度,可以起到乳化稠油的效果。
2.2 火燒油層與空氣氧化技術
火燒油層技術多應用在稠油以及超稠油油藏之中,該種技術主要適用于稠油油藏吞吐效果降低的階段,在應用之前,需要將高溫空氣注入地層中,再點火燜井,待內部原油粘度有效降低后即可進行開采。
火燒油藏的形式有三種,即濕式燃燒、反向燃燒與正向燃燒,其中,正向燃燒的應用范圍最為廣泛??諝庋趸夹g就是在地層中注入高溫空氣、發(fā)泡劑與催化劑,促進原油與催化劑發(fā)生裂解反應,增強原油流動性的一種技術,空氣氧化技術結合了化學采油與物理采油的優(yōu)勢,其開采成本低,因此,也受到了油田開發(fā)人員的廣泛關注。
2.3 注氣驅技術
注氣驅技術即利用各種氣體作為驅替劑來驅油的開采技術,常用的氣體包括氮氣、天然氣、二氧化碳、煙道氣等,氣驅方式包括干氣驅、煙氣驅、氮氣驅等方式。在國外發(fā)達國家,注二氧化碳驅技術多用在后期非均質油藏、含水量高的油藏與不適宜利用熱采方式開采的重質油藏中。
我國的能源主要為煤炭資源,將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之中不僅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可以提升原油開采率,且在低滲透藏的動用之下,二氧化碳驅技術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2.4 化學驅技術
常用的化學驅油包括聚合物驅、表面活性劑驅、復合驅等等,我國的氣源貧乏,油田混相壓力相對偏高,因此,不適宜大范圍的推廣廣泛混相驅技術,應該以化學驅技術作為下一階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由于表面活性劑價格偏高,操作方式復雜,因此,化學驅技術中宜使用聚合物驅油技術,聚合物驅油技術即將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加入水中,通過改變原油整體黏彈性、水油流度比的方式提升采油率的一種形式。
3 三次采油技術的發(fā)展歷程分析
三次采油技術的發(fā)展主要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三次采油技術發(fā)展的第一階段為上世紀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在這一階段中,蒸汽驅油技術水平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到了60年代后期,發(fā)達國家蒸汽產量與蒸汽項目得到了一定的進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第二階段:三次采油技術發(fā)展的第二階段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在這一階段中,化學驅技術得到可廣泛的使用。第三階段:三次采油技術發(fā)展的第三階段始于上世紀90年代,在第三階段,混相氣驅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就是二氧化碳相驅技術。
4 結語
三次采油技術對于提升采油率有著十分積極的效用,就我國現(xiàn)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三次采油技術的應用還不夠廣泛,還存在一些技術性難題,相信通過油田開采人員與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三次采油技術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國印,劉慶梅,李凌云,王海峰,楊勇,單存龍,伍曉林.表面活性劑復配在三次采油中的應用[J].中外能源,2010(02).
[2]Sangheon Lee; Sangkyum Kim;Jiyun Park; Wisup Bae; Youngwoo Rhee.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omestic ASP Solut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acture(ICF13)Abstract Book,2013.
[3]高慧梅,何應付,周錫生.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研究進展[J].特種油氣藏,2009(01).
[4]楊海龍,卓興家.三次采油技術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22).
[5]眭純華,厲華,畢新忠.世界三次采油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國外油田工程,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