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云
“四兩撥千斤”
——興趣是學好英語的靈丹妙藥
■劉海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愿意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先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幫孩子。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一種“內動力”,關鍵看教師能不能找對“鑰匙”。而找到鑰匙的關鍵是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懂學生,知道他們喜歡什么、對什么感興趣、最需要被肯定什么。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素質,努力了解學生。
第一,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基本功,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有關教學規(guī)律的知識和內容。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規(guī)律,才能夠在教學中游刃有余,處理得當。
第二,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全心全意為學生的成長起好領航作用。筆者就給每個學生都做了一個成長手冊,記錄下他們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對于進步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對于一些需要改進的亦應及時指出和疏導。
“四兩撥千斤”,要設法激發(fā)孩子的英語求知欲,感受英語的美。記得有一次,筆者設計了一個英文歌曲比賽,歌曲名為《哆來咪》。筆者把學生分成8人一組,并要求每位同學課前都要對著名的影視作品《音樂之聲》做一定的了解,包括了解背景、觀看影片等。然后由組長負責整合每位組員所收集的信息做成具有自己小組風格的規(guī)劃,并用幻燈片或海報的形式向教師和同學匯報合作成果。同學們各盡所長,每個小組都有各自的風格,使得自身的英語實踐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過渡中,強調協(xié)作學習的重要性,在一定的獨立性學習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合作學習的機會,這樣更有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如在學習9A Unit 6 Audrey Hepburn中,筆者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提前為學生準備了一些小組合作完成的題目。如:Who is Audrey Hepburn?Find out her famous films and roles. What’s her beauty?What is her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world?要求學生把信息整合為一個較為詳實的報告。在整個準備階段,學生們都能夠積極參與。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通過查找資料、小組合作等各種方式盡可能地讓自己的觀點有足夠的說服力。這種方式不但拓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展性思維,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英語詞匯,精熟了會話技能。這種“問題教學法”,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在課前,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收集素材,多渠道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如在教授十二星座的內容時,筆者首先以年為單位一起回憶我國傳統(tǒng)的屬相學內容,再結合月和日為單位引出西方的十二星座,學生則很樂意接受。接下來一個環(huán)節(jié)筆者把十二星座展示在一張幻燈片上面,以學生興趣為引導,隨機點擊,圖片上會出現(xiàn)相應的星座圖片、讀法、拼法以及歸屬本星座的人的性格特征。最后在課時結束的時候,再用此圖片來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結果表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同學們都相當激動,因為他們渴望知道圖中的答案,并且能夠說出書中的解說哪里適合自己的性格,哪些又不適合。雖然本節(jié)課的語音教學的難度相當大,但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平時不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也樂于開口發(fā)言了。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而且也讓他們更深刻地挖掘了自身的性格特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自己的潛能,可以說是一節(jié)有效的英語課。
學校教育可以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共同提高學生英語興趣。一方面,家長可以鼓勵和幫助孩子一起編寫適合自己的英語小冊子,隨身攜帶。上面記載著難以記住的單詞、語言點,指導孩子及時有效地利用課余時間反復復習,堅持不懈,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他們有了進步自然對英語就更感興趣了。另一方面,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優(yōu)秀英文原創(chuàng)的音樂、影片,有選擇地陪同孩子一起欣賞。讓孩子在輕松的環(huán)境熏陶下接受英語、喜歡英語,只要他們喜歡了,還有學不好的嗎?
學習英語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但只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不斷激發(fā)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發(fā)揮孩子的自主能力以及教師、家長的協(xié)作能力,學生的英語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第二中學)